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阿勒泰地区犊牛腹泻临床样品病原学检测与分析
《草食家畜 》 2023
摘要:【目的】犊牛腹泻是一类以腹泻为临床特征的犊牛常见重要疾病,在西北地区较为多发,了解致犊牛腹泻不同病原的流行特点和规律对于政府制定针对性综合防控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研究对阿勒泰地区6个不同区域采集的30份犊牛腹泻临床样品进行牛冠状病毒、牛轮状病毒、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大肠杆菌、沙门菌、产气荚膜梭菌、巴氏杆菌、曼氏杆菌等8种病原监测分析。【结果】数据显示,本次犊牛腹泻为病毒、细菌混合感染,由冠状病毒、轮状病毒、大肠杆菌引起。【结论】本次致犊牛腹泻的八种传染性病原检测阳性率为86.67%。近三年阿勒泰地区养牛业规模快速增加,频繁的市场流通和品种引进加快了犊牛腹泻病原的地域间传播,是阿勒泰地区犊牛腹泻发病和多重感染增加的重要原因。


喀什地区部分鸽群新城疫病毒的检测及F基因片段序列分析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调查喀什地区鸽群新城疫病毒感染情况及流行毒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试验采集喀什地区部分鸽群中疑似新城疫病毒感染的病鸽口腔及泄殖腔拭子68份,首先采用胶体金检测法进行初筛,然后采用RT-PCR法对初筛阳性样品进行新城疫病毒F基因片段的检测,并将产物进行测序,接着采用qRT-PCR方法对RT-PCR结果进行验证,最后将测序结果进行BLAST比对、系统发育树构建、同源性分析和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表明:68份样本中,有7份样本胶体金检测为阳性,有1份样本RT-PCR检测出目的条带,qRT-PCR检测结果与RT-PCR检测结果一致。测序结果经BLAST比对发现,阳性样本的F基因片段序列与NDV03-29毒株(GenBank登录号为DQ217694.1)和Behaira Equpt MR6 2012毒株(GenBank登录号为JX193771.1)的相似性最高,均为99.8%;经系统发育树构建和同源性分析发现,所检测到的毒株属于基因Ⅱ型,除了与Behaira Equpt MR6 2012和NDV03-029高度同源外,还与毒株La Sota(GenBank登录号为KU665482.1)的核苷酸相似性较高,与鸽源PPMV-1毒株Vladimir-687-05(GenBank登录号为JF824032.1)核苷酸相似性较低;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该毒株F0裂解位点的氨基酸序列为112GRQGRL117,与NDV弱毒株一致。说明喀什地区部分鸽群中存在基因Ⅱ型新城疫病毒弱毒株感染情况,在今后的养殖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加强新城疫病毒的监测和防控。


柯尔克孜种公羊体重与体尺相关性分析及最优回归方程选择
《中国畜禽种业 》 2023
摘要:为了分析不同月龄柯尔克孜种公羊体重及主要体尺指标的相关关系,确定柯尔克孜公羊的品种特征、种用价值及生产力水平,试验选用27只 12月龄柯尔克孜种公羊,111只 24月龄柯尔克孜种公羊,128只 48月龄柯尔克孜种公羊,68只72 月龄柯尔克孜种公羊为检测对象,测量其体重、体高、体长、胸围、管围等各项体尺指标,并对不同月龄柯尔克孜种公羊体重及主要体尺指标的表型相关变量、相关关系和通径系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柯尔克孜种公羊体重与体高、胸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体高与体长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体高与胸围呈显著正相关(P﹤0.05),其中,体重与胸围表型相关系数最大.可见,体高和胸围可以作为评估柯尔克孜种公羊体重、体况指标的主要指标,在今后的柯尔克孜羊育种工作中,种公羊的选育和评估应以胸围为主,并兼顾体高.
关键词: 柯尔克孜种公羊 体重 体尺 相关性 分析 回归方程


新疆柯尔克孜羊肉品质分析研究
《草食家畜 》 2020
摘要:本研究旨在了解新疆柯尔克孜羊肉品质与常规营养成分的特点,综合评价柯尔克孜羊肉的质量指标.相关指标的检测以国标法为基础,开展柯尔克孜羊与新疆本地其它品种羊的肉质差异对比试验研究,进行了部分感观指标的评价、主要营养成分及矿物质等指标理化分析.结果 表明,与新疆本地其它四种羊肉相比,柯尔克孜羊肉的粗脂肪、粗蛋白、和钙、铜、铁含量优势显著.羊肉重金属富集情况表明,铅含量为0.1688 mg/kg,镉含量为0.0158 mg/kg,低于相关国家标准的限值.结论:柯尔克孜羊肉营养丰富,肉质优良,重金属富集量低,在本试验所处的生态条件下,柯尔克孜羊具有生产有机食品的品种优势.


新疆石河子地区规模奶牛场腐蹄病情况调查与分析
《养殖与饲料 》 2017
摘要:为掌握石河子地区规模奶牛场奶牛腐蹄病发病情况及其致病因素,从2013年2月-2015年4月,对石河子地区12家规模奶牛场饲喂的5 659头成年奶牛进行了腐蹄病的调查。结果发现腐蹄病平均发病率10.00%;每年的3-5月发病率最高,占全年腐蹄病发病牛数的50.71%;腐蹄病患牛平均延迟受孕期约为77 d,多使用冷冻细管平均为4.41个;腐蹄病奶牛的乳汁乳脂率、总固形物、非乳脂固体变化差异极显著(P<0.01);病牛血清Fe、Cu含量较健康牛显著降低,二者差异极显著(P<0.01)。


石河子地区奶牛肢蹄病类型和发病情况调查分析
《中国奶牛 》 2017
摘要:为了掌握石河子地区规模奶牛场奶牛肢蹄病类型和发病情况,2013年2月~2015年4月,课题组对石河子地区12家规模奶牛场饲喂的5 659头成年奶牛进行了肢蹄病调查。结果发现,该地区共有14种肢蹄病,平均发病率为37.55%;蹄变形发病率最高(10.90%),其次是蹄叶炎(7.88%),发病率最低的是蹄底刺伤和蹄底挫伤(0.05%);蹄变形更易引起蹄叶炎(P<0.01),蹄叶炎又能加剧蹄变形(P<0.01);奶牛肢蹄病多发生于3~5月份;大量饲喂精料可导致奶牛蹄叶炎迅速发生;3~6胎奶牛的肢蹄病发生率较高。


寒冷地区牛舍环境控制对犊牛肺炎发病影响的调查与分析
《中国奶牛 》 2017
摘要:为了研究寒冷地区牛舍环境控制对犊牛肺炎发病情况的影响,提升垦区寒冷季节荷斯坦犊牛育成水平,本研究分别对圈舍温度、湿度、有害气体等方面控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发现,环境未控制牛舍犊牛肺炎平均发病率为35.89%(290/808),环境控制牛舍为9.38%(82/874)(P<0.01);未控制牛舍犊牛育成率环境为67.97%(917/1349),环境控制牛舍为92.11%(805/674)(P<0.05);90日龄断奶时,环境控制牛舍犊牛平均体重比未控制牛舍高9.2k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