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畜牧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sheep(模糊匹配)
258条记录
影响绵羊卵母细胞回收效率因素的研究

中国畜禽种业 2024

摘要:为优化卵母细胞采集方法、提高绵羊卵巢资源利用率奠定基础,该试验利用屠宰绵羊卵巢,研究采卵人员及采卵工具(注射器、负压泵)对卵母细胞回收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人员对卵母细胞回收数量和质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哈萨克/阿勒泰卵母细胞回收数量和质量显著低于湖羊(P<0.05);不同规格注射器针头,对绵羊卵母细胞回收数量和质量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且9号针头(兽用)采卵效果较优;真空负压泵对卵母细胞的回收效果显著高于注射器(P<0.05)。可见,注射器采集卵母细胞对技术人员的熟练程度要求较高,采用真空负压泵采卵方法卵母细胞回收效率显著高于注射器采卵方法。

关键词: 绵羊 卵母细胞 真空负压泵 采集方法 回收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品种对羊肉品质及风味影响的研究进展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4

摘要:羊肉因其营养丰富、口感鲜嫩多汁、富含铁元素、低胆固醇等优点,备受消费者青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羊肉营养价值认识的不断加深,消费者对羊肉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羊肉的质量指标包括肉色、切割难易度、酸碱度、烹饪过程中的水分损失、脂肪含量、氨基酸和脂肪酸种类的含量等,这些指标受到性别、品种、年龄以及饲养时间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品种羊肉在营养属性方面存在差异性,同时羊肉风味特征受挥发性物质影响。综述不同品种绵羊肉品质与风味,未来的羊肉产业将更加注重品质提升和多元化发展,以满足消费者对优质、美味的需求。

关键词: 羊肉 营养品质 食用品质 风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卫星标记技术在绵羊育种中的应用

中国畜牧杂志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丰富的绵羊品种是我国宝贵的遗传资源,保护与管理不到位是造成品种资源数量下降以及绵羊生产性能降低的主要原因,为充分保护和利用绵羊资源、提高生产性能,利用分子技术开展绵羊遗传育种研究已成为主流。微卫星标记技术是一种普遍应用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手段,虽在自动化水平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其具有信息量大、分布广、多态性高、成本低等优势,在畜禽遗传育种研究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断发展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微卫星标记技术带来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微卫星标记的作用机制、特征、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筛选及检测分析方法等,重点综述了微卫星标记技术在绵羊遗传多样性评估、群体遗传结构分析、遗传图谱构建、亲权鉴定、杂种优势推测等方面的应用进展,以期为更好地应用微卫星标记技术开展绵羊遗传育种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微卫星标记 绵羊 遗传育种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绵羊源荚膜血清D型多杀性巴氏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及2种候选疫苗的免疫效果评价

畜牧与兽医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旨在研究新疆绵羊源荚膜血清D型多杀性巴氏杆菌(PmD)的生物学特性,探索其灭活疫苗与OmpH重组疫苗对小鼠的免疫保护效果,为防控新疆地区绵羊巴氏杆菌病提供参考.采用细菌分离鉴定、PCR鉴定、药敏试验、耐药与毒力基因检测、致病性试验等方法初步明确PmD的生物学特性;并通过最佳灭活条件和佐剂筛选、安全性试验、原核表达等方法制备PmD灭活疫苗与PmD-OmpH重组疫苗,采取小鼠攻毒保护试验评价2 种疫苗的免疫效力.结果:从绵羊肺脏中分离出1 株PmD,药敏试验显示,该菌为 7 重耐药菌,未检测到耐药基因;毒力基因检测显示,该菌具有 12 种毒力基因(exbB、exbD、hgbA、tonB、fimA、Oma87、OmpH、Psl、sodA、sodC、tbpA、toxA);致病性较强,对小鼠的最小致死菌量为2.2×105 CFU;灭活疫苗和重组疫苗对相同血清型菌株攻毒的保护率分别为 80%和 10%;灭活疫苗对血清型A、F和未知菌株攻毒保护率分别为0、20%和0,而重组疫苗的保护率则全为 0.本研究发现1 株强耐药、强毒力的绵羊源PmD,灭活疫苗对同种血清型菌株的保护性远高于重组疫苗,发病地区羊场可采用同种血清型灭活疫苗进行预防和控制绵羊巴氏杆菌病,对多价疫苗和新型疫苗的研制还有待进一步发掘.

关键词: 绵羊 荚膜血清D型 多杀性巴氏杆菌 生物学特性 灭活疫苗 OmpH蛋白 重组疫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特哈杂交羔羊消化道线虫的遗传参数估计及其与生长性状关系

草食家畜 2023

摘要:旨在分析特哈杂交羔羊的组别、性别、群别、母羊年龄、出生类型等固定效应对消化道线虫虫卵数和早期生长性状的影响,目标性状包括羔羊每克粪便中的虫卵数(FEC)、羔羊初生重(BW)、羔羊断奶重(WW)、羔羊6月龄体重(6WT)、羔羊出生到6月龄平均日增重(ADG)。对目标性状作出遗传参数估计(遗传力、方差组分、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为绵羊的遗传改良提供数据参考。使用ASReml软件进行分析,先利用混合线性模型分析固定效应对绵羊的消化道线虫虫卵数和早期生长性状的影响,再使用多性状动物模型对目标性状进行遗传参数估计。研究表明,羔羊的组别和群别对所有性状影响极显著(P<0.001);性别对虫卵数、初生重、断奶重和平均日增重影响极显著(P<0.001);母羊年龄对初生重影响极显著(P<0.001),对虫卵数、断奶重无显著影响(P>0.05);出生类型对初生重、断奶重、6月龄重、平均日增重影响极显著(P<0.001);FEC、BW、WW、6WT、ADG的遗传力分别为0.142、0.156、0.365、0.294、0.024;FEC与BW(-0.889)之间均呈现出比较高的负遗传相关,FEC与6WT(0.096)、ADG(0.152)之间呈较低正遗传相关,与WW(-0.574)之间呈负遗传相关。因此,在遗传改良和选育过程中,不仅要提高对线虫感染的控制,还要重视并改善绵羊的管理方式、生长环境。本研究估计了特哈杂交羔羊消化道线虫虫卵数及早期生长性状的遗传参数,可为下一步的遗传改良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绵羊 消化道线虫 影响因素 遗传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和田地区10个不同品种羊肉品质特性差异性分析

肉类研究 2023

摘要:通过研究新疆和田地区10个不同品种羊肉品质特性,探寻羊肉品质特性与其理化指标的关联性。对10种不同的羊肉原料(湖羊、和田、澳湖羊、皮山红、策勒黑、杜泊、寒、多浪羊、杜寒及哈萨克)进行屠宰性能及理化指标测定,揭示显著影响羊肉品质特征的因素。结果表明:杜泊屠宰率达到57.27%,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具有较好的产肉性能和生产竞争力;多浪羊肉的脂肪含量最高;哈萨克羊肉的蛋白质含量最高,同时游离氨基酸总量最多,鲜味氨基酸含量高于其他品种,风味较佳;杜泊羊肉微量元素钙和铁含量高于其他品种,而蛋白质含量低于其他品种,策勒黑羊肉中富含锌元素,最具特色;因此,不同遗传背景的羊肉营养成分和品质特性具有差异性。

关键词: 和田 不同品种羊 羊肉 品质 差异性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巴氏杆菌病研究进展

畜牧与兽医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巴氏杆菌病是一种常见多发疫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主要病原为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m),其中A型和D型是Pm最主要的致病血清型。巴氏杆菌病患临床症状以高热、肺炎、顽固性腹泻、关节炎、精神沉郁、高死亡率等为主,是当前致哺乳期羔羊死亡的最主要疫病,严重制约养羊业的发展,目前国内外对巴氏杆菌病的深入研究及报道甚少。本文对巴氏杆菌病病原学及流行病学、诊断方法、防治措施等进行综述,旨在为进一步深入开展该病的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巴氏杆菌病 血清型 流行病学 诊断 疫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选择信号分析及其对绵羊功能基因的挖掘进展

中国畜牧兽医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绵羊经过长期自然和人工选择,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品种资源,并为人类提供肉、奶、毛、皮等生活物资。选择发生时伴随着选择信号的产生,常见的选择信号有群体分化、基因组多样性下降且存在高频等位基因的区域及被选择区域长范围扩展单倍型纯合等。针对不同类型的选择信号衍生出了相应的分析方法,如基于群体分化分析、基于基因组杂合度分析、基于单倍型和连锁不平衡分析和基于等位基因频率谱分析等。近年来,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研究人员通过对绵羊进行选择信号分析,挖掘出大量与经济性状相关的功能基因,为绵羊分子育种提供了更多的遗传信息。作者对选择信号的分类与检测方法及其对绵羊功能基因的筛选进行了介绍,并对选择信号分析的应用方向和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旨在为选择信号分析在绵羊遗传育种中的应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 绵羊 选择信号 功能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未破壁蜂花粉对绵羊生长性能、免疫力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饲料研究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未破壁蜂花粉对绵羊生长性能、免疫力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36.53±3.81) kg的湖羊母羊3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对照组(CK组)饲喂基础日粮,各试验组分别饲喂添加2 (A组)、5 (B组)、8 (C组)、11 g/(只·d)(D组)的未破壁蜂花粉的基础日粮。试验期40 d,其中预试期10 d,正式试验期30 d。结果显示,与CK组对比,B组湖羊平均日采食量极显著降低(P<0.01)。与CK组相比,A组湖羊血清免疫球蛋白A (IgA)含量显著上升(P<0.05),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极显著上升(P<0.01);B组和C组血清IgG含量显著上升(P<0.05)。与CK组对比,A组、B组、C组和D组饲料总成本分别增加-1.29%、3.99%、17.83、31.66%,增重收益分别增加33.33%、6.67%、-6.67%和-11.79%,经济效益分别增加124.61%、13.72%、-71.23%、-126.33%。研究表明,绵羊适当饲喂未破壁蜂花粉可降低饲料投入,提升绵羊生长性能、血清免疫功能和经济效益,建议在湖羊生产添加2 g/(只·d)未破壁蜂花粉。

关键词: 蜂花粉 绵羊 免疫力 生长性能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发酵木屑菌糠对绵羊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瘤胃发酵参数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探究发酵木屑菌糠对绵羊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瘤胃发酵参数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取4月龄、体况良好的阿勒泰公羊48只,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各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对照)、12%、24%和36%的发酵木屑菌糠.预试期15 d,正试期45 d.结果表明:1)第1~15天、第16~30天、第31~45天和第1~45天,36%组干物质采食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第16~30天和第31~45天,12%组料重比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12%、24%、36%组血清尿素(UREA)、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干扰素-γ(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及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24%、36%组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12%组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肌酸激酶(CK)活性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36%组血清甘油三酯(TG)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3)12%、24%组瘤胃液异丁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2%、36%组瘤胃液戊酸含量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12%组瘤胃液异戊酸含量和乙酸/丙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24%、36%组有机物(OM)和中性洗涤纤维(NDF)表观消化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36%组干物质(DM)和粗蛋白质(CP)表观消化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由此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发酵木屑菌糠影响了绵羊的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一定程度提高了免疫功能和抗氧化性能.综合来看,饲粮中添加12%的发酵木屑菌糠对绵羊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无负面影响.

关键词: 发酵木屑菌糠 绵羊 生长性能 瘤胃发酵参数 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3456...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