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口蹄疫病毒反向遗传技术研究进展
《动物医学进展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口蹄疫(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必须报告的传染病之首,其暴发会严重影响畜牧业发展、人民生活以及国民经济。但目前对口蹄疫病毒的了解仍存在盲区,口蹄疫疫苗还有许多不足。病毒反向遗传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口蹄疫病毒结构的深入研究与新型疫苗及其生物制品的研制提供了一种新的高效的技术方法。论文就国内外运用反向遗传学技术对口蹄疫病毒分子致病机理研究及利用反向遗传学操作技术研制新型FMD疫苗进行综述,并且展望口蹄疫病毒反向遗传学研究新动向。


狂犬病病毒修饰基因组的构建
《新疆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利用反向遗传学技术在DNA水平上构建了狂犬病病毒修饰基因组。【方法】提取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RV)口服疫苗株SRV9基因组总RNA作为RT-PCR的扩增模板,并根据GenBank已发表的SRV9基因组序列设计引物,缺失狂犬病基因组Ψ区并在缺失位置插入人细胞色素C基因,再设计引物删除糖蛋白(G)胞质区(CD区)。缺失Ψ区及删除CD区时采用基因同源重组的方法进行。在缺失的Ψ区插入人细胞色素C基因时,利用引物引入酶切位点NheI和EcoRI,用PCR扩增出人细胞色素C基因并插入NheI和EcoRI位点。【结果】获得含预期的人细胞色素C基因,同时缺失了CD区与Ψ区的质粒pBSK-LA。【结论】全基因组测序结果表明已成功构建了狂犬病病毒修饰基因组。
关键词: 狂犬病病毒 胞质区 Ψ区 同源重组 人细胞色素C基因 反向遗传学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