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在夏季天然草场放牧加补饲对瑞士褐牛与新疆褐牛杂交后代体重、体尺的影响
《草食家畜 》 2010
摘要:选健康、发育正常的4月龄左右的瑞士褐牛与新疆褐牛杂交后代犊牛16头,经配对后(t检验差异不显著)分为两个处理组,每组8头(公母各半),每天分别补饲0、1kg精料。结果表明:在放牧条件下,补饲未显著提高杂交后代犊牛在饲喂试验14、28、42d时的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及管围(P>0.05)。与放牧组相比,放牧加补饲组14d时的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及管围分别提高2.93%、4.19%、2.18%、0.48%、3.35%;28d时体重、体高、胸围及管围分别提高3.9%、3.62%、2.55%、1.31%;42d时体重、体高、体斜长及胸围分别提高5.49%、2.05%、3.05%、1.26%。随放牧时间的延长,0~28d放牧组和放牧加补饲组在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及管围均逐渐增加,但在28~42d期间,放牧组、放牧加补饲组在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及管围几乎没有增加。结论:在天然草场少雨、牧草干旱的放牧条件下,仅靠7-9月天然草场不能发挥瑞士褐牛与新疆褐牛杂交后代犊牛的生长性能,在此条件下,为充分发挥杂交后代犊牛的生长性能,在8-9月牧草条件较差的情况下应加大精料补饲量。


巴音布鲁克羊山区冷季的补饲效果
《草食家畜 》 2007
摘要:30只放牧羊作为对照组和70只放牧加补饲的试验羊通过测定体重指标来评价冷季的补饲效果。结果表明,试验组的平均日增重为143.54g,对照组的平均日增重为-142.29g,差异极显著。


不同品种公犊放牧补饲生长发育的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 2006 CSCD
摘要:研究纯种的新疆褐牛、西门塔尔、安格斯和荷斯坦5~6月龄公犊在放牧条件下平均每日补饲1.5 kg精料的生长发育情况。10月龄时四个品种犊牛的体重分别187.86±22.35,198.60±41.74,212.60±35.96和233.66±21.62 kg。平均日增重为0.78±0.18,0.79±0.21,0.81±0.14和0.75±0.11 kg。屠宰率、净肉率和眼肌面积分别为48.36%、53.23%、51.56%和52.35%;34.40%、37.55%、42.10%和37.89%;32.62、78.56、62.67和58.98 cm2。放牧犊牛的生长发育随牧草和季节变化呈现出波动性,出现两个生长高峰(6~7月和10月)和一个平缓期(8~9月)。


放牧绵羊矿物元素缺乏及补饲技术
《中国草食动物 》 2003
摘要:放牧绵羊矿物质缺乏和不平衡在世界各地都有报道。缺乏症可导致绵羊组织损伤,引起肉、毛、奶及羔羊生产力水平下降等损失。严重缺乏可引起明显的临床症状,而临界缺乏会导致以生产性能降低为表征的亚临床症状。我国放牧绵羊的矿物质营养问题早已存在,只是随地区和季节不同而有明显差异。缺钠是造成绵羊异食、高铁、缺铜的原因。对养羊生产者而言,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主要通过各种直接和间接补饲方法满足放牧绵羊矿物质需要。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