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新疆褐牛与安格斯牛胴体及肉质性状及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差异比较
《中国农业科学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明新疆褐牛与国外优良品种安格斯牛产肉性能及肉品质差异、体脂代谢相关基因及其产物表达的品种间的差异性.[方法]选择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24月龄新疆褐牛和安格斯牛进行屠宰试验,测定其胴体性状和肉品质性状;采集背最长肌和皮下脂肪,采用石蜡切片技术观测脂肪组织和肌肉组织形态学差异;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esase,FAS)、脂肪酸结合蛋白4(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 4,FABP4)、激素敏感酯酶(hormone-sensitive lipase,HSL)、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 lipase,LPL)和瘦素(Leptin,LEP)基因mRNA表达量;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测定FAS、HSL、LPL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新疆褐牛净肉率极显著高于安格斯牛(P<0.01),而背膘厚度显著低于安格斯牛(P<0.05).其余所测定的胴体性状相关指标均无品种间差异(P>0.05).2)新疆褐牛肉色L*显著低于安格斯牛(P<0.05);新疆褐牛平均肌纤维直径和横截面积均显著大于安格斯牛(P<0.05);新疆褐牛皮下脂肪组织单位面积脂肪细胞个数极显著多于安格斯(P<0.01),其余所测定的肉品质性状相关指标均无品种间差异(P>0.05).3)新疆褐牛与安格斯牛背最长肌和皮下脂肪FAS、FABP4、HSL、LPL、LEP等5个基因mRNA表达量均差异不显著(P>0.05);新疆褐牛背最长肌组织中FAS蛋白表达量极显著低于安格斯牛(P<0.01);HSL蛋白表达量显著低于安格斯牛(P<0.05);新疆褐牛皮下脂肪组织中HSL蛋白表达量显著低于安格斯牛(P<0.05).[结论]研究发现新疆褐牛产肉性能较好;但安格斯牛肉色较亮,且嫩度较好,体肪沉积能力较强.两品种间脂代谢相关基因产物FAS和HSL蛋白差异可能与安格斯肉牛背膘厚度差异有关.
关键词: 新疆褐牛 安格斯牛 屠宰性状 肉品质 脂代谢相关基因


新疆伊犁地区新疆褐牛与哈萨克牛群体改良效果评价分析
《草食家畜 》 2019
摘要:为评价伊犁地区新疆褐牛和哈萨克牛现有群体选育效果,本试验选取健康状况良好、符合品种特征的成年新疆褐牛、哈萨克牛成年母牛542头进行了群体体尺、体重等性状的调查,并对1.5~3岁的新疆褐牛、哈萨克牛公牛105头进行屠宰性状的调查。结果表明:新疆褐牛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体重与哈萨克牛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新疆褐牛体长指数、管围指数、体躯指数与成年哈萨克牛差异极显著(P<0.01),成年新疆褐牛胸围指数与成年哈萨克牛差异显著(P<0.05),新疆褐牛公牛活重、胴体重、屠宰率、眼肌面积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改良前的哈萨克牛体型短小,培育后的新疆褐牛在体尺与体重指标、屠宰性状指标、体型与胸部结构发育均好于哈萨克牛。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