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畜牧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分离鉴定(模糊匹配)
18条记录
牛多杀性巴氏杆菌未知型的分离鉴定及防治

现代农业科技 2023

摘要:以病死牛病变肺脏组织为研究对象,通过革兰氏染色和PCR鉴定确定多杀性巴氏杆菌分离株的血清型,进行分离菌株的小鼠致病性试验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分离菌株为未知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对硫酸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硫酸庆大霉素、乳酸环丙沙星高度敏感;小鼠多杀性巴氏杆菌最小致死量为1.2×108 CFU/mL.

关键词: 多杀性巴氏杆菌 分离鉴定 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例多杀性巴氏杆菌和溶血性曼氏杆菌及肺炎支原体混合感染绵羊的诊断

草食家畜 2023

摘要:【目的】2022年7月新疆某地区羊场600只2月龄羔羊,其中100只出现反应迟钝、食欲下降、腹泻、体温高达40℃、死亡羔羊高达60只,部分出现不同程度的气喘、流鼻液和呼吸障碍,为了诊断该羊场出现的疾病。【方法】通过观察患病羊群的临床发病情况、对病死羊群的解剖检查、流行病学研究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根据临床症状和解剖特征初步判断为肺炎,细菌检测为杆状革兰氏阴性菌,PCR检测多杀性巴氏杆菌和溶血性曼氏杆菌为阳性、绵羊肺炎支原体检测为阳性。【结论】确定了新疆某地区羊场的呼吸道病变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和溶血性曼氏杆菌及绵羊肺炎支原体的混合感染造成的。

关键词: 绵羊 多杀性巴氏杆菌 溶血性曼氏杆菌 绵羊肺炎支原体 分离鉴定 诊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绵羊副结核分枝杆菌的分离与分子分型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绵羊副结核病的病原学特征,本研究对PCR检测阳性的绵羊肠系膜淋巴结样品开展细菌分离培养,对分离株进行形态观察,结果显示肠系膜淋巴结样品经培养后出现乳白色菌落;对分离菌株进行抗酸染色镜检后确定为抗酸染色阳性杆菌;PCR扩增该菌IS900基因与亚型分型片段,结果显示,IS900基因及亚型分型检测为Ⅱ型(牛型)副结核分枝杆菌(MAP);多位点短重复序列(MLSSR)和分枝杆菌散在分布重复单位-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MIRU-VNTR)分子分型结果显示,MLSSR和MIRU-VNTR分子分型数字代码分别为7+555555555和32632129。以上结果表明本研究分离的MAP是一种未曾报道的新基因型菌株,为首次在我国分离的绵羊源II型MAP。本研究为进一步开展绵羊MAP病原学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参考资料。

关键词: 副结核分枝杆菌 分离鉴定 亚型鉴定 分子分型 绵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羊源荚膜血清A2型溶血性曼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现代农业科技 2021

摘要:为了确定新疆喀什巴楚县某羊场的羊只出现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咳嗽、喘气、呼吸困难等病因,本研究以病变肺脏组织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细菌培养法、细菌形态学观察和PCR鉴定及分型鉴定确定分离菌株的血清型,然后进行分离菌株的药敏试验和小鼠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从病变肺脏组织中分离到1株灰白色、透明、两端钝圆、呈单个或成对排列的革兰氏阴性球杆菌;PCR鉴定及分型鉴定结果显示该分离菌株为血清型为A2型的溶血性曼氏杆菌;分离菌株对替米考星、乳酸环丙沙星高度敏感,对氟苯尼考、头孢拉定、盐酸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硫酸庆大霉素中度敏感,对硫酸阿米卡星、头孢曲松钠、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不敏感;小鼠致病性实验中18 h后小鼠陆续死亡,说明该分离菌株对健康小鼠有一定的致病能力。

关键词: 溶血性曼氏杆菌 荚膜血清 分离鉴定 生物学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牛源荚膜血清A1型溶血性曼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中国牛业科学 2020

摘要:[目的]为探明一起牛运输热的病原及生物学特性,[方法]研究采集病死牛心血、肺脏,对其进行细菌分离、生化试验和PCR鉴定,并对分离株进行毒力基因检测、致病性研究.[结果]结果显示,该分离菌为革兰氏阴性菌,呈球状或短杆状、两端钝圆、两极浓染.生化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能发酵葡萄糖、麦芽糖、阿拉伯糖、甘露醇、甘露糖、乳糖、木糖等碳水化合物,不发酵脲酶和吲哚,产生少量酸而不产气,符合溶血性曼氏杆菌的生化特性.PCR鉴定为荚膜血清A1型溶血性曼氏杆菌,并完成了毒力基因的检测.[结论]结果表明,引起该批牛运输热的病原为携带毒力基因的荚膜血清A1型溶血性曼氏杆菌,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溶血性曼氏杆菌的致病机制、防控措施等提供参考.

关键词: 溶血性曼氏杆菌 分离鉴定 生物学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绵羊金黄色葡萄球菌与粪链球菌混合感染研究

黑龙江畜牧兽医(上半月)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找出新疆某羊场羔羊陆续发病死亡的原因,试验解剖送检的6只羔羊,对组织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培养、染色鉴定、16S rRNA PCR鉴定、测序比对分析,并用分离株进行动物致病性试验和药敏试验.结果 表明:病原菌在BHI琼脂培养基上生长情况良好,为灰色不透明小菌落和透明扁平菌落,革兰氏染色为阳性球菌.PCR扩增出的条带大小为1 470 bp,将病原菌16S rRNA序列提交至GenBank中,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粪链球菌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9%和98%.分离得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小鼠致病性强,10h内小鼠均死亡,小鼠对粪链球菌不敏感.分离得到的这2株菌对克林霉素都有耐药性;对硫酸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替米考星和乳酸环丙沙星均有敏感性.说明此次羔羊发病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与粪链球菌混合感染引起,交替使用4种敏感药物对该地区养殖场发病羊进行治疗与预防可取得一定效果.

关键词: 分离鉴定 混合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 粪链球菌 药敏试验 绵羊 条件致病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绵羊肺炎克雷伯菌分离鉴定及部分生物学特性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8

摘要:为促进绵羊健康养殖生产和对肺炎克雷伯氏菌感染的诊断和防治,采集病死绵羊的脏器组织并从中分离出1株革兰阴性短杆菌,对细菌进行鉴定、药敏试验、毒力试验、16S rRNA保守区的克隆、测序和序列比对。结果表明:PCR条带长度约为1 500bp,基因序列与肺炎克雷伯氏菌同源性高达99%,最终确诊为肺炎克雷伯菌。动物试验及药敏试验表明该菌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对头孢他啶等敏感,对青霉素耐药,推断此株肺炎克雷伯氏菌为导致绵羊死亡的主要病原菌。

关键词: 绵羊 肺炎克雷伯氏菌 分离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奶牛乳房炎的病原分离鉴定与药敏实验

兽医导刊 2016

摘要:奶牛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疾病之一,也是最难以预防和控制的常在性疾病.通过对新疆某规模化奶牛场奶牛乳房炎的病原分离鉴定及药敏实验,进一步对该牛场更好的综合防控奶牛乳房炎提供技术资料参考.

关键词: 奶牛乳房炎 分离鉴定 药敏实验 防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奶牛副结核分枝杆菌的分离鉴定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进一步确定新疆某规模化牛场疑似奶牛副结核病病原,本研究从PCR检测阳性牛粪便样本中共分离获得4株细菌,对其进行菌落形态观察、抗酸染色镜检以及16S r RNA、IS900特异性基因及亚型分型基因的扩增、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显示,所分离的4株细菌为抗酸染色阳性菌,对其IS900基因及亚型分型基因检测均为阳性,它们的16S r RNA、IS900基因及亚型分型基因之间同源性为100%,与Gen Bank中登录的副结核分支杆菌序列同源性在99%以上,从而确定所分离的4株菌株均为Ⅱ型(牛型)副结核分枝杆菌。

关键词: 副结核分枝杆菌 分离鉴定 亚型分型 奶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布鲁氏菌病诊断方法的比较分析及细菌的分离鉴定

中国动物检疫 2016

摘要:采集疑似布鲁氏菌病感染的牛奶和血清各82份,应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布鲁氏菌病诊断复合抗原和国产抗原,分别对血清和奶样进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试管凝集试验(SAT)和乳环凝集试验(MRT),用西班牙IELISA奶样检测试剂盒对奶样进行检测,并对所有阳性奶样进行细菌分离与PCR鉴定。结果显示,国产抗原和复合抗原的RBT结果与奶样IELISA总体符合率分别为65.85%和92.68%,SAT结果与奶样IELISA总体符合率分别为79.52%和90.24%,MRT结果与奶样IELISA总体符合率分别为79.27%和80.49%。PCR和AMOS-PCR检测结果显示分离菌株为羊种布鲁氏菌。结果表明,两种MRT抗原在血清和奶样检测中都存在漏检现象;从牛乳中分离到布鲁氏菌羊种3型,说明出现了跨种传播,应引起重视。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诊断方法 比较 分离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