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畜牧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sheep(模糊匹配)
258条记录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绵羊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中国畜牧兽医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迅速发展,研究者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中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进展。目前,众多的基因编辑工具中CRISPR/Cas9(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associated protein 9)系统应用最为广泛。CRISPR/Cas9及其衍生出的碱基编辑器(base editor, BE)和先导编辑器(prime editor, PE)系统使研究者可以在目标基因组中简单、高效地完成碱基的删除、插入和替换等修饰。CRISPR/Cas9相关基因编辑技术在生产具有特定遗传特征的动物方面有巨大的潜在价值。绵羊作为具有许多重要经济性状的家畜,是理想的基因工程研究大动物模型。CRISPR/Cas9相关基因编辑技术已经用于绵羊基因组工程研究,如生产具有优良特性的品种,利用乳腺生产疾病治疗药物,构建用于人类疾病和再生医学研究的动物模型。作者从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的原理出发,着重阐述了利用CRISPR/Cas9系统进行基因编辑的具体流程,并概述了CRISPR/Cas9系统在绵羊研究和生产中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 CRISPR/Cas9系统 基因编辑 绵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伊犁不同地区绵羊消化道线虫和球虫感染的季节动态调查

家畜生态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解伊犁不同地区绵羊消化道线虫和球虫季节性感染情况,在2019年的春、夏、秋、冬4个季节采集伊犁昭苏和尼勒克地区7 337份粪便样本,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鉴定感染种类,采用改良麦克马斯特法定量检测,计算感染率及感染强度。结果表明:伊犁两个地区绵羊消化道线虫和球虫的感染率较高,消化道线虫呈中度感染,球虫呈轻度感染,初步鉴定出9种消化道线虫和12种绵羊艾美尔属(Eimeria spp.)球虫;昭苏地区绵羊消化道线虫平均感染强度极显著高于尼勒克地区(P<0.01),尼勒克地区球虫感染率和平均感染强度极显著高于昭苏地区(P<0.01);两个地区绵羊消化道线虫和球虫平均感染强度呈现出春季最高、夏季次之、冬季最低的流行规律;春季和冬季,昭苏地区绵羊消化道线虫平均感染强度极显著高于尼勒克地区(P<0.01);除了冬季,其他季节尼勒克地区球虫平均感染强度极显著高于昭苏地区(P<0.01);使用驱虫药伊维菌素和阿苯达唑后,绵羊消化道线虫和球虫的平均感染强度均显著降低(P<0.01),但消化道线虫虫卵转阴率、减少率均高于球虫。可见伊犁两个地区因气候温度等的不同,对绵羊消化道线虫和球虫感染情况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 伊犁 绵羊 消化道线虫 球虫 季节动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ASIP基因编辑细毛自然突变和编辑基因型的遗传研究

西北农业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究控制毛色的多拷贝基因(ASIP)编辑细毛自然突变(D9、D5)和编辑突变的遗传特征和规律,分别将深棕色毛色表型的F0代基因编辑中国美利奴细毛公羊与白色表型野生型母羊,有深色斑点表型的F0 代基因编辑母羊与野生型公羊交配,获得白色表型和深棕色及斑点状毛色表型F1代个体23只.通过分析F0F、F1F代基因编辑ASIP基因的自然突变和编辑突变基因型,掌握编辑基因型的遗传规律和特征,以及自然突变、编辑突变与毛色表型的相关性.结果表明:F.代基因编辑个体的4种主要编辑基因型(4 bp碱基缺失、5 bp,12 bp碱基插入、27 bp碱基缺失伴随1 bp碱基插入及2 bp碱基缺失)均在17只F1代基因编辑得到遗传(另6只为野生型).基因突变与毛色表型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D9或D5自然突变、ASIP基因编辑突变和拷贝数共同影响或决定基因编辑中国美利奴羊毛色图案的形成.

关键词: 绵羊 基因型 突变 遗传 ASIP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盐角草提取物对绵羊瘤胃发酵参数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探讨盐角草提取物对绵羊瘤胃发酵参数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取3.5月龄左右、体况良好的阿勒泰(公羊)6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分别饲喂基础饲粮(不添加盐角草提取物,对照组),基础饲粮+0.2%盐角草提取物(0.2%组)、基础饲粮+0.4%盐角草提取物(0.4%组)、基础饲粮+0.6%盐角草提取物(0.6%组),基础饲粮精粗比为65∶35。预试期11 d,正试期45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0.6%组瘤胃液丁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瘤胃液乙酸、丙酸、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2)与对照组相比,0.6%组干物质(DM)、有机物(OM)、总能(GE)、中性洗涤纤维(NDF)及酸性洗涤纤维(ADF)表观消化率极显著升高(P<0.01),粗蛋白质(CP)表观消化率显著升高(P<0.05)。由此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添加盐角草提取物能够降低绵羊瘤胃液TVFA含量,有助于改善DM、OM、CP、GE、NDF及ADF表观消化率,以饲粮中添加0.6%的盐角草提取物效果较好。

关键词: 绵羊 盐角草提取物 挥发性脂肪酸 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MSTN基因g+6723G>A位点与胴体体尺、不同部位肌肉重等胴体性状的关联分析

草食家畜 2022

摘要:为探究MSTN基因g+6723G>A对绵羊胴体相关性状的影响.本文以Texel×Altay杂交进行MSTN基因的导入,经繁殖后的横交F2代为实验群体,对208只F2代羔羊体重、体尺及胴体性状指标进行测量和关联分析.横交F2代MSTN基因3'UTR检测出3种基因型,两个等位基因.其基因型频率以AG型最高,G为优势等位基因;分析发现,不同基因型中AA基因型的体重、胴体重、左带臀腿重量显著高于GA与GG基因型(P<0.05),GG基因型尾部脂肪显著高于AA基因型(P<0.05),GA基因型尾部脂肪与GG基因型无差异显著(P>0.05),在不同基因型间AA与GG基因型出生重、眼肌长、臀宽差异显著(P<0.05),其他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MSTN基因g+6723G>A位点对绵羊的生长性状有影响,该位点可作为绵羊生长发育的候选遗传标记,为绵羊选种选育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 绵羊 MSTN基因 横交F2代 生长性状 基因型频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粮添加辣椒碱对肉羊采食行为、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草食家畜 2022

摘要:研究日粮添加辣椒碱对肉羊采食行为、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健康、年龄体重相近肉羊32只(♀),分为Ⅰ、Ⅱ、Ⅲ、Ⅳ组,辣椒碱(含98%)依次按0、50、100、200 mg/kg添加。表明:各组开始采食和反刍时间一致,未对呼吸道造成影响;Ⅰ、Ⅱ、Ⅲ组采食持续时间、采食量及饮水量相差不大,但Ⅳ低于Ⅰ、Ⅱ、Ⅲ组。Ⅳ组CP表观消化率低于Ⅰ、Ⅱ(P<0.01)和Ⅲ组(P<0.05),在数值上Ⅱ高于Ⅰ、Ⅲ组。各组CF、Ash、DM、OM、NDF、ADF、GE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Ⅱ、Ⅲ组未对肉羊采食量、饮水量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造成显著影响,但Ⅳ组有负影响。综合考虑,在本试验条件下,肉羊辣椒碱适宜耐受水平为50 mg/kg。

关键词: 辣椒碱 肉羊 采食行为 表观消化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粮中不同棉秆比例对绵羊瘤胃发酵参数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比例棉秆对绵羊瘤胃发酵参数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体重相近的50只试验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对照组为不含棉秆的基础饲粮(CK组),试验组饲粮分别为以10%(A组)、20%(B组)、30%(C组)和40%(D组)棉秆替代基础饲粮中的精料和粗料。【结果】(1)瘤胃液中氨态氮浓度随棉秆替代比例增加而下降,D组比CK组显著降低42.02%(P<0.05),其它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瘤胃pH值、乙酸、丙酸、丁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2)血清中碱性磷酸酶含量,D组比CK组降低32.14%(P<0.05)。尿素氮和血糖含量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饲粮中棉秆比例为10%~40%对绵羊瘤胃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无影响,当比例达到40%时对瘤胃氨态氮浓度和血清碱性磷酸酶含量影响较大。

关键词: 棉秆 绵羊 瘤胃发酵参数 血清生化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绵羊副结核分枝杆菌的分离与分子分型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绵羊副结核病的病原学特征,本研究对PCR检测阳性的绵羊肠系膜淋巴结样品开展细菌分离培养,对分离株进行形态观察,结果显示肠系膜淋巴结样品经培养后出现乳白色菌落;对分离菌株进行抗酸染色镜检后确定为抗酸染色阳性杆菌;PCR扩增该菌IS900基因与亚型分型片段,结果显示,IS900基因及亚型分型检测为Ⅱ型(牛型)副结核分枝杆菌(MAP);多位点短重复序列(MLSSR)和分枝杆菌散在分布重复单位-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MIRU-VNTR)分子分型结果显示,MLSSR和MIRU-VNTR分子分型数字代码分别为7+555555555和32632129。以上结果表明本研究分离的MAP是一种未曾报道的新基因型菌株,为首次在我国分离的绵羊源II型MAP。本研究为进一步开展绵羊MAP病原学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参考资料。

关键词: 副结核分枝杆菌 分离鉴定 亚型鉴定 分子分型 绵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地方绵羊品种Cytb基因遗传多样性与系统进化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全面了解新疆地方绵羊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关系,为后期选种、保种和种质资源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新疆13个地方绵羊品种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cytochrome b, cytb)基因序列进行PCR扩增和测序分析。【结果】除和田外,其余12个品种遗传多样性均较丰富;中性检验显示和田经历过种群扩张;遗传距离和聚类分析显示和田与策勒黑遗传距离最近,与巴尔楚克遗传距离最远,其它品种与巴尔楚克的遗传距离均较远;单倍型网络图分析显示,13个地方品种分为3个分支;分子方差分析表明,群体内变异占91.33%,群体间变异占8.67%,品种间分化不明显。【结论】新疆13个地方绵羊品种有3个母系起源,其亲缘关系与育成史和地理分布基本一致,和田的遗传多样性较低,需要加强遗传资源保护。

关键词: 绵羊 Cytb 遗传多样性 系统进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绵羊繁殖技术应用及展望

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 2021

摘要:传统绵羊养殖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如何提高绵羊繁殖率已成为养殖人员高度关注的问题。该文对于绵羊繁殖技术和管理措施的实际应用进行详细探讨,并对技术如何进一步发展应用进行展望。

关键词: 绵羊 繁殖技术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