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微生物处理对棉花秸秆发酵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饲料研究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棉花秸秆因含有游离棉酚和较高的木质素,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其饲料化利用。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方式处理可以改善棉花秸秆的适口性,提高饲料品质。文章从工艺、发酵品质及饲喂效果等方面对微生物处理棉花秸秆的作用效果进行综述,以期为棉花秸秆在生产中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蒸汽爆破发酵棉秆饲喂绵羊效果分析
《农业工程学报 》 201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蒸汽爆破与微生物发酵联合处理的棉秆对育肥期绵羊生产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健康的5月龄的巴音布鲁克公羊30只,依据体质量进行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分为蒸汽爆破发酵棉秆组、棉秆组和玉米青贮组,每组10只。试验期40 d。试验结果表明:干物质采食量在各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蒸汽爆破发酵棉秆组的日增质量比棉秆组高49.21%(P<0.05);玉米青贮组的日增质量比棉秆组高44.45%,具有显著趋势(0.05
蒸汽爆破发酵棉秆组>玉米青贮组。玉米青贮组的血液球蛋白质量浓度比蒸汽爆破棉秆组和棉秆组低17.02%和20.01%,差异显著(P<0.05)。玉米青贮组的血液总蛋白质量浓度比棉秆组低11.90%(P<0.01),比蒸汽爆破发酵棉秆组低7.86%(P<0.05)。白蛋白与球蛋白的比值蒸汽爆破发酵棉秆组比玉米青贮组低18.68%(P<0.05)。棉秆组的谷丙转氨酶比玉米青贮组和蒸汽爆破发酵棉秆组高69.80%和77.67%,差异极显著(P<0.01)。玉米青贮组的血液胆固醇摩尔浓度比棉秆组低36.13%(P<0.05)。低密度脂蛋白摩尔浓度玉米青贮组比棉秆组低50.00%(P<0.05)。试验结果说明:棉秆经蒸汽爆破发酵后,其饲喂品质高于棉秆而低于玉米青贮,对育肥羊的安全性要优于粉碎棉秆,能减轻对绵羊机体的伤害;育肥羊的增重效果高于棉秆而接近玉米青贮,料肉比高于玉米青贮而低于棉秆。在棉花种植区,利用蒸汽爆破和微生物发酵技术联合处理棉花秸秆,可能有助于棉花秸秆的饲料化利用。


汽爆与汽爆后发酵对棉花秸秆营养价值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汽爆及汽爆后发酵对棉花秸秆营养价值的影响。试验分别将棉花秸秆未处理(对照组)、粉碎(S组)、汽爆(SE组)、汽爆后发酵(SEF组),采用多点采样和四分法收集样品,检测棉花秸秆的总能(GE)、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木质素(ADL)、粗灰分(Ash)、钙(Ca)、磷(P)以及游离棉酚(FG)含量,并通过计算粗饲料分级指数(GI)值,综合评价不同处理对棉花秸秆营养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1)SE组和SEF组棉花秸秆CP含量较S组提高分别了10.79%和14.60%(P<0.01);SEF组棉花秸秆CP含量较对照组提高了5.40%(P<0.05)。S组、SE组、SEF组棉花秸秆EE含量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29.29%、61.09%、59.83%(P<0.01),SE组和SEF组棉花秸秆EE含量较S组分别提高了24.60%和23.62%(P<0.01)。SEF组棉花秸秆的GE最高,较SE组、S组和对照组分别提高了7.89%、24.56%、10.27%(P<0.01)。2)与S组相比,SE组、SEF组棉花秸秆NDF和ADF含量分别提高了10.83%、9.85%和23.94%、14.52%(P<0.01);S组棉花秸秆ADL含量最高,SE组次之,SEF组最低,各组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3)经过不同处理,棉花秸秆中FG含量变化极显著(P<0.01),SEF组最低。SEF组和SE组GI值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1.60%(P<0.01)、11.58%(P<0.05),S组GI值较对照组提高了2.11%(P>0.05)。综上所述,汽爆与汽爆后发酵处理可改善棉花秸秆的营养价值,降低棉花秸秆ADL和FG含量,其中汽爆后发酵的效果最好。


葡萄渣在反刍动物发酵饲料中应用前景探讨
《中国奶牛 》 2016
摘要:葡萄渣营养成分丰富,本文就葡萄渣的营养成分及可利用价值进行了综述,为进一步合理利用葡萄渣作为反刍动物饲料提供理论基础。


腐熟堆肥制作技术
《新疆畜牧业 》 2015
摘要:腐熟堆肥是将家畜禽粪尿中加入10%~30%麦秆、枯草等含有纤维质的材料混合经堆制腐解而成的有机肥料。所含营养物质比较丰富,且肥效长而稳定,同时有利于促进土壤固粒结构的形成,能增加土壤保水、保温、透气、保肥的能力,而且与化肥混合使用又可弥补化肥所含养分单一的缺陷。它为植物提供必需的大量元素氮、磷、钾、钙、镁、硫和微量元素铁、锰、硼、锌、钼、铜等无机养分;氨基酸、酰胺、核酸等有机养分和活性物质如维生素B1、B6等,保持养分的相对平衡。提高土壤养分的有效性,其中含大量微生物及各种酶(蛋白酶、脲酶、磷酸化酶),促使有机态氮、磷变为无机态,供作物吸收。并能使土壤中钙、镁、铁、铝等形成稳定络合物,减少对磷的固定,提高有效磷含量。改良土壤结构,腐殖质胶体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降低容重,提高土壤的通透性,协调水、气矛盾。培肥地力,提高土壤的保肥、保水力。本文介绍了制作家畜堆肥的目的,制作堆肥所需要具备的条件,制作方法及使用方法。为定居后的牧民从事牧草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一株寡营养细菌胞外多糖的摇瓶发酵研究
《微生物学通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新疆的寡营养环境——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中分离到一株寡营养细菌Azotobacter sp.(1~15mg碳/L培养基),通过进行Azotobacter sp.菌的单因子优化培养基的试验、摇瓶培养工艺条件的优化试验(培养温度、培养时间、初始pH值、溶氧量),确定了菌种生长与营养需求等主要因子与胞外多糖产量、粘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摇瓶发酵的最适宜条件为:以蔗糖为碳源,碳酸钙含量为2g/L,初始pH值为7左右,种龄72~84h,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的含量分别为0.3g/L、0.1g/L,接种体积分数15%,于37℃摇瓶培养72h,250mL摇瓶装液量为50mL,在适宜条件下粘多糖的产量最大可达到1145.94μg/mL,粘性可达9200 mPa·s。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