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新疆昌吉15个引进饲用燕麦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分析
《草食家畜 》 2024
摘要:【目的】旨在探究昌吉地区引进的15个饲用燕麦品种的适应性,为该地区饲用燕麦品种的引进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3个供试材料的农艺性状指标进行了多样性指数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各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在1.36~1.96之间,品种间表型遗传多样性丰富。单株叶面积、叶茎比和叶片数的多样性指数最高,单株叶面积、穗长、单株鲜(干)草重的变异系数最大。在主成分分析中,第1主成分反映了生殖器官形态建成的构成因子,第2主成分反映了饲用燕麦的生物量因子,第3主成分反映了光合作用的主要影响因子。【结论】通过聚类分析可将所有供试材料分为3类,其中第Ⅰ类可作为早熟型饲用燕麦的品种资源;第Ⅱ类可作为高产青贮型饲用燕麦的优良品种资源;第Ⅲ类的农艺性状表现各异,其中第2亚类的“甜燕1号”各性状表现突出,可作为本研究区高产优质型饲用燕麦品种加以引进与利用。


不同生长阶段和田羊体重体尺指标的聚类与主成分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和田羊不同生长阶段体重、体高、体长、胸围、胸宽、胸深和管围等体尺指标之间的关联性,为后期和田羊的选育、鉴定提供方向和理论依据。【方法】利用SPSS 19.0进行描述性统计和聚类分析,采用SAS 8.1对初生、周岁、成年三个生长阶段和田羊体重、体高、体长、胸围、胸宽、胸深和管围7个体尺指标进行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1)各生长阶段和田羊的体重变异系数均最大,且体高的变异系数最小。(2)在聚类分析中,初生阶段和田羊各体尺指标中体重、管围、胸宽和胸深聚为一类,体高、胸围、体长聚为一类,周岁阶段和田羊各体尺指标中体高、体长、胸围聚为一类,胸深、胸宽、体重聚为一类,管围单聚为一类;成年阶段和田羊各体尺指标中体高、体长、体重聚为一类,胸深、胸宽、管围聚为一类,胸围单独聚为一类。(3)初生阶段仅有一个主成分,周岁和成年阶段和田羊各体尺指标分为四个主成分。【结论】在提高和田羊的经济性状时,各体尺指标中应以体重、胸围和管围为主,兼顾体高、体长、胸深、胸宽等指标,用相应的指标来判断其经济性状,从而提高和田羊的选种、选育速度。
关键词: 和田羊 不同生长阶段 体尺体重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和田羊体尺体重相关及主成分分析
《中国畜牧杂志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究成年和田羊体尺体重的关联性,本研究测定了和田市某羊场与和田市策勒县某羊场的758只成年和田羊体重和体尺,通过SAS 8.0和SPSS 19.0软件进行最小二乘分析、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并建立和田羊生长性状主成分评估模型。结果表明:场效应对管围具有显著影响,对体重和其他体尺性状均有极显著影响;年龄效应对管围影响不显著,对体重和其他体尺性状影响极显著;性别效应对胸围和胸宽影响不显著,对体重和其他体尺性状有极显著影响;成年和田羊体重与各体尺性状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各体尺性状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成年公羊选取前3个主成分,F1为体型因子,F2为肢体因子,F3为宽度因子;成年母羊选取前4个主成分,F1为体型因子,F2为重量因子,F3为肢体因子,F4为围度因子。根据选择的主成分建立的成年公羊生长性状主成分评估模型为:Y_公=0.306X1+0.286X2+0.304X3+0.264X4+0.249X5+0.391X6,成年母羊生长性状主成分评估模型为:Y_母=0.273X1+0.107X2+0.299X3+0.126X4+0.140X5+0.375X6。以上研究结果进一步揭示了体尺与体重的内在联系,为今后和田羊的饲养管理、选种选配提供理论依据。


新疆野生老芒麦种质资源形态及生长特性分析
《草地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究新疆不同区域野生老芒麦(Elymus20sibiricus)种质资源的形态特征及生态适应性,本研究在新疆呼图壁试验区,以14份老芒麦为材料,跟踪其株高动态变化,分析生长速率与试验区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统计20个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并对27个表型性状进行聚类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哈密和伊犁地区老芒麦的生态幅宽、可塑性强,而阿勒泰和博乐地区种质生态幅相对较窄;按照株高动态变化将14份种质归为早、中、晚期3种生长类型;数量性状变异系数较大的是蜡熟期旗叶至穗基部长度和穗轴第1节间长;聚类分析将14份种质划分成5组,第1组和第3组具有生殖枝长、草层高、叶片长且宽、小穗数多等优良特性。前7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89.16%,其中第1主成分与种子产量的关系密切,第2主成分与牧草产量存在相关性。本研究结果可为新疆野生老芒麦的驯化栽培与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基础。


新疆褐牛产肉性能·胴体质量及分割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目的]分析新疆褐牛屠宰性状的主成分。[方法]对伊犁天西养殖公司提供的33头、32~34月龄育肥新疆褐牛阉牛的产肉性能及牛肉质量进行测定;同时对胴体分割性状、优质切块做主成分分析。[结果]经测定新疆褐牛屠宰率达59.45%,胴体重、屠宰率均高,已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上脑、外脊、眼肉3块高档肉与活体重、胴体重呈强度正相关,胴体分割性状的前6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81.24%。[结论]从特征根与贡献率来看,第1主成分反映了新疆褐牛牛体发育情况,参考第1主成分来指导生产更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新疆褐牛 产肉性能 胴体质量 分割性状 主成分分析


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主要性状的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收集了新疆巩乃斯种羊场1999-2008年的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母羊鉴定记录,采用多元分析方法,对一个品种5个品系(中美体格大品系、中国美利奴羊品系、肉用型多赛特品系、多胎品系、毛密品系)的14个主要性状(头毛评分、毛长度、毛细度评分、毛弯曲评分、毛密度评分、毛油汗评分、毛匀度评分、毛光泽评分、体型外貌评分、鉴定时体重、剪毛后体重、剪毛量)进行主成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4个主要性状按不同品系可简化为7~10个主成分因子,所提供信息量占14个主要性状信息量的85%。在主成分的基础上把14个性状划分为2个大类群。
关键词: 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新疆褐牛体尺性状指标与体重的主成分分析
《中国畜牧兽医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选择30头18月龄左右新疆褐牛进行体尺、体重测定,选择累计贡献率达89.505%的7个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疆褐牛体尺指标尻长、腰角宽、髋宽、坐骨宽及体重的变异较大,选育潜力大;体重与体斜长、胸围、腰角宽、髋宽等指标存在极显著相关(P<0.01),与管围呈显著相关(P<0.05);从主成分的特征根与累计贡献率来看,第1至第3主成分起主导作用的第1主成分主要反映体型外貌特征,第2主成分主要反映尻部特征,第3主成分主要反映后躯特征。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