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畜牧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免疫保护(模糊匹配)
5条记录
羊种布鲁氏菌Rev.1突变株在BALB/c鼠中的免疫保护评价

中国动物检疫 2017

摘要:为评价Rev.1-ΔKan-Vir B12突变株在BALB/c鼠中的免疫保护力,以Rev.1为参照,用Rev.1-ΔKanVir B12接种BALB/c小鼠,免疫45 d后用布鲁氏菌16M强毒株攻毒,15 d后取BALB/c鼠脾脏进行克脾指数测定和病理组织学检测。结果显示:BALB/c鼠免疫攻毒15 d后,Rev.1-ΔKan-Vir B12免疫组和Rev.1免疫组的克脾指数与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Rev.1免疫组与Rev.1-ΔKan-Vir B12免疫组之间的克脾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羊布鲁氏菌Rev.1-ΔKan-Vir B12突变株与其亲本Rev.1株的免疫保护性无明显差异,具备作为布鲁氏菌病标记疫苗的潜力。

关键词: 羊种布鲁氏菌 Rev.1 突变株 免疫保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评价牛型布鲁氏菌疫苗免疫保护力BALB/c鼠模型的建立

中国畜牧兽医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为建立评价流产布鲁氏菌疫苗株免疫保护力的小鼠模型,选取6周龄雌性BALB/c小鼠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3组(n=40):A19免疫攻毒组、非免疫攻毒组和PBS对照组。A19免疫组腹腔接种BALB/c鼠A19 5.0×104 CFU,非免疫攻毒组和PBS对照组均接种PBS液0.2mL。免疫后45d,A19免疫攻毒组和非免疫攻毒组BALB/c鼠以3.0×104 CFU剂量的2308强毒株攻击,攻毒后15和45d分别剖杀小鼠,取小鼠脾脏称重、细菌分离、病理组织学检测。结果表明,攻毒后15d,A19免疫攻毒组与未免疫攻毒组和PBS对照组之间克脾指数差异显著(P<0.05);攻毒后45d,A19免疫攻毒组与PBS对照组的克脾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与未免疫攻毒组克脾指数差异显著(P<0.05);免疫攻毒组的小鼠组织病理变化明显轻于未免疫攻毒组。结果表明,用BALB/c鼠为试验动物,以A19为疫苗参考株建立动物实验模型可以应用于牛型布鲁氏菌疫苗免疫保护力评价。

关键词: A19株 BALB/c鼠模型 免疫保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牛布鲁氏菌A19突变株的构建及在BALB/c鼠中的免疫保护评估

微生物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构建牛布鲁氏菌A19-ΔVirB12突变株并免疫BALB/c鼠,初步评估了其免疫保护效果。【方法】应用PCR方法扩增A19疫苗株VirB12基因的上下游同源臂序列,构建重组质粒pBK-CMV-SacBVirB12,将该质粒电击转化至布鲁氏菌A19感受态细胞中,筛选得到布鲁氏菌疫苗株A19的VirB12基因缺失株。以A19疫苗株为参照,应用A19-ΔVirB12疫苗接种BALB/c小鼠,免疫45d后布鲁氏菌2308强毒株攻毒,攻毒15d后取BALB/c鼠的脾脏进行克脾指数测定和病理组织学检测。Western-blotting鉴定VirB12蛋白的免疫反应性。【结果】构建了牛布鲁氏菌A19-ΔVirB12突变株,小鼠免疫攻毒后15d,A19-ΔVirB12免疫组和A19免疫组的克脾指数与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A19免疫组与A19-ΔVirB12免疫组之间克脾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Western blotting实验表明VirB12蛋白具有免疫反应性。【结论】牛布鲁氏菌A19-ΔVirB12突变株与亲本株A19免疫保护性无明显差异,通过血清学方法可区分疫苗免疫与野生型牛种布鲁氏菌(Brucella abortus)感染动物,具备作为标记疫苗的潜力。

关键词: 牛布鲁氏菌 A19-ΔVirB12突变株 同源重组 免疫保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多头绦虫膜蛋白(45M)对羊脑多头蚴病的免疫保护效果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观察多头绦虫膜蛋白(45M)对羊脑多头蚴病的免疫保护效果。方法12只新疆哈萨克羊随机均分为免疫组和对照组,免疫组用重组多头绦虫膜蛋白(45M)与佐剂乳化后颈部皮下2点免疫,抗原免疫剂量为50μg/只,注射体积为1ml,共免疫4次,每次间隔3周。对照组以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表达物代替免疫抗原同法免疫。定时采集羊血,分离血清。ELISA法检测血清中IgG和IgM的抗体水平。于末次免疫后105d,免疫组和对照组每羊经口攻击感染5000个多头绦虫虫卵,感染2周后剖检羊脑多头蚴囊数,计算减囊率。将经孵化激活的六钩蚴分别置于含10%两组免疫攻击感染羊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中培养,观察两组羊血清对多头绦虫六钩蚴的杀伤情况。结果免疫组有3只羊感染多头蚴包囊,平均囊荷数为1.5个,囊平均直径为2.2mm,免疫组减囊率为68.9%。六钩蚴与免疫组羊血清共培养72h后,90%死亡,被杀伤的六钩蚴出现萎缩,或膨胀致使内部结构模糊。ELISA检测结果显示,在第4次免疫后(第9周),免疫组IgG抗体水平达到最高(2.32±0.76),与对照组(0.70±0.42)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7,P<0.01)。经口感染六钩蚴后(第24周),免疫组IgG和IgM抗体水平(1.53±0.81,0.90±0.26)仍显著高于对照组(0.64±0.43,0.43±0.15)(P<0.01)。结论重组蛋白45M可引起机体较强的体液免疫反应。

关键词: 多头绦虫 ELISA 免疫保护 重组膜蛋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模拟抗原苗免疫作用的探讨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 (IBDV)免疫雏鸡 ,纯化其IgG(Ab1)免疫兔制备Ab2 ,Ab2 经正常鸡IgG(NC_IgG)和IBD抗原(Ag)吸收后 ,加佐剂免疫雏鸡 ,免疫保护指数 :Ab2 组分别为 :10 0 %、10 0 %、90 % ;对照组 :0 %。重复实验 :5 0只雏鸡接种 3次Ab2 免疫 ,能抵抗IBD强毒攻击 ,该试验证实 :IBD模拟抗原苗在IBD免疫中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抗独特型抗体 免疫保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