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时期鸽乳营养水平及生理活性物质动态变化分析
《中国畜牧兽医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通过测定不同日龄乳鸽嗉囊中鸽乳外观品质、能量蛋白质浓度、消化酶活性、免疫球蛋白水平及生长因子浓度,分析这些指标在乳鸽不同日龄的动态变化,旨在为系统了解乳鸽营养与生理需求提供理论依据。随机选择0、7、14、21、28日龄健康白羽王鸽乳鸽各12只,待亲鸽哺喂后屠宰,取出其嗉囊全部内容物。一部分用生理盐水稀释后取上清,用于消化酶活、免疫球蛋白及生长因子的测定;另一部分制成风干样用于常规营养水平的检测。结果显示,0日龄鸽乳外观呈乳白色油性奶酪样,7日龄鸽乳为奶酪样鸽乳和饲料的混合物,14日龄之后逐渐过渡为软化的饲料。日龄对鸽乳的能值和蛋白质浓度均有显著影响(P<0.05),0日龄鸽乳的能值和蛋白质浓度显著高于后期鸽乳(P<0.05),7日龄后,鸽乳能值和蛋白质浓度趋于平缓。不同时期鸽乳的淀粉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活性差异显著(P<0.05),且均随日龄增加呈一次线性上升(P<0.05)。不同时期鸽乳的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和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均有显著差异(P<0.05),且均先下降后上升,与日龄呈二次曲线关系(P<0.05)。不同时期鸽乳中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和表皮生长因子(EGF)浓度差异显著(P<0.05),且均先下降后上升,与日龄呈二次曲线关系(P<0.05)。0~7日龄鸽乳以亲鸽嗉囊黏膜上皮细胞的脱落物与细胞碎片为主,能量、蛋白质、免疫因子和生长因子均处于最高水平;8~14日龄鸽乳能量和蛋白质浓度趋于平缓,免疫因子和生长因子降至最低;15~28日龄鸽乳营养水平与亲鸽饲粮相似,且乳鸽消化能力逐渐增强。


不同刈割次数对奇台苏丹草营养水平的影响
《饲料研究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随着我国畜牧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富含蛋白质和能量的优质粗饲料缺乏问题日益凸显。因此,不断改进饲草料种植和收割技术,提高饲料的蛋白质和能量水平,提高消化率成为当务之急。试验选择奇台苏丹草作为试验对象,选择3块试验地进行相同水平种植管理,分别进行1次、2次和3次刈割,分析不同的刈割次数对奇台苏丹草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纤维等营养水平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刈割次数的增加,将提高奇台苏丹草总体粗蛋白、粗脂肪和无氮浸出物水平,降低奇台苏丹草粗纤维和粗灰分的水平。在3次刈割中,粗纤维和粗灰分水平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试验结果表明:合理增加刈割次数,对提高奇台苏丹草的经济和饲喂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饲料中添加赐力健对新疆褐牛育肥效果的影响
《现代农业科技 》 2015
摘要:选择健康无病、发育良好的12月龄左右新疆褐牛38头,根据称重记录经配对后分为高、低营养水平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组,在不同营养水平饲料中添加赐力健进行不同体重新疆褐牛生产性能和肉用性能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全期总增重高营养水平试验组比高营养水平对照组、低营养水平试验组、低营养水平对照组分别提高16.00、18.67、23.97 kg,且高营养水平试验组与低营养水平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从育肥全期经济效益来看,高营养水平试验组最高达2 606.79元,比高营养水平对照组最低2 113.29元高出493.5元。


不同营养水平下新疆褐牛增重效果研究
《现代农业科技 》 2012
摘要:选择生长发育正常、健康无病、12月龄新疆褐牛公牛60头,随机分为低营养水平试验组与高营养水平日粮对照组。研究在不同育肥阶段,营养水平条件对新疆褐牛日增重及饲养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育肥全期,试验组的精料饲喂量及营养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在育肥前期,试验组的新疆褐牛日增重为1.00 kg,低于对照组0.14 kg,差异显著(P<0.05);在育肥中期,试验组新疆褐牛的日增重为0.63 kg,对照组的日增重为0.81 kg,差异极显著(P<0.01);在育肥后期,试验组新疆褐牛的日增重为0.68 kg,对照组新疆褐牛的日增重为0.49 kg,差异极显著(P<0.01)。从育肥全期经济效益来看,试验组比对照组的日平均经济收益高4.35元/头。


不同营养水平对当年羔羊育肥效果的影响
《草食家畜 》 2001
摘要::130只粗毛杂种羔羊以 3个不同营养水平的日粮配方进行为期 60d的育肥试验 ,结果表明 ,平均日增重有随之增加而上升的趋势。适宜的ME、CP水平为 12~ 12 .5MJ/kg和 145~165g/kg,较理想的精粗比为 35%~ 4 5%∶65%~ 55%。试验初重与平均日增重呈明显的正相关(r =0 .837)。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