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畜牧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分离鉴定(模糊匹配)
18条记录
改良格拉纳达培养基分离奶牛乳房炎奶样中无乳链球菌的效果评价

新疆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索一种适合奶牛乳房炎奶样中无乳链球菌高效分离、鉴定的培养基,对格拉纳达培养基(Granada medium)进行改良,用其分离奶牛乳房炎奶样中无乳链球菌,并进行效果评价。【方法】改良格拉纳达培养基(Modified Granada medium,MGM)的成分为示蛋白胨、玉米淀粉、葡萄糖、丙酮酸钠、盐酸半胱氨酸、硫酸镁、对氧氮己环丙磺酸(MOPS)、磷酸氢二钠、甲氨蝶呤钠、结晶紫和琼脂粉。用MGM、改良爱德华培养基(Modified Edwards Medium,MEM)和血琼脂(Blood Agar,BA)三种培养基对187份奶牛隐性乳房炎奶样进行无乳链球菌分菌培养,采用PCR方法鉴定分离菌株,从而评价三种培养基在分离奶样中无乳链球菌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在乳房炎无乳链球菌分离中,MGM、MEM和BA的特异性分别为100%、75.0%和18.2%,敏感性分别为88.0%、53.2%和29.1%。MGM作为选择、鉴定培养基,利用无乳链球菌产生红-橙色色素的特性,通过肉眼观察菌落颜色,一步程序就可以鉴定出无乳链球菌。【结论】该方法为奶牛乳房炎奶样中无乳链球菌的分离提供了一种快捷、简便的新方法。

关键词: 改良格拉纳达培养基 奶牛乳房炎 无乳链球菌 B群链球菌 分离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奶牛布鲁氏菌的监测与分离鉴定

中国奶牛 2013

摘要:本试验采用SAT方法对乌鲁木齐地区某牛场进行了布鲁氏菌病监测,对阳性奶牛的乳汁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用VirB8-PCR方法对分离株VirB8基因进行扩增鉴定。结果表明,2个分离株均为布鲁氏菌,布鲁氏菌分子分型PCR的鉴定结果显示该牛场感染的自然菌株为布鲁氏菌牛种(3b,5,6,9型)。

关键词: 牛乳 布鲁氏菌 分离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牛乳样品中布鲁氏菌的分离和鉴定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进一步改良布鲁氏菌(Brucella)的分离和鉴定方法,本研究于2010年~2012年对新疆部分奶牛场进行Brucella病的监测,采用改良Brucella选择添加剂培养分离的方法,从试管凝集试验(SAT)检测阳性的25头奶牛的牛乳样中分离到9株分离菌,经VirB8-PCR方法扩增Brucella的VirB8基因对分离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9个分离株均为Brucella。同时采用Brucella分子分型PCR及生物学分型方法进一步対分离株鉴定,结果显示其中7个分离株为牛3型,另外2个分离株为羊3型。本研究为奶牛Brucella病的检疫与防控提供了快速分离及鉴定方法。

关键词: 牛乳 布鲁氏菌 分离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牛出血性肠炎A型产气荚膜梭菌的分离鉴定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2012

摘要: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某牛场采集的3份疑似出血性肠炎病料中分离到8株产气荚膜梭菌,用PCR扩增保守基因16SrRNA,并进行序列测定和同源性分析,再通过多重PCR方法扩增型特异性基因进行分离菌株的分型鉴定。结果显示,所分离的8株产气荚膜梭菌之间16S rRNA基因同源型为100%,与GenBank参比序列同源性在99.8%以上,确定为产气荚膜梭菌。遗传进化分析表明,本次分离的8株产气荚膜梭菌之间拥有共同起源,但与所用的参考菌株分属不同来源。多重PCR扩增结果显示,8株菌株均为产气荚膜梭菌A型。

关键词: 牛出血性肠炎 产气荚膜梭菌 分离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奶牛隐性乳房炎的病原检测与小白鼠致病性研究

中国畜牧兽医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本研究以新疆乌鲁木齐地区的2个奶牛场隐性乳房炎患牛为试验对象,共分离鉴定出21种91株引起奶牛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其中葡萄球菌28株(30.78%),链球菌21株(23.07%),杆菌25株(27.48%),其他细菌17株(18.67%)。对主要病原菌通过动物试验确定致病力较强的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克雷伯氏菌和大肠杆菌。同时对17大类主要病原菌共30种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在奶牛隐性乳房炎中应用较多的青霉素、四环素等抗生素对常见致病菌几乎无效,而左氧氟沙星、呋喃妥因、头孢噻肟、阿米卡星则显示出较好的抑菌作用。

关键词: 奶牛隐性乳房炎 病原菌 分离鉴定 致病性 药敏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部分地区牛轮状病毒的病原学调查及一株G10P[11]型牛轮状病毒的分离鉴定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轮状病毒RNA电泳方法,对内蒙古、黑龙江、新疆、北京、安徽等地共90份犊牛腹泻粪便样品进行检测。在内蒙古和新疆采集的粪样中共检出11份轮状病毒阳性样品,平均阳性率为12%(11/90)。阳性样品经RT-PCR分型鉴定,新疆2份和内蒙古5份样品属于G10型,新疆另一牛场的4份样品属于G6型。对所有阳性样品进行病毒分离,获得1株能在MA104细胞上稳定传代的病毒株,经鉴定该分离株属于G10P[11]型轮状病毒,命名为HM26。G10型牛轮状病毒的分离在国内尚属首次。

关键词: 牛轮状病毒 检测 分离鉴定

我国部分地区牛轮状病毒的病原学调查及一株G1OP[11]型牛轮状病毒的分离鉴定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08 CSCD

摘要:应用轮状病毒RNA电泳方法,对内蒙古、黑龙江、新疆、北京、安徽等地共90份犊牛腹泻粪便样品进行检测。在内蒙古和新疆采集的粪样中共检出11份轮状病毒阳性样品,平均阳性率为12%(11/90)。阳性样品经RT-PCR分型鉴定,新疆2份和内蒙古5份样品属于G10型,新疆另一牛场的4份样品属于G6型。对所有阳性样品进行病毒分离,获得1株能在MA104细胞上稳定传代的病毒株,经鉴定该分离株属于G10P[11]型轮状病毒,命名为HM26。G10型牛轮状病毒的分离在国内尚属首次。

关键词: 牛轮状病毒 检测 分离鉴定

新疆部分地区牛场隐性乳房炎奶样中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与药物敏感性研究

草食家畜 2006

摘要:对新疆部分地区8个奶牛场280头奶牛的1020份奶样进行了隐性乳房炎检测和大肠杆菌分离鉴定,并选择部分菌株进行了药物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隐性乳房炎奶样中大肠杆菌平均头分离率和乳区分离率为29.64%和11.86%;所分菌株对环丙沙星、头孢噻唑、丁胺卡那、恩诺沙星高度敏感。

关键词: 隐性乳房炎 大肠杆菌 分离鉴定 药物敏感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