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畜牧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烟酸(模糊匹配)
4条记录
日粮精粗比对活体外瘤胃发酵和烟酸、烟酰胺合成的影响

中国畜牧兽医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精粗比对活体外瘤胃发酵和烟酸、烟酰胺合成的影响。以4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成年荷斯坦阉公牛作为瘤胃液供体,选用淀粉、微晶纤维素、酪蛋白3种成分配制成相同粗蛋白质水平(13.5%,DM)和不同精粗比(30∶70、50∶50、70∶30,DM)的3种纯合日粮作为发酵底物。应用人工瘤胃体外产气量法进行培养发酵并测定产气量、挥发酸及发酵液中烟酸、烟酰胺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提高日粮精粗比可极显著降低发酵液pH、乙酸/丙酸摩尔比、乙酸摩尔比(L,P<0.01),显著降低氨态氮浓度(L,P<0.05),但却极显著增加72h产气量、总挥发酸浓度、丙酸和丁酸摩尔比(L,P<0.01)。随日粮精粗比的提高,瘤胃发酵液中总烟酸(烟酸+烟酰胺)、烟酰胺浓度在24和48h均呈线性增加(L,0.05烟酸的浓度在12、24和48h无明显变化规律(P>0.10)。由此得出,日粮精粗比可改变活体外瘤胃发酵模式和影响瘤胃微生物合成总烟酸和烟酰胺,且随日粮精粗比的上升,瘤胃合成总烟酸、烟酰胺的数量呈线性增加趋势。

关键词: 日粮精粗比 瘤胃发酵 烟酸 烟酰胺 合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灌注烟酸、核黄素对奶牛生产性能和血液参数的影响

中国畜牧兽医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选5头经产并装有永久性十二指肠瘘管的中国荷斯坦奶牛,采用5×5拉丁方试验设计,分为对照组(烟酸和核黄素,0g/d)、烟酸组(烟酸,3g/d)、核黄素组(核黄素,0.3g/d)、烟酸+核黄素组(烟酸3g/d+核黄素0.3g/d)、VB混合物组(烟酸3g/d+核黄素0.3g/d+硫胺素0.03g/d+泛酸0.42g/d+吡哆醇0.03g/d+生物素0.04g/d+叶酸0.04g/d),以研究十二指肠灌注烟酸、核黄素、烟酸+核黄素、VB混合物对奶牛生产性能、血液参数及牛奶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奶牛干物质采食量和产奶量在烟酸+核黄素组、VB混合物组中增加(P<0.05),在烟酸组、核黄素组中无显著改变(P>0.05);外周血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在VB混合物组中增加(P<0.05),在烟酸+核黄素组中降低(P<0.05),在烟酸组中无显著变化(P>0.05),核黄素组外周血红细胞数降低(P<0.05),血红蛋白含量无显著改变(P>0.05),处理组间其余外周血红细胞参数、血小板参数及牛奶风味均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泌乳奶牛十二指肠灌注烟酸+核黄素、VB混合物可以提高奶牛生产性能,且VB混合物对外周血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具有提高作用,经十二指肠灌注烟酸、核黄素、烟酸+核黄素、VB混合物对牛奶风味无副作用,且烟酸+核黄素、VB混合物组牛奶风味较对照组更佳。

关键词: 烟酸 核黄素 生产性能 血细胞参数 十二指肠灌注 奶牛

反刍动物烟酸营养研究进展

草食家畜 2010

摘要:烟酸在反刍动物能量、蛋白质、脂肪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反刍动物瘤胃中烟酸的来源、分布、吸收及合成影响因素的相关主要研究进行了回顾,并综述了近年国内外烟酸对反刍动物营养代谢影响的主要研究进展,最后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反刍动物生产和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反刍动物 烟酸 营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烟酸在反刍动物营养中的研究进展

中国畜牧兽医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烟酸与动物体内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代谢过程密切相关,对动物生产性能的充分发挥起着重要作用。作者综述了烟酸在反刍动物体内的吸收代谢、影响因素及其烟酸对瘤胃微生物、血液酮体及生产性能等方面的影响,以期为生产实践中科学合理的利用烟酸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烟酸 反刍动物 生产性能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