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优化牛体外生产胚胎条件的研究
《草食家畜 》 2007
摘要:为优化牛体外培养系统,本研究利用微滴培养法,探讨了卵巢状态所获卵母细胞、种公牛个体、受精时间、季节及共培养对体外培养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卵巢状态所获卵母细胞的分裂率、囊胚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2)不同种公牛精液进行体外受精,结果显示分裂率和囊胚率差异显著(P<0.05);(3)6h、8h、12h和16h受精时间比较,结果以12h效果最佳,分裂率、囊胚率与其它各组均差异显著(P<0.05)。(4)春、秋季体外培养的效果显著优于夏、冬季。(5)使用颗粒单层可显著提高囊胚率(P<0.05)。


异种卵泡液对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的影响
《草食家畜 》 2005
摘要:本研究探讨了异种卵泡液对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培养基中添加适当浓度的山羊、绵羊、骆驼卵泡液代替血清,牛卵母细胞的成熟率(67.9%、68.5%、65.3%)与血清对照组(72.0%)无显著差异(P>0.05);在添加山羊、绵羊、骆驼卵泡液的基础上补充激素,卵母细胞的成熟率(70.8%、72.9%、69.7%)也未见明显提高(P>0.05)。


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时间对绵羊核移植胚胎发育的影响
《草食家畜 》 2004
摘要:将体外成熟的卵母细胞按不同成熟时间进行分组处理,并进行克隆胚胎的生产,实验表明,成熟时间为20~22h并在23~25h完成融合及激活的重构胚其融合率,卵裂率及体外培养到达桑葚胚/囊胚的比例分别为76.2%(176/231)、51.1%(118/231)和21.7%(23/106).而成熟时间为16~18h及24h以上的卵母细胞进行核移植胚胎的生产,其重构胚各种相应的数据分别为44.9%(84/187)、20.9%(39/187)、10.8%(4/37)以及71.1%(263/367)、48.0%(176/367)、和8.5%(14/176)。


不同成熟时间对牛卵母细胞发育及去核效率的影响
《草食家畜 》 2001
摘要:本文研究了不同成熟时间对牛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体外受精及后期的体外培养的影响和不同成熟时间的极体出现率。结果表明 ,牛卵母细胞在成熟 16h时极体出现率达 69.3%、分裂率为 54.7%、囊胚率仅为 6.2 5% ;而成熟 2 4h时极体出现率达 76.9%、分裂率为 70 .0 %、囊胚率为2 7.7% ,差异均显著 (P <0 .0 5)。成熟 16h的卵母细胞刚刚排出第一极体 ,细胞核与极体非常近 ,此时去核率较高 ;而成熟 2 4h的卵母细胞细胞核已远离第一极体


三种不同激活方法对牛卵母细胞孤雌激活效果的研究
《草食家畜 》 2001
摘要:本试验以体外成熟培养 (IVM ) 2 2~ 2 4h的牛卵母细胞为对象 ,采用以下 3种激活方法 :①电激活 ( 2次直流脉冲 ,时间 30us,强度 1 .8KV/cm ,时间间隔 70us) +环己酰胺 +细胞松弛素B法 ;②电激活 (同上 ) +离子霉素 + 6 -DMAP(二甲基 -氨基嘌呤 )法 ;③ 7%乙醇 +环己酰胺直接激活的方法对体外成熟牛卵母细胞进行孤雌激活实验 ,观察激活后 48h卵母细胞的早期分裂情况。结果表明 ,方法①的卵母细胞分裂率为 31 .32 % ( 2 6 /83) ;方法②的分裂率为 2 7.5% ( 32 /1 1 6 ) ;方法③的分裂率为44.1 1 % ( 45/1 0 2 ) ,与前两种方法相比差异显著 ( p <0 .0 5)。


生物活性因子对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
《草食家畜 》 2001
摘要:免疫活性肽 (ICP)和表皮生长因子 (EGF)是两种生物活性因子 ,ICP对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胚胎体外培养的影响还未见报道。本实验将ICP ( 1 0、1 0 0、50 0ng/ml)和EGF ( 2 .5、2 5、50ng/ml)加入成熟液和培养液中 ,对照组中不含生物活性因子。结果表明ICP在浓度为 50 0ng/ml时对卵母细胞成熟有抑制作用 ,对胚胎发育无明显作用 ;EGF( 50ng/ml)对牛卵母细胞成熟和胚胎发育均有促进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