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基于基因组选择分析解析中国美利奴羊(OAR2)脱毛症的遗传规律
《草食家畜 》 2022
摘要:细毛羊脱毛症能使绵羊毛产量减少,质量下降。为寻找脱毛症的遗传致病原因,减少养羊业的经济损失,本研究选用中国美利奴羊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选择病例组和健康组,采集耳组织、提取DNA、制备基因组芯片,通过PLINK软件进行质量控制,针对OAR2(Ovis aries 2绵羊2号染色体)进行基因组选择信号分析,解析细毛羊脱毛症和基因之间的关系,从分子标记的水平解析细毛羊脱毛症的原因。结果共获得52个相关的分子标记,候选基因7个:ADAM29、CTLA4、LPL、RPL21、NR4A2、TMEFF1、ICOS。本研究为解决中国美利奴羊脱毛症提供新的思路,也为绵羊脱毛症遗传研究提供分子标记的依据。


中国美利奴羊羊毛弯曲相关microRNA的筛选
《新疆农业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miRNA在不同羊毛弯曲中国美利奴羊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其可能参与的调控通路,筛选出与中国美利奴羊羊毛弯曲相关的miRNA,为进一步探究细毛羊羊毛弯曲性状的调控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羊毛弯曲频率有极端差异表型值(大弯曲组与小弯曲组)细毛羊个体皮肤的miRNA组进行测序与比较分析。【结果】共鉴定出425个miRNAs,其中包括143个已知miRNAs和282个新发现的miRNAs。在大弯曲组与小弯曲组共筛选到8个上调和17个下调的miRNAs。对差异miRNA的预测靶基因进行简单的Gene Ontology与KEGG Pathway富集分析。差异表达的miRNA的靶基因主要参与跨膜信号受体活动、信号转导活动、分子转导活动、膜的组成等过程。15 761个靶基因注释到252个信号通路。【结论】筛选出了25个与细毛羊羊毛弯曲性状相关的候选miRNAs。


绵羊FGF10基因克隆、序列分析及其在毛囊发育中的表达分析
《中国畜牧兽医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本试验旨在获得中国美利奴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10,FGF10)基因的编码区(CDS)全长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随后对FGF10基因在中国美利奴羊毛囊发育过程中的表达特征进行分析,明确其在中国美利奴羊毛囊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模式,为进一步研究FGF10 mRNA表达水平与中国美利奴羊毛囊生长发育的表达调控机制奠定理论基础。采用PCR扩增获得中国美利奴羊FGF10基因CDS,并克隆到zero PCR@TM-Blunt进行测序验证;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FGF10在中国美利奴羊毛囊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绵羊FGF10基因CDS长度为696 bp(序列上传GenBank,获得登录号:MT872422),编码231个氨基酸,与牛和山羊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达100%,存在1个信号肽和1个跨膜结构域,其为分泌通路信号蛋白;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FGF10基因在中国美利奴羊毛囊发育过程中均表达,在毛囊发育第85天表达最高,显著高于其他毛囊发育时期(P<0.05)。本研究获得中国美利奴羊FGF10基因完整的编码区序列和毛囊发育过程中的表达特征,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FGF10基因编码区序列具有物种间的保守性,同时FGF10在绵羊毛囊不同发育阶段的皮肤组织中表达,由此表明,FGF10基因可能在绵羊毛囊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的生物学作用。
关键词: 中国美利奴羊 FGF10基因 克隆 实时荧光定量PCR 毛囊


影响中国美利奴羊和萨福克羊精液品质的因素分析
《山东农业科学 》 2019
摘要:优良的种公羊对羊群的遗传改良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利用新疆畜牧科学院科创畜牧繁育中心2009—2016年的705条采精记录,应用SAS 8.1软件的最小二乘方差分析法对影响中国美利奴羊和萨福克羊精液品质的三个因素(精液量、精子活力、精子密度)进行分析,为提高种公羊精液品质以及精液的利用率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品种对种公羊的精子活力、精子密度存在极显著影响(P<0.01),对精液量存在显著影响(P<0.05);采精年份对种公羊的精液量和精子活力存在极显著影响(P<0.01),而对精子密度没有影响;采精月份对种公羊的精液量、精子活力存在显著影响(P<0.05),而对精子密度没有影响。


利用平均信息最大似然法估计中国美利奴羊羊毛性状遗传参数
《新疆农业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估计巩乃斯种羊场中国美利奴羊羊毛性状遗传力及性状间的遗传相关,为种羊选择及育种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测定巩乃斯种羊场1 351只中国美利奴羊周岁母羊羊毛自然长度、剪毛量、羊毛纤维直径、羊毛纤维直径变异系数等性状,利用DMUv6软件及SAS v8.2,对测定数据进行分析,采用多性状动物模型和平均信息最大似然法(AIREML)分析各性状的方差组分,估计遗传参数。【结果】研究估计出中国美利奴羊羊毛自然长度、羊毛纤维直径、羊毛纤维直径变异系数、剪毛量的遗传力分别为0.39、0.52、0.30、0.37。羊毛纤维直径及羊毛纤维直径变异系数间遗传相关为-0.73,羊毛自然长度与剪毛量、羊毛纤维直径与羊毛自然长度之间遗传相关为0.24、0.33。【结论】研究估计出中国美利奴羊羊毛自然长度、剪毛量、羊毛纤维直径、羊毛纤维直径变异系数以及剪毛量的遗传力,可为今后制定中国美利奴羊育种方案、种羊遗传评估提供数据支持。
关键词: 羊毛纤维直径 羊毛纤维直径变异系数 剪毛量 羊毛自然长度 遗传参数 中国美利奴羊


中国美利奴羊BMP4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与真核表达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4
摘要:本实验利用RT-PCR技术获得妊娠105 d胎羊皮肤组织c DNA,PCR扩增获得中国美利奴羊BMP4基因全长编码区序列(CDS),将其克隆到zero PCR@TM-Blunt载体进行测序验证。获得的BMP4基因亚克隆至pc DNA3.1载体,构建绵羊BMP4真核表达载体,经脂质体2000转染293T细胞进行BMP4重组蛋白表达,Western blot鉴定表达产物。结果表明:中国美利奴羊BMP4基因编码区包含1227 bp,编码409个氨基酸,与其它哺乳动物氨基酸相似性达到92%,其成熟肽羧基末端区域具有TGFβ家族保守区结构。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重组蛋白分子量约为47KD,与预期一致,并证实人源BMP4单克隆抗体能够应用于羊BMP4研究。这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必要基础。


中国美利奴羊CTNNB1基因SNP与羊毛直径关联分析
《中国草食动物 》 2011
摘要:以874只中国美利奴羊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与毛囊发生相关的CTNNB1基因SNP检测,应用SAS软件拟合线性模型,对CTNNB1基因SNP位点与羊毛直径性状进行关联分析。发现CTNNB1基因的819G>A、974A>G等2个位点与羊毛纤维直径显著相关,其中819G>A位点中,GA基因型对羊毛纤维直径是优势基因;974A>G位点中AA对羊毛纤维直径是优势基因型。上述结果为CTNNB1基因819G>A、974A>G位点作为细毛羊羊毛直径性状的分子标记提供了理论依据。


中国美利奴羊超细型羊毛理化性能研究及灰评估
《中国畜牧兽医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测定中国美利奴羊超细型羊毛理化性能,并与主要经济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运用灰色理论评估不同品系羊毛品质。研究结果表明,超细型羊羊毛纤维直径极显著低于其它品系(P<0.01);弯曲数显著提高(P<0.05);纤维直径与其它各性状间均不相关(P>0.05);毛丛长度增加,净毛量随之增加(P<0.05);弯曲数增加,抗压缩弹性增强(P<0.01);净毛光泽度、白度、黄度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超细型羊毛综合品质优良,在本品种内品质较高。


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四个品系的RAPD分子标记研究
《中国草食动物 》 2007
摘要:选用120条随机引物分别对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毛质好、体格大、毛密和超细4个品系的混合DNA进行RAPD扩增,共筛选出3条特异性多态引物,占产生扩增产物引物总数的3.0%,说明各品系间的遗传变异程度较小。用其中的特异性引物OPF15分别对4个品系的部分个体样品进行分析,同样表现出多态性,并出现混合DNA样品RAPD分析结果中未出现的谱带。其中超细型有94.12%的个体(16/17)都产生一条特异的相同谱带,大小约为826bp,而其他3个品系混合DNA及个体的扩增产物均未获得此大小扩增片段,由此,可将该扩增片段作为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超细型的一个特征性RAPD标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