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畜牧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基因组(模糊匹配)
4条记录
新疆褐牛分子生物学和组学研究进展

中国牛业科学 2024

摘要:[目的]回顾与总结近十年新疆褐牛研究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和组学技术在遗传,育种,产品品质,消化道微生物和疾病方面的研究现状及进展,为新疆褐牛持续深入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NCBI PUBMED)数据库和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与新疆褐牛研究相关的文献,收集到SCI文献 28 篇和中文文献 22 篇,共汇总分析50 篇文献.[结果]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新疆褐牛经济性状基因包括:生长性状6 个基因,肉质性状7 个基因,泌乳性状10 个基因,抗病性状4 个基因.组学(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宏基因组学和DNA甲基化)研究了新疆褐牛的遗传进化,基因组选择育种,经济性状候选基因,消化道微生物组成和功能,抗乳房炎和抗呼吸道疾病的分子机理.[结论]新疆褐牛研究已进入组学时代,但相较于国内其他牛种起步较晚,文献数量较少,可借鉴和研究的空间比较大.应加强与内地省份科研院所的联合攻关,积极加入国内外有关牛组学的大型研究计划,利用其中的大数据资源和新算法或模型,深入挖掘新疆褐牛的遗传潜力和经济价值,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培育新疆褐牛新品系,在种业振兴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 新疆褐牛 PCR 基因组 转录组 蛋白质组 代谢组 宏基因组 DNA甲基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肉牛遗传育种技术领域相关研究进展

中国畜禽种业 2019

摘要:近年来,国际范围内牛的育种工作得到普遍重视,常规育种和分子育种均取得了长足发展,人们选择的准确性也在不断提高,促进了牛繁育工作的快速开展.为紧跟国际学术前沿技术,提高生产力水平与综合效益,本文在查阅相关数据库的基础上总结了近年遗传育种繁殖领域的部分内容与进展,为加快肉牛遗传育种领域相关技术升级与生产技术管理决策奠定基础.

关键词: 肉牛 遗传参数 基因组 机器学习 胚胎移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口蹄疫病毒基因组3'末端序列扩增及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扩增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O/Akesu/58 CE39A株基因组3'末端序列,并对其核苷酸序列进行分析,为FMDV反向遗传学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普通PCR法和3'RACE法扩增FMDV基因组3'末端序列,利用分子生物学软件对该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扩增了口蹄疫病毒基因组3'末端序列,3'UTR长98 nt,Poly(A)长度不同(19、23、24、25、27、29、43)。3'UTR序列二级结构含有2个茎环结构,分别位于8 101~8 140和8 146~8 190 nt。O/Akesu/58 CE39A株3'UTR序列与参考毒株O/MAY/3/2014(GenBank登录号:KY322672)和O/IND26(54)/2014(GenBank登录号:KJ825807)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最高,均为89.8%。【结论】普通PCR法和3'RACE法均可扩增出3'末端序列。同一毒株的亚克隆,其Poly(A)长度与基因扩增时所用方法有关。不同毒株的Poly(A)长度不同,可能是毒株本身属性,也有可能是由扩增方法不同造成。Poly(A)要么扩增成功后其长度不同,要么扩增失败。失败的原因可能是3'末端结构复杂,难于扩增。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 基因组 3'末端 Poly(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细型细毛羊新品系AFLP技术体系的建立

中国畜牧兽医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以超细型新吉细毛羊为研究对象,通过对AFLP技术体系的各项条件的优化,包括双酶切、连接、预扩增和选择性扩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银染,建立了适合于超细型细毛羊基因组多态性分析的AFLP技术体系。

关键词: 超细型细毛羊 基因组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