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绵羊疫病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
《新疆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析了绵羊养殖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途径,即开发绵羊疾病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该系统是一套计算机软件,帮助使用者对遇到的绵羊疾病进行全面、快速和准确地临床诊断治疗,提供约100种绵羊疾病内容供使用者参考,既包括许多常见病的详细内容,也包含地方病、罕见病的介绍。并简述了绵羊疾病计算机辅助系统的结构和建造步骤。最后,利用以上的研究结果,初步完成了绵羊疫病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的研制。从系统的运行情况和运行结果来看,研究所提出的开发绵羊疫病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的各种方法均具有实际应用价值,通过有关专家对系统进行盲目测试,系统疾病诊断的正确率为80%以上。


乌苏1号无芒雀麦栽培技术
《草业与畜牧 》 2008
摘要:对乌苏1号无芒雀麦进行了多年的系统选育,依据其生物学特性和农艺性状特点,研究初步得出乌苏1号无芒雀麦栽培技术、收获与加工技术以及适宜的种植区域,为大面积推广种植乌苏1号无芒雀麦提供科学依据。


牛布鲁氏杆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部分特性鉴定
《地方病通报 》 2008
摘要:目的制备牛布鲁氏杆菌单克隆抗体(单抗),并对其部分特性进行鉴定。方法选用布鲁氏杆菌地方株牛三型菌S85A抗原免疫BALB/c鼠,应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取脾细胞并与SP2/O骨髓瘤细胞融合,通过间接ELISA筛选,得到能稳定分泌抗牛布鲁氏杆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并鉴定其抗体亚类。结果经3次有限稀释法克隆,间接ELISA筛选,得到4株能稳定分泌抗牛布鲁氏杆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抗体亚类分别为3株IgG 2b和1株IgG3。结论间接ELISA方法证实这些单抗仅与牛种布鲁氏杆菌呈阳性反应,而与其他种的布鲁氏杆菌菌株均无交叉反应。证明得到的细胞株是牛种布鲁氏杆菌单克隆抗体分泌细胞株。


新疆草原牧区家庭牧场建筑要求及标准
《新疆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设家庭牧场,实现牧民定居是改变游牧民族传统生产方式及生活方式向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规范化的家庭牧场生产设施建设对于提高舍饲畜牧业生产效率至关重要。以新疆天山西部伊犁河流域家庭牧场生产设施建设实例为依据,对现阶段家庭牧场经营特征、建筑布局要求以及舍饲牛、羊主要生产设施及相关附属设施建筑标准进行了详细阐述。


新疆伊犁州直不同品种草原放牧淘汰母牛体尺、屠宰性能的研究
《草食家畜 》 2008
摘要:为了解新疆伊犁州直草原放牧淘汰母牛的体尺和屠宰情况,在新疆伊犁巴口香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屠宰场选取不同品种、6岁以上淘汰母牛进行体尺和屠宰测定,对体尺进行多重比较和相关分析,对屠宰测定数据进行多重比较。结论:新疆褐牛较土种牛、西门塔尔及荷斯坦母牛的屠宰率高,其屠宰率为40.83%;净肉率也高,其净肉率为52.91%;胴体重达242.2±4.57kg,骨肉比为1:3.38。在全天然放牧条件下,采用直接屠宰,新疆褐牛其经济效益要比其他几个品种淘汰母牛好。


伊犁河流域新垦区引进国外紫花苜蓿栽培技术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随着新疆草产业发展,近些年引进了一些国外优良牧草品种,尤其以引进美国和加拿大紫花苜蓿品种最多,其栽培及田间管理技术与国产紫花苜蓿有所不同。根据引进紫花苜蓿品种的生物生态学特性,结合本地实际,在试验示范和新疆北疆地区推广的基础上,主要以伊犁河流域新垦区种植面积大的8个引进国外紫花苜蓿品种(三得利、霍普兰德、WL232HQ、菲纳尔、恺撒、苜蓿王、金皇后、阿尔岗金)栽培技术研究,总结出了伊犁河流域新垦区引进国外紫花苜蓿的建植期管理、建植后管理、病虫害与杂草防治技术。


不同的血清学方法对布病疫苗免疫绵羊抗体检测结果的比较研究
《中国动物检疫 》 2008
摘要:将国内广泛用于预防羊布病的S2和M5疫苗免疫绵羊,然后定期采血进行细菌分离和血清学检测,并比较血清学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表明ELISA操作方便,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建议在检疫中用敏感性较高的RBT初筛,用特异性较好的ELISA确诊,以得到较好的效果。


优质饲用甜高粱大力士
《草食家畜 》 2008
摘要:本文通过试验研究,总结了优质高产饲草大力士,其品质优良,产草量高。而且具有抗旱、抗病虫害,分蘖能力强,再生速度快,适应能力强等特性。可供生产实际参用。


赖氨酸席夫碱对到达绵羊小肠游离氨基酸和蛋白质流量的影响
《中国畜牧兽医 》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选用4只体重在40 kg左右,安装永久性十二指肠瘘管的中国美利奴(新疆型)细毛羊,采用拉丁方设计,分别添加3.42和6.84 g赖氨酸席夫碱(分别含赖氨酸2、4 g)、2.56和5.12 g赖氨酸盐酸盐作为对照(分别含赖氨酸2、4 g),以研究对进入绵羊小肠游离氨基酸和蛋白质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赖氨酸实际添加水平都为4 g/d时,赖氨酸席夫碱使绵羊小肠液中游离Lys、Glu和Tyr的流量分别提高了25.17%、38.35%和33.88%(P<0.05),对其他游离氨基酸流量的影响不明显。添加赖氨酸席夫碱对到达绵羊小肠的微生物蛋白质流量、过瘤胃蛋白质(瘤胃非降解蛋白)流量没有影响。添加赖氨酸席夫碱可提高到达绵羊小肠的游离赖氨酸量,且与添加量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