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日粮中添加不同益生菌水平对肉牛生产性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现代畜牧科技 》 2024
摘要:该研究旨在评估在肉牛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益生菌对肉牛生产性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本试验选择体重相近(320±20)kg、健康的西门塔尔杂交肉牛72头,随机分为4组。试验Ⅰ、Ⅱ、Ⅲ和Ⅳ组。结果表明,在试验期结束时,与试验Ⅰ组相比较,试验Ⅱ、Ⅲ和Ⅳ组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显著增加(P<0.05),而各组之间的料肉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与试验Ⅰ组相比较,添加益生菌的试验Ⅱ、Ⅲ和Ⅳ组可显著提高肉牛中肠道乳酸杆菌的含量(P<0.05),同时显著降低肠道中大肠杆菌的含量(P<0.05),但添加益生菌对肠道中的双歧杆菌和总需氧菌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在肉牛日粮中添加2%的复合益生菌发酵培养物,能够显著改善肉牛的生产性能,包括增加日增重和改善饲料转化率,对肠道菌群结构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分子育种技术研究进展及新疆肉牛分子育种现状
《中国牛业科学 》 2023
摘要:经济社会的发展使人们对牛肉的经济性和肉品质要求提高,培育生长性能和生产性能更加良好的肉牛品种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动物育种逐渐从表型性状研究向基因调控发展,通过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能够更加快速准确的选择目标性状,分子育种技术提高了品种培育效率并降低了成本,且繁育的后代优良性状更加稳定,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目前新疆肉牛分子育种的应用较少,多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且存在着经费不足和育种场规模小、难以获得足够的样本等问题.本文综合阐述了分子育种的概述、肉牛分子育种研究进展和新疆肉牛分子育种现状,旨在为新疆肉牛分子育种工作提供一定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肉牛育肥技术及饲养管理措施
《畜牧业环境 》 2023
摘要:肉牛的特点为身躯丰满、增重速度较快、饲料利用率较高、产肉性能优良、肉质口感较好。肉牛养殖周期较长,在养殖管理过程中一定要明确相应的技术规范,构建完善的饲喂管理方案,促进肉牛健康生长发育。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探讨了肉牛育肥养殖技术和饲喂管理措施,希望为广大同行提供参考。


影响肉牛大理石花纹形成的主要因素
《中国牛业科学 》 2023
摘要:决定大理石花纹水平的肌内脂肪(IMF)含量是影响牛肉感官质量(包括嫩度、多汁性、风味和颜色)的重要因素之一.肉牛体内IMF的形成始于受孕后6 个月左右,并在动物的一生中持续增长.大理石花纹的沉积受到品种、遗传、营养和管理(包括去势、断奶年龄)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本文综述了肉牛大理石花纹沉积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品种选择以及在肉牛生长发育过程中有效调整饲料、优化营养、因地制宜改善管理提高牛肉品质提供有效依据.


论围产期对肉用繁殖母牛的重要性
《草食家畜 》 2020
摘要:结合肉用繁殖母牛养殖效益增长点和生产特点,确定肉用繁殖母牛的围产期为产前45 d和产后30 d,以充分适应母牛妊娠、分娩、泌乳等生理变化过程,从而确保做到一年一胎,达到提高规模牛场的繁殖水平和养殖经济效益的目的.本文从营养需要、围产期管理、影响繁育的因素等方面介绍了围产期的营养需要,归纳了围产期在预产准备、饲养管理、分娩及护理等方面的具体做法,并总结了年龄、营养、身体状况等因素对繁殖性能的影响,以期优化管理围产期各生产环节,从而改善母牛生产水平,确保后代犊牛长期健康和旺盛的生产力,为母牛围产期养殖提供参考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