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畜牧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模糊匹配)
25条记录
2018年三亚雪古丽牛羊布鲁氏菌病及口蹄疫监测与风险评估

草食家畜 2018

摘要:为持续性确保三亚雪古丽牛羊口蹄疫无疫及处于布鲁氏菌净化状态,雪古丽对自有及引进羊群进行了口蹄疫免疫抗体检测及病原学检测,同时对羊群进行了布鲁氏菌病抗体检测。口蹄疫免疫抗体检测应用液相阻断ELISA方法;口蹄疫病原学检测采用多重RT-PCR;布鲁氏菌病用虎红平板方法检测。检测结果:未检测到布鲁氏菌抗体阳性动物,牛羊中目前不存在口蹄疫病畜或健康带毒畜,牛羊口蹄疫免疫抗体未达到国家规定水平的应及时补免。2018年三亚雪古丽牛羊布鲁氏菌病及口蹄疫监测结果表明,雪古丽的羊场目前不存在布鲁氏菌感染情况;牛羊中仅牛O型口蹄疫群体免疫水平达到国家重大动物疫病规定标准,免疫抗体不合格动物应及时给予补免,病原学检测结果表明目前雪古丽的牛羊及引进羊未被口蹄疫病毒感染。

关键词: 雪古丽 布鲁氏菌病 口蹄疫 监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羊屠宰环节布鲁氏菌病检疫漏检的初步定量风险评估

中国动物检疫 2017

摘要:[目的 ]评估屠宰环节布鲁氏菌病漏检对屠宰从业人员和消费环节羊肉消费者的潜在健康风险及其干预措施。[方法 ]利用屠宰环节肉品风险评估专项监测中的定量监测数据,以及文献检索数据、专家咨询和调研结果,采用@RISK软件,分析估计屠宰环节布鲁氏菌病检疫漏检情况下的感染人数和消费者因烹调不当发生布鲁氏菌感染的风险。[结果 ]构建了屠宰环节布鲁氏菌病漏检感染风险模型。假设接触漏检羊感染布鲁氏菌病的概率为20%,那么0.001%、0.08%、1.5%三种漏检概率可能导致的感染人数分别为0~4人、0~114人和7~1 829人(90%置信区间);不同接触感染概率的感染人数有较大差异:5%概率时每年有0~541人可能感染布鲁氏菌病;60%概率时,多数情况下有155人感染布鲁氏菌病,最多可达到6 473人。应用该模型对某省居民消费漏检布鲁氏菌病羊肉后新增布鲁氏菌病感染人数的估算结果表明:按照0.1%概率计算,该省2016年度屠宰313.25万只羊可能新增布鲁氏菌病感染病例111~148例(90%置信区间)。如果因厨房生熟不分、烹调不当等因素而使感染概率提高至1%,则可能出现1 234~1 352个新增病例。[结论 ]羊屠宰环节存在布鲁氏菌病检疫漏检现象,从业人员受布鲁氏菌病感染风险较高;消费环节存在因烹调不当而导致的布鲁氏菌病感染风险;应加强养殖环节羊群布鲁氏菌病的控制和宰前检疫,提升从业人员和消费者对布鲁氏菌病危害的认知水平。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风险评估 检疫漏检 感染 屠宰环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牛屠宰环节布鲁氏菌病检疫漏检定量风险评估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2017

摘要:为了评估牛屠宰环节布鲁氏菌病(布病)漏检对屠宰从业人员的健康风险,利用屠宰环节肉品风险评估专项监测中的定量监测数据以及文献检索数据、专家咨询和调研结果,采用@RISK软件分析估计屠宰环节布病检疫漏检概率以及漏检后从业人员感染布病的风险,构建了牛屠宰环节布病漏检感染风险模型。结果显示,牛布病检疫漏检概率呈pert分布Risk Pert(0,0.06,1),根据屠宰量不同,单个屠宰场年漏检数量在0~998头之间,多数情况下可能漏检布病牛6头。模型假设1头漏检布病感染牛有5名从业人员接触,则单个场年屠宰牛可能感染布病的人数为0~151人次,90%的可能会出现0~19人次的布病感染。屠宰量大、防护措施不到位的场感染布病的概率更大。应用模型对某省2016年度牛屠宰量3.26万头进行因屠宰接触感染新增布病人数估计,该省可能因此新增布病感染病例0~11例次(90%置信水平),最多可达50例次。随着感染概率递增,感染人数也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增加。应加强养殖环节牛群布病的控制和出栏前检疫、宰前检疫,加大屠宰监管力度,提升从业人员和消费者对布病危害的认知水平。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屠宰环节 检疫漏检 风险评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乌鲁木齐市牛羊流产原因分析

中国动物检疫 2017

摘要:[目的]确定引发牛羊流产的主要原因,从而提出科学有效的综合防控措施。[方法]采用疫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从饲养管理、疫病流行、流产情况、疫苗免疫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分析认为:疫病是造成牛羊流产的主要原因,其中引发羊流产的主要是布鲁氏菌病和衣原体病,而引发牛流产的疫病具有多样性;饲养管理不善、饲草缺乏、环境条件差、消毒和卫生清扫不彻底、疫苗免疫应激等非疫病性因素也是引起牛流产的重要原因。[结论]分析结果提示:对羊应实施布鲁氏菌病、衣原体病免疫,对牛应加强饲养管理和卫生消毒;减少疫病的发生是防控牛羊流产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牛羊 流产原因 流行病学调查 布鲁氏菌病 衣原体病 Q热 新孢子虫 弓形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布鲁氏菌病诊断方法的比较分析及细菌的分离鉴定

中国动物检疫 2016

摘要:采集疑似布鲁氏菌病感染的牛奶和血清各82份,应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布鲁氏菌病诊断复合抗原和国产抗原,分别对血清和奶样进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试管凝集试验(SAT)和乳环凝集试验(MRT),用西班牙IELISA奶样检测试剂盒对奶样进行检测,并对所有阳性奶样进行细菌分离与PCR鉴定。结果显示,国产抗原和复合抗原的RBT结果与奶样IELISA总体符合率分别为65.85%和92.68%,SAT结果与奶样IELISA总体符合率分别为79.52%和90.24%,MRT结果与奶样IELISA总体符合率分别为79.27%和80.49%。PCR和AMOS-PCR检测结果显示分离菌株为羊种布鲁氏菌。结果表明,两种MRT抗原在血清和奶样检测中都存在漏检现象;从牛乳中分离到布鲁氏菌羊种3型,说明出现了跨种传播,应引起重视。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诊断方法 比较 分离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规模化养殖场布鲁氏菌病的诊治

现代农业科技 2015

摘要: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畜牧业生产发展的人畜共患病。近年来,布鲁氏菌病的发病几率呈不断上升的流行趋势,而家畜养殖正在朝向规模化养殖方向快速发展,对规模化养殖场布鲁氏菌病的诊断、检测、免疫、综合性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制定中国布鲁氏菌病综合防控策略提供参考。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养殖场 诊断 防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谈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现状与预防

草食家畜 2015

摘要:布鲁氏菌病是一种主要侵害牛羊生殖器官和关节,引起母畜流产和公畜睾丸炎以及引起人的发热、关节肿痛和流产细菌性慢性传染病,也是一种国际上公认的重要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对我国牛羊畜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和人民身体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本文从布鲁氏菌病的病原、流行病学特点、人和家畜感染后表现的临床症状、诊断技术及目前的流行情况进行了阐述,并对当前疫病流行特点与扩散的原因及隐患进行了分析,旨在提出适合我国实际条件下可行的布鲁氏菌病的综合预防防治措施,为牛羊养殖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和人民身体健康提供防控指导。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流行情况 预防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种血清学方法检测牦牛布鲁氏菌病的比较

草食家畜 2014

摘要:采集牦牛血清237份,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试管凝集试验(SAT)、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iELISA)进行布鲁氏菌病抗体检测。结果表明,RBPT和SAT与iELISA检测法阳性符合率分别为64.3%和57.1%,但iELISA与SAT和RBPT检测法总符合率达95%以上。本结果表明iELISA试剂盒检测法快速、简便,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于RBPT和SAT法。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牦牛 iELISA SAT RBPT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布鲁氏菌病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新疆畜牧业 2013

摘要:布鲁氏菌病已成为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其疫情在人、畜间逐年上升。不仅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而且严重影响我国现代畜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及早发现、准确、快速地检测该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动物布鲁氏菌病诊断方法做一简要概述,为今后布病诊断新方法的研究和现有方法的选择运用提供参考,以便更有效地防控该病发生。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诊断方法 公共卫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乌鲁木齐市动物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

中国动物检疫 2013

摘要:动物布鲁氏菌病在乌鲁木齐市流行时间长,流行范围广,疫情控制难度大,对大力发展乌鲁木齐市养殖业经济有一定制约。43年来,我市积极采取以"每年春秋两季进行布病检疫监测,严格扑杀阳性病畜,在疫区采取预防免疫接种"等综合防控措施,有效防控了动物布病的蔓延扩散。本文通过对我市近几年动物布病流行病学调查,结合以往历史调查资料和数据,对本病的流行因素和近年来流行趋势变化等进行剖析,为本病未来的防控提供依据,为养殖业健康发展和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打好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动物 布鲁氏菌病 流行病学调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