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畜牧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定量风险评估(模糊匹配)
5条记录
2021-2022年赤羽病通过牛羊调运传入山东省的定量风险评估研究

畜牧与兽医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分析评估赤羽病通过牛羊调运传入山东省的风险,收集、整理 2021-2022 年活牛和活羊调入山东省的途径、调出省份、调入数量和批次等信息,利用"情景树"法建立传入风险随机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显示:从外省调入感染赤羽病羊的风险值为0.015 5(95%CI:0.011 8~0.022 8);从外省调入感染赤羽病牛的风险值为0.033 8(95%CI:0.022 5~0.049 3).提示:在进行牛羊调运时,做好启运前的产地检疫和到达后的隔离检疫可降低赤羽病传入的风险.本研究为降低赤羽病传入山东省的风险策略制定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赤羽病 定量风险评估 调运 隔离检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肉鸡屠宰加工过程中沙门菌污染定量风险评估

中国动物检疫 2018

摘要:为了构建肉鸡屠宰加工过程中沙门菌污染定量风险评估模型,分析鸡肉中沙门菌的消长变化规律,明确关键风险防控点,采用2015年部分肉鸡屠宰场沙门菌污染监测和调研数据,构建以烫煺后为评估过程起点,包括净膛、清洗预冷和分割传送的模块化过程风险评估模型,以不同分布描述各变量,并通过@RISK软件模拟运行。结果显示,通过构建的模型模拟屠宰加工后终端鸡肉产品中的沙门菌污染量,90%的可能分布在0~9MPN之间,而依据实际监测数据换算为5.3 MPN,说明模型可信。根据过程中各环节的模拟数据,分析了肉鸡携带的沙门菌消长变化,发现预冷后沙门菌污染总量明显下降,但分割传送后污染总量又有所回升。通过拟合的相关系数分析,明确了传送带上的沙门菌是影响终端鸡肉沙门菌污染的最关键风险点。本研究构建的肉鸡屠宰加工全过程沙门菌定量风险评估模型,可为肉鸡屠宰场沙门菌污染的卫生监管和风险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肉鸡 屠宰加工 沙门菌 定量风险评估 关键风险点 传送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猪屠宰环节沙门菌污染的定量风险评估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2018

摘要:为构建生猪屠宰环节沙门菌定量风险评估模型,探讨猪肉中沙门菌的消长变化规律,明确关键风险防控点,本文采用2015年部分生猪屠宰场沙门菌污染监测数据和调研数据,构建以浸烫刮毛后作为评估过程起点,包括去内脏、去头蹄劈半和冲淋预冷的模块化过程风险评估模型,以不同分布描述各变量,并通过@RISK软件模拟运行。结果表明,通过所构建的模型模拟屠宰后单猪猪肉中沙门菌的污染量95%的可能分布在0~23.8 MPN,而依据实际监测数据计算为9.0 MPN,说明模型可信。根据过程各环节的模拟数据,构建了猪肉沙门菌携带的消长变化图,发现去内脏过程明显增加了沙门菌污染,但后期冲淋预冷后沙门菌污染量显著下降。通过敏感性分析,明确了屠宰刀具上污染的沙门菌是影响终端猪肉沙门菌污染的最关键风险点(相关系数为0.60)。本研究首次构建了生猪屠宰过程的沙门菌定量风险评估模型,可以为防控生猪屠宰场沙门菌污染的卫生监管和风险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猪肉 屠宰环节 沙门菌 定量风险评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肉引发厨房沙门氏菌交叉污染定量风险评估

食品科学 201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本研究以猪肉为厨房沙门氏菌污染来源,计算其交叉污染即食食物导致沙门氏菌中毒的风险,探明厨房内引发交叉污染的关键影响因子,并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方法:采用文献数据分析我国生鲜猪肉中沙门氏菌污染概率和水平,结合居民消费习惯调查数据,建立沙门氏菌的生长模型,采用@Risk软件,结合蒙特卡洛模拟分析,定量评估我国消费者因猪肉导致厨房即食食物交叉污染引发的沙门氏菌中毒风险。评估从危害识别、暴露评估、危害特征描述和风险分析4个部分进行。结果:已收集到的数据统计显示,市场上生鲜猪肉沙门氏菌初始污染率为15.5%,从市场进入厨房再到冰箱冷藏放置,最后到接触砧板进行制作切割时,生鲜猪肉中沙门氏菌污染平均值为-1.95(lg(CFU/g)),90%置信区间为-5.32~0.67(lg(CFU/g))。生鲜猪肉通过接触砧板、手和刀具等对即食食品发生交叉污染。通过生长模型、交叉污染模型等数学模型进行计算,得出消费者每人每天因食用即食食物摄入的沙门氏菌总量为-4.77(lg(CFU/g)),90%置信区间为-8.73~-1.24(lg(CFU/g))。评估结果表明,我国因生鲜猪肉导致沙门氏菌污染即食食物而引发的厨房沙门氏菌中毒概率为4.15×10-6,每年因此而引发的沙门氏菌病例数约为95 299例。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进入厨房的生鲜猪肉沙门氏菌初始污染水平对厨房中的交叉污染影响最大,而厨房中生熟混用也是导致交叉污染的主要原因;控制食物存放冰箱的温度和时间可以降低交叉污染风险。结论:我国厨房因猪肉交叉污染导致的沙门氏菌中毒事件发生概率,最终取决于猪肉在进入厨房时的整体污染水平、消费者厨房生熟分隔的习惯以及冰箱使用习惯等,而这些又与季节和居民生活水平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

关键词: 沙门氏菌 生鲜猪肉 即食食物 交叉污染 定量风险评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畜禽产品中病原微生物定量风险评估研究现状及问题分析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2016

摘要:畜禽产品中致病微生物引发的食源性疾病风险已引起全球广泛关注。本文简要介绍了微生物定量风险评估的组成与常用研究工具,综述了其在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中应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同时解析了我国开展畜禽产品中微生物定量风险评估所面临的主要难题和相关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 食源性致病微生物 畜禽产品 定量风险评估 风险管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