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布鲁氏菌利福平耐药株rpoB基因突变特征分析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布鲁氏菌利福平耐药株rpoB基因的突变特征。方法选取分离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4株布鲁氏菌利福平耐药株(JSY-26、G-9、WSY-13、AW-3株)DNA, 采用PCR扩增利福平rpoB基因, 并对核苷酸序列进行测序。以布鲁氏菌利福平耐药标准株(RB51株)和利福平敏感株(ALT-8株)的rpoB基因序列为参照, 应用Mega 7.0软件比对分析4株布鲁氏菌利福平耐药株rpoB基因利福平耐药决定区(rifampicin resistance determination region, RRDR)内外的碱基突变位点及类型。结果经序列比对分析, JSY-26和WSY-13株均在rpoB基因RRDR 1 576 bp处发生单碱基点突变, 碱基由鸟嘌呤(guanine, G)突变为腺嘌呤(adenine, A);G-9株在rpoB基因RRDR 1 606 bp处发生单碱基点突变, 碱基由胞嘧啶(cytosine, C)突变为A。AW-3株在rpoB基因RRDR外2 536、2 537、2 626、2 636、2 654 bp处出现3种类型共5处突变, 分别为插入突变3处[胸腺嘧啶(thymine, T)插入1次、C插入2次], 缺失突变1处(C缺失), 单碱基点突变1处(由G突变为C)。结论布鲁氏菌利福平耐药株rpoB基因RRDR突变以单碱基点突变为主, RRDR外则出现多位点插入和缺失突变。


高敏荧光层析法在骆驼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中的应用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 了解新疆部分地区骆驼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流行情况,探索高敏荧光层析法在骆驼布病流行病学调查中的应用。方法 分别在新疆阿勒泰地区、塔城地区、和田地区、伊犁地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采集骆驼血清2 000份,骆驼乳307份。应用布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进行骆驼布病血清学调查。提取骆驼乳基因组DNA,应用实时荧光PCR(Realtime-PCR)和AMOS-PCR方法进行病原学检测并分型。同时应用高敏荧光层析法对200份骆驼血清和100份骆驼乳样进行布病符合率检测。结果 新疆5个地区骆驼血清SAT确诊阳性31份,布病血清学阳性率为1.55%(31/2 000)。307份骆驼乳经Realtime-PCR检测,5份骆驼乳出现扩增曲线且Ct值在29.65~33.68,骆驼乳布鲁氏菌核酸阳性率为1.63%(5/307)。其中2份骆驼乳提取基因组DNA经AMOS-PCR扩增获得498 bp目的条带,测序并在NCBI进行BLAST比对分析,结果与牛种生物I型布鲁氏菌序列同源性在99.8%~100%。高敏荧光层析法检出骆驼布病阳性血清33份,阴性血清167份,该方法敏感性为96.77%,特异性为98.22%,与SAT检测方法总体符合率为98%,两种方法的Kappa值为0.925。高敏荧光层析法对100份骆驼乳检出布病抗体阳性乳7份,阴性乳93份,该方法与病原学检测方法(Realtime-PCR)总体符合率为98%。结论 布鲁氏菌高敏荧光层析法具有灵敏度和特异度高的优点,且与布病常规检测方法符合率较好,可用于骆驼布病现场快速检测。骆驼布病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提示应加强骆驼布病防控,同时加强骆驼乳的食品安全监管。


牛种布鲁氏菌A19-△VirB12标记疫苗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 建立一种区分牛种布鲁氏菌A19-△VirB12标记疫苗株与布鲁氏菌野毒感染株的双重荧光定量PCR方法.方法 分别以布鲁氏菌4型分泌系统中VirB8基因、VirB12基因序列设计2对引物及探针,优化实时荧光PCR反应体系及条件.以牛种布鲁氏菌A19-△VirB12标记疫苗株、牛种布鲁氏菌A19疫苗株、羊种布鲁氏菌M5疫苗株以及猪种布鲁氏菌S2疫苗株、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基因组DNA进行Realtime-PCR扩增,评价该方法特异性.分别构建布鲁氏菌VirB12基因和VirB8基因片段阳性质粒,10倍系列稀释后进行Realtime-PCR扩增,测定该方法的敏感性.结果 本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牛种布鲁氏菌A19疫苗株、羊种布鲁氏菌M5疫苗株以及猪种布鲁氏菌S2疫苗株基因组DNA同时出现VirB8基因与VirB12基因阳性扩增,牛种布鲁氏菌A19-△VirB12标记疫苗株仅出现VirB8基因阳性扩增,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均未扩增出 目的条带,对VirB8基因及VirB12基因片段阳性质粒的检测限分别为约102copies/μL和103 copies/μL.该方法仅用于鉴别区分牛种布鲁氏菌A19-△VirB12标记疫苗株与布鲁氏菌野毒株.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布鲁氏菌双重Realtime-PCR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为今后鉴别牛种布鲁氏菌A19-△VirB12分子标记疫苗免疫牛与 自然感染牛提供技术支撑.


几种布鲁氏菌ELISA抗体试剂盒对牛血清的临床检测评价
《中国兽医杂志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评价目前市面流通的部分ELISA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抗体检测试剂盒对牛血清的检测效果,本试验采集了不同地区的牛血清样品300份,应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及试管凝集试验(SAT)进行了布病抗体阴阳性确诊后,用不同厂家的ELISA试剂盒开展了比对试验。结果表明,4种iELISA布病抗体检测试剂盒的敏感性在97.9%~100.0%,特异性介于18.2%~27.3%,总体符合率在74.3%~77.1%,两两试剂盒检测结果之间的Kappa值分布在0.707~0.916。5种cELISA布病抗体检测试剂盒的敏感性在95.8%~100.0%,特异性介于22.7%~81.8%,总体符合率在74.3%~92.9%,两两试剂盒检测结果之间的Kappa值分布在0.394~0.972。本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厂家的ELISA试剂盒的检测结果存在差异性,这将为布鲁氏菌病的临床确诊提供了数据基础。
关键词: 布鲁氏菌 布鲁氏菌病 牛 iELISA cELISA 评价


布鲁氏菌种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中国动物检疫 》 2017
摘要:根据荧光定量PCR原理和技术,通过与Gene Bank数据库中布鲁氏菌基因组进行序列比对,选择不同种属布鲁氏菌的特异性位点,设计3对引物和Taqman荧光探针。将3对引物进行独立的种特异荧光定量PCR实验优化,最终实现在1次荧光定量PCR反应中完成对牛种、羊种、猪种布鲁氏菌的鉴别和定量。该检测方法特异、敏感、快速,既能实现对布鲁氏菌的分种,又能实现定量快速检测,对于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防治都具有重要意义。


2012—2014年新疆动物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畜牧与兽医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解新疆地区畜间布病流行情况及病原学特征,提升该病诊断水平,为新疆制定布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2012—2014年选定新疆伊犁地区、和田地区、哈巴河县、温宿县为布病流调监测点,共抽检牛血清20 906份,羊血清23 245份。在布病阳性点采集流产胎儿病料和奶样各30份进行病原分离,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分析其病原学特征。牛羊布病血清学结果显示,牛羊布病阳性率0.77%~2.87%。从流产胎儿病料和奶样中分离布鲁氏菌11株,经AMOS-PCR鉴定,其中9株为羊种布鲁氏菌,2株为牛种布鲁氏菌。试验结果表明,新疆地区动物布鲁氏菌病疫情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加强牛羊布病检疫和防控势在必行。


布鲁氏菌分离株MLVA分子分型鉴定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对牛奶、羊奶以及羊流产胎儿中分离布鲁氏菌进行分型鉴定。方法采集新疆4个地区牛奶20份,羊奶20份,羊流产胎儿10份,分离培养后,运用VirB8-PCR和布鲁氏菌分子分型PCR(AMOS-PCR)方法对分离株进行布鲁氏菌属、种的鉴定,同时采用MLVA方法对分离株进一步鉴定,并将测定结果与http://mlva.u-psud.fr/数据库提供的布鲁氏菌数据进行比较,结合软件BioNumerics 6.6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6株分离株均为羊种3型布鲁氏菌,与辽宁省分离羊种3型布鲁氏菌在聚类分析中关系较近。结论 MLVA作为布鲁氏菌基因分型鉴定的一种快速、可靠的方法,为今后布鲁氏菌传染源的追溯及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


新疆巴州地区布鲁氏菌流行株分子生物学鉴定
《畜牧兽医杂志 》 2016
摘要:为新疆制定布病综合性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本研究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辅助鉴定了新疆巴州地区畜间布病流行分离株。2014年从新疆巴州地区收集流产羊胎儿21份,体内分离出疑似布鲁氏菌8株,采用分子分型方法(AMOS-PCR)和生物学分型方法对分离株进行进一步鉴定,结果表明8株分离株均为羊种布鲁氏菌,传统细菌分类学鉴定8株布鲁氏菌均为羊种生物3型。应用AMOS-PCR方法可以安全、快速对布鲁氏菌流行株进行种型鉴定,以期为新疆布病的综合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羊种布鲁氏菌16M感染BALB/c鼠模型的建立
《江苏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为建立羊种布鲁氏菌16M强毒株的小鼠模型,选取体质量18 g左右的雌性BALB/c小鼠为实验动物,随机分为7组,5只/组,分别腹腔注射1×102、1×103、1×104、1×105、1×106、1×107CFU/只羊种布鲁氏菌16M强毒株,对照组注射同等剂量PBS。注射后分别于第1周和第2周剖杀小鼠,采集血液并无菌取小鼠内脏组织做病理组织学检测,脾脏称质量、细菌分离。结果表明,接毒后脾脏为其主要靶器官且第2周小鼠脾脏中含有较高菌量,肝脏其次。抗体检测结果和脾脏分菌计数结果最终确定1×104CFU/只为羊种布鲁氏菌16M强毒株腹腔感染最佳剂量。
关键词: 羊 布鲁氏菌 16M BALB/c鼠模型 脾脏分菌


新疆牛羊布鲁氏菌流行株种及生物型鉴定
《新疆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掌握新疆畜间布鲁氏菌病流行株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新疆制定切实可行的布鲁氏菌病综合性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应用传统分离病原方法从牛羊病料中获得疑似布鲁氏菌11株,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布鲁氏菌属与种型鉴定,应用常规生化试验对AMOS-PCR鉴定的羊种Brucella进行生物亚型鉴定。【结果】9株分离株均为布鲁氏菌,而且经AMOS-PCR分型方法鉴定均为羊种菌。进一步采用传统细菌分类鉴定,9株布鲁氏菌均为羊种生物3型。【结论】新疆近两年人感染布鲁氏菌的流行菌株为羊种生物3型,应用AMOS-PCR方法可以安全、快速对布鲁氏菌流行株进行种型鉴定而确定传染源,为新疆制定布鲁氏菌病的综合防制策略莫定基础。
关键词: 布鲁氏菌 AMOS-PCR 流行病学特征 羊种布鲁氏菌生物3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