您好,欢迎访问新疆畜牧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喹诺酮类抗菌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程古月

作者: 程古月 1 ; 郝海红 1 ; 戴梦红 1 ; 刘振利 2 ; 袁宗辉 1 ;

作者机构: 1.农业部畜禽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 武汉

2.国家兽药残留基准实验室(HZAU)和农业部食品兽药残留检测重点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湖北、武汉430070

关键词: 喹诺酮类化合物;抗菌机理;三元复合体;脱氧核糖核酸;断裂位点

会议名称: 2013年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第十二次学术讨论会

主办单位: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页码: 179-180

摘要: 喹诺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广谱抗菌药物,广泛应用于人医和兽医中,但是其抗菌机理尚未完全阐明.本文对喹诺酮类的作用靶点以及药物导致细菌生长抑制和死亡过程中的网络事件进行总结和更新.喹诺酮类在细菌中首先作用于Ⅱ型拓扑异构酶,其对革兰氏阴性菌的主要靶点是DNA旋转酶,对革兰氏阳性菌的主要靶点是拓扑异构酶Ⅳ.喹诺酮类与细菌Ⅱ型拓扑异构酶形成酶-药物-DNA断裂复合体,导致复制叉移动受阻,细菌DNA复制不能进行,从而发挥抑菌作用.然而,这种作用是可逆的,当药物移除以后细菌生长得以恢复.低剂量(MBC)的药物在长时间作用下仍会引起细菌缓慢死亡,其机制暂不清楚.三元复合体中的DNA断裂位点有一定的序列保守性,复合体的稳定性与药物对复制叉移动的抑制能力密切相关.目前已有数个三元复合体晶体结构被解析,但尚未得到统一结果,最新的是非催化镁离子模型,解释了很多耐药突变位点的构效关系.当使用大剂量的喹诺酮类药物时,细菌染色体大量断裂,导致杀菌作用.

分类号: R978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