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皮山红羊双羔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体尺相关性研究
《中国畜牧杂志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皮山红羊双羔生长发育规律,实验选择0~12月龄、健康状况良好的120只皮山红羊羔羊,测量、记录体重、体高、体长、胸围、管围、尾长、尾宽、尾厚性状,通过SPSS 19.0 软件分析各性状平均值,利用Logistic、Gompertz和Von Bertalanffy 3 种生长曲线模型拟合分析得到相关参数,同时进行各个体尺指标与体重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皮山红羊公、母羔各月龄体重及体尺指标变化差异显著,体重、体高、体长、胸围、尾长、尾宽、尾厚在 0~1 月龄段增长最快,公、母羔体重、胸围在 2~3 月龄差异明显;Gompertz模型和Von Bertalanffy模型的拟合效果优于Logistic模型,Von Bertalanffy为最佳拟合模型;0 日龄羔羊体重与体尺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公羔体长与体重相关系数、直接作用最大,母羔管围与体重相关系数、直接作用最大.


吐鲁番斗鸡生长曲线的拟合与分析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 2016
摘要:运用Logistic、Gompertz和Von Bertalanffy 3种非线性模型分别对吐鲁番斗鸡进行曲线拟合和分析。结果表明,3种模型均能较好的模拟吐鲁番斗鸡生长曲线,拟合度(R~2)均高于0.99,其中以Von Bertalanffy模型的拟合效果最好。根据此模型建立的吐鲁番斗鸡的生长曲线,为吐鲁番选育和改善饲养管理提供依据。
关键词: 吐鲁番斗鸡 生长曲线 体重 Von Bertalanffy


新疆褐牛及杂交后代生长曲线拟合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新疆褐牛、美新褐F_1、美新褐F_2的生长发育规律,提高生产性能。【方法】采用Logistic、Gompertz和Von Bertalanffy 3种模型对977头初生至12月龄新疆褐牛、美新褐F_1、美新褐F_2体重生长数据进行曲线拟合和分析。【结果】3种生长曲线模型对新疆褐牛、美新褐F_1、美新褐F_2均能较好的拟合(R2>0.99),但Logistic模型拟合效果最好。【结论】采取Logistic模型对新疆褐牛、美新褐F_1、美新褐F_2进行体重生长曲线的拟合和分析是可行的,该曲线可为新疆褐牛乳用新品系标准化饲养及选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


新疆褐牛种公牛体重生长发育曲线拟合
《中国畜牧兽医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究新疆褐牛种公牛生长发育规律,利用SAS 8.1软件中的Logistic、Gompertz、Brody和Bertallanffy 4种常用的生长曲线模型对344头次新疆褐牛种公牛体重生长曲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4种模型均能较好的拟合新疆褐牛种公牛体重生长,拟合度R2分别为0.9217、0.9263、0.9176和0.9261,其中Gompertz模型对新疆褐牛种公牛体重生长发育的拟合效果较好,Logistic、Gompertz和Bertallanffy模型生长曲线的拐点分别为(0.4937岁、502.10kg)、(1.3168岁、379.54kg)和(1.0477岁、311.25kg)。本研究对实际生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新疆褐牛 生长曲线 Logistic模型 Gompertz模型 Brody模型 Bertallanffy模型


新疆褐牛POU1F1基因多态性分析及早期生长曲线比较
《西北农业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垂体特异性转录因子1((Pituitary Specific Transcription Factor 1,POU1F1)基因是POU基因家族的成员之一,对哺乳动物生长发育、新陈代谢起主要的调控作用。采集116份新疆褐牛血样,利用PCR-RFLP技术检测POU1F1基因第6外显子的多态性,分析不同基因型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新疆褐牛的POUIFI基因第6外显子HinfI位点有多态性,新疆褐牛群体在该位点上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等位基因A/B的频率分别为0.375/0.625。3种不同基因型间个体出生体质量及1~5月龄体质量的差异不显著(P>0.05),而BB基因型6月龄体质量与AA基因型差异显著(P<0.05)。应用Logistic、Gompertz和Von Bertalanffy 3种非线性生长模型对新疆褐牛POU1F1基因3种基因型个体进行生长曲线拟合,所选生长曲线模型均可以较好地预测机体的生长发育情况,拟合优度(R2)均大于0.995。AA、AB、BB基因型3种生长曲线比较,BB基因型具有极限体质量大,生长速率快,拐点体质量及生长拐点月龄大等特点。
关键词: 新疆褐牛 POU1F1基因 PCR-RFLP 生长曲线


舍饲新疆褐牛犊牛体重与体尺指标的相关及回归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2008年2至7月在乌鲁木齐种牛场跟踪测量的272头1~6月龄新疆褐牛犊牛体尺、体重数据为基础材料,探索了舍饲新疆褐牛犊牛的生长规律,分析了其体重与体尺指标的相关性,构建了估测舍饲新疆褐牛犊牛体重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舍饲新疆褐牛犊牛随着月龄的增加,相对于其他几个性状,更趋向于胸围和体重的快速增长;舍饲新疆褐牛犊牛体重与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27、0.913、0.964、0.851,经检验四个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得到了4个估测体重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对于公犊估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相关程度分别为0.975和0.973,对于母犊估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相关程度均为0.977,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


产气荚膜梭菌和腐败梭菌在厌氧菌基础培养基中的生长特性
《动物医学进展 》 2005
摘要:测定了产气荚膜梭菌B型、D型和腐败梭菌在新研制的厌氧菌基础培养基中的生长曲线和产毒能力等特性。结果表明,这些细菌可以在新培养基中良好生长和产毒。产气荚膜梭菌B 型经2 h 的适应期后,很快进入对数生长期,培养到8 h细菌密度接近最高值,OD630为4.329;经检测,培养4 h~24 h的细菌所产生的毒素(培养物上清)1μL~2μL可致死KM小鼠。产气荚膜梭菌D型的生长速度也较快,无适应期就直接进入对数生长期,培养到12 h 时细菌密度最高, OD630 为1.75;细菌最佳产毒期在6 h~14 h,培养物上清0.5μL~0.65μL可致死KM小鼠。腐败梭菌生长速度较慢,经6 h的适应期后,才进入对数生长期,培养到14 h时细菌密度最高,OD630为1.335;细菌毒力在培养后的6 h~24 h内10μL菌液可达到在24 h内致死KM小鼠的效果。
关键词: 厌氧菌基础培养基 产气荚膜梭菌B型、D型 腐败梭菌 生长曲线 毒素测定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