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南疆农区小规模养殖多胎性肉用羊生产模式的研究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 2023
摘要:近几年,新疆南疆地区从外地引进多胎性肉羊,进行纯繁和改良当地绵羊,但由于饲养管理粗放,技术不被重视和应用等原因,生产不稳定,经济效益不突出.为了提高多胎性肉羊小规模养殖经济效益,新疆巴楚县色力布亚镇拜什吐普村驻村工作队引进湖羊50只,并对引进湖羊进行鉴定选出体重相近、无病基础母羊20只作为试验组,本地绵羊作为对照组,开展了《在农区小规模养殖多胎性肉用羊生产模式研究》试验,在试验过程中示范与推广了饲养管理、高床养殖、辅助交配、早期断奶等技术,并同时对试验羔羊各生长阶段体重进行测定,对产羔率、成活率、养殖收入、饲草料支出等指标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对照组羔羊各阶段生长发育高于试验组羔羊,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产羔率可达到200%~220%,极显著高于本地绵羊(P<0.01),成活率可达到90%~91%.本试验按"生产模式"研究方案进行一周年,投资4638元,收入16100元,纯收入11462元,投产比1:2.47,验证了生产模式"规模小、投资少、千家万户都能搞"的特点,且技术简单,男女老少都能搞.在配套技术的支持下,达到了低投入、高回报的目的.说明这个生产模式值得示范与推广.


骆驼刺对后备羊生产性能、免疫力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中国饲料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分析添加骆驼刺对后备羊生产性能、免疫力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将体重(36.08±3.71)kg且健康的湖羊后备母羊30只,经体外和体内两次驱虫后随机分为对照组(CK组)、骆驼刺添加5%组(A组)、10%组(B组)、20%组(C组)和40%组(D组)5组,每组6只,预试期10 d,正试期50 d.试验过程中收集采食量、体增重数据,并采集饲料样、血样用于分析测定.结果表明:(1)20%组日增重(ADG)极显著高于、料肉比(F/G)极显著低于对照组、5%组、20%组和40%组(P<0.01).(2)当骆驼刺添加量不小于10%时,总蛋白(TP)、白蛋白(ALB)、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IgM)均有明显提高,其中TP含量10%组和20%组显著高于5%组(P<0.05);ALB含量10%组、20%组和40%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gM 含量40%组极显著高于5%组(P<0.01),10%组和20%组显著高于5%组(P<0.05);10%组和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显著高于5%组、20%组和40%组(P<0.05);40%组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20%组的经济效益最高,比对照组、5%组、10%组和40%组分别高87.14%、75.10%、74.76%和511.87%.日粮中添加10%以上骆驼刺可显著增加后备母羊免疫力,综合后备绵羊ADG、F/G、机体免疫力和经济效益,生产中建议添加20%的骆驼刺.


未破壁蜂花粉对绵羊生长性能、免疫力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饲料研究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未破壁蜂花粉对绵羊生长性能、免疫力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36.53±3.81) kg的湖羊母羊3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羊。对照组(CK组)羊饲喂基础日粮,各试验组羊分别饲喂添加2 (A组)、5 (B组)、8 (C组)、11 g/(只·d)(D组)的未破壁蜂花粉的基础日粮。试验期40 d,其中预试期10 d,正式试验期30 d。结果显示,与CK组对比,B组湖羊平均日采食量极显著降低(P<0.01)。与CK组相比,A组湖羊血清免疫球蛋白A (IgA)含量显著上升(P<0.05),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极显著上升(P<0.01);B组和C组血清IgG含量显著上升(P<0.05)。与CK组对比,A组、B组、C组和D组饲料总成本分别增加-1.29%、3.99%、17.83、31.66%,增重收益分别增加33.33%、6.67%、-6.67%和-11.79%,经济效益分别增加124.61%、13.72%、-71.23%、-126.33%。研究表明,绵羊适当饲喂未破壁蜂花粉可降低饲料投入,提升绵羊生长性能、血清免疫功能和经济效益,建议在湖羊生产添加2 g/(只·d)未破壁蜂花粉。


新疆某肉牛养殖场不同架子牛育肥模式的经济效益分析
《中国牛业科学 》 2023
摘要:本研究通过对新疆某肉牛养殖场架子牛育肥经济效益的调研分析,旨在为新疆肉牛养殖从业者选择架子牛育肥模式提供理论参考.购入高、低初始重的新疆褐牛与本地土牛杂交架子牛各24头,分为高成本高初始重组(HH组)、低成本高初始重组(LH组)、高成本低初始重组(HL组)、低成本低初始重组(LL组),每组12头牛,育肥周期为7-9个月,每月称重并记录结果,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LL组末重极显著低于其它3组(P<0.01),HH组末重显著高于LH组和HL组(P<0.05);育肥期平均日增重LL组显著低于其它3组(P<0.05),HH组、LH组和HL组虽然差异不显著(P>0.05),但是HH组和HL组日增重大于LH组.经济效益分析结果显示,成本利润率HL组>HH组>LL组>LH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成本利润率与平均日增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与日饲喂成本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本研究发现,在架子牛育肥过程中,高饲喂成本投入可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选择低初始重的架子牛进行短期高营养水平育肥,比选择高初始重的架子牛育肥经济效益更好.


不同粗饲料组合效应对育肥公羊生产性能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中国饲料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不同粗饲料组合效应对育肥公羊采食量、日增重、料肉比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体重相近的40只小尾寒羊后备种公羊随机分为8组,每组5只。基于等能等氮原则配制日增重350 g试验饲粮,其中A组日粮中粗饲料添加苜蓿,B组添加玉米秸秆,C组添加棉花秸秆,D组添加苜蓿和棉花秸秆,E组添加苜蓿和玉米秸秆,F、G、H组添加不同比例苜蓿、棉花秸秆和玉米秸秆。试验期40 d,其中预试期10 d,正式试验期30 d。结果表明:(1)G组干物质采食量极显著高于C组和D组(P <0.01),显著高于F组(P <0.05);A、B、E、H组干物质采食量极显著高于C组和D组(P <0.01);F组干物质采食量显著高于C组(P <0.05)。(2)A组日增重极显著高于C组(P <0.01),显著高于D组(P <0.05);G组日增重显著高于C组和D组(P <0.05)。(3)A组饲粮单价最高,C组单价最低,饲料单价如下趋势:A组>E组>G组>H组>F组>D组>B组>C组,饲料总成本趋势与饲料单价趋势基本相同。(4)增重收益中A组最高,C组最低,前者比后者高35.76%;经济效益G组最高,D组最低,前者比后者高34.46%。综上,在本试验条件下,以苜蓿:玉米秸秆:棉杆为12:24:13调配日粮时,经济效益最优,为265.43元/只。


提高肉羊养殖经济效益措施
《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 》 2019
摘要: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们对畜禽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长,推动了畜禽养殖业的发展,有些养殖场的养殖规模大且经济效益较好,但是部分养殖场养殖规模大但效益较低,甚至出现亏损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于肉羊养殖管理过于粗放引起,因此需要深入研究肉羊养殖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肉羊养殖的经济效益,进而实现养殖场的增产增收。


日粮中添加芦苇对育肥期和田羊生长性能及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中国畜牧兽医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为分析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芦苇对育肥期和田羊生长性能及表观消化率的影响,本研究选取75只6月龄、体重为(30.59±3.36)kg的和田羊,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随机分为0、10%、20%、30%和40%芦苇水平,每组15只,试验期75d。结果发现,20%和40%芦苇添加组的干物质采食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0%芦苇添加组的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0%、30%和40%芦苇添加组的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高出10.09%、5.64%和10.87%,但差异不显著(P>0.05);20%芦苇添加组的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粗灰分、钙和磷的表观消化率均较高;各组的饲料单位成本与饲料总成本随着芦苇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芦苇添加组的增重收益均高于对照组,10%芦苇添加组的经济效益最高。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20%芦苇时干物质采食量、日增重及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均较好;考虑到饲料投入成本,日粮中添加10%芦苇经济效益最高。


伊犁河流域新垦区公犊牛绿色育肥试验效果分析
《草业与畜牧 》 2016
摘要:本试验选择4月龄新疆褐牛公犊牛15头,平均体重130kg左右,分为2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给予不同饲料配方进行3个月舍饲育肥、7个月出栏的标准化绿色生产过程,分析新疆褐牛公犊牛高效育肥效果及经济效益情况。试验犊牛经过90d育肥,获得了较理想的增重效果,育肥期日增重水平最低为1.01kg。试验组Ⅰ增重效果最好,试验结束时平均体重达到224.4kg,头均日增重水平为1.214kg,说明配方Ⅰ的饲料配比较合理。试验组Ⅰ每千克增重耗料费为4.17元,其日增重效果及日盈利情况都最好。


伊犁河新垦区荷斯坦小白牛育肥试验效果分析
《草食家畜 》 2016
摘要:针对新疆乳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乳公犊牛数量较大,因此开发生产小白牛肉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试验通过荷斯坦公犊牛的全乳或代乳料饲养生产模式,研究小白牛肉生产技术以及合理的牛乳喂量配方,实现小白牛肉生产,满足国内国际市场对高档小白牛肉日益增多的需求,也为伊犁河流域新垦区发展高档小白牛肉生产开启了新局面。试验选择刚出生的荷斯坦公犊牛7头,平均初生重47 kg左右,分为2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试验组Ⅰ全程饲喂牛乳,试验组Ⅱ饲喂代乳料,对照组根据现有犊牛常规饲喂方式饲喂,试验期85d。试验组Ⅰ头均日增重水平为1.2kg,试验组Ⅱ头均日增重水平为1kg,对照组头均日增重水平为0.85 kg。试验组Ⅰ耗料费较大,但因肉质及肉价都高,经济效益好,对照组耗料费低,但其日增重效果及日盈利情况都最低。试验组Ⅱ使用代乳料降低了成本,也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根据试验结果,说明利用全乳或代乳料饲养育肥荷斯坦小白牛都可达到生产优质小白牛肉的目的,日增重速度试验组Ⅰ>试验组Ⅱ>对照组,使用全乳或代乳料生产小白牛肉是可取的。
关键词: 荷斯坦小白牛 牛乳喂量 小白牛肉 日增重 经济效益


新疆南疆地区肉羊生产经济效益分析模型构建及影响因素分析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笔者以南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阿克苏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喀什地区、和田地区五地州农牧区的肉羊养殖户为调研对象,调查分析南疆农牧区肉羊生产现状;以样本户调研数据为基础,构建了南疆牧区肉羊"放牧+补饲"生产经济效益分析模型、"放牧+舍饲"生产经济效益分析模型和南疆农区"茬地放牧+舍饲"肉羊生产经济效益分析模型;并利用构建的分析模型分析了繁殖率、羔羊死亡率,销售价格和日饲喂成本对肉羊生产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南疆肉羊生产的经济效益为牧区"放牧+补饲"﹥农区"茬地放养+舍饲"﹥牧区"放牧+舍饲";在现有生产水平下,提高繁殖率、羊只销售价格,降低羔羊死亡率及饲喂成本,均可明显提高其养殖经济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