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利用PCR技术检测537份新疆结核病人痰标本中的结核分枝杆菌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 提高聚合酶链反应在检测人结核分枝杆菌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方法 在聚合酶链反应中对 4种DNA片段即结核杆菌特异插入序列IS6 110 ,IS10 81,和 16SrRNA ,6 5kDa摸板进行了比较 ;为获取较多的细菌DNA ,临床痰标本处理采用了国际标准化方法主要包括用一定量的N -乙酰 -L半胱胺酸和氢氧化钠处理痰标本 ;改进了RCR混和液的成份即添加了甘油 ,dUTP -尿嘧啶糖基化酶。结果 选择IS6 110作为结核杆菌特异性摸板用于检测细菌DNA ,制备出了 6批人结核杆菌PCR检测试剂盒 ,在对来自新疆结核病研究所的 5 37份痰标本的检测中发现 ,该试剂盒检测的特异性为 6 5 .97% ,敏感性为 93 .5 3 %。结论改良TB -PCR试剂盒显示有较高的敏感性 ,特异性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该试剂盒在临床诊断中有一定的价值。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痰标本 聚合酶链式反应 结核杆菌PCR检测试剂盒


超数排卵处理对MOET核心群供体母牛繁殖性能影响的分析
《草食家畜 》 2001
摘要:4年间从MOET核心群选择 1 30头优秀荷斯坦供体母牛 ,共 1 44个胎次 ,超排处理了 31 0头次。根据所得数据 ,分析了供体母牛超排后的繁殖性指标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本试验供体母牛超排后的平均受胎天数为 1 0 4d ,本胎和下胎胎间距分别为 537d和 431d ,超排处理持续期对上述三项指标没有显著影响 (P >0 .0 5)。随重复超排次数的增加 ,供体母牛的胚胎移植犊牛数显著增加 (P >0 .0 1 ) ,配种指数和情期受胎率无显著差异 ,但淘汰率显著增加 (P <0 .0 1 ) ,超排 1、2、3次分别为4.1 7% ( 6 / 1 44 )、1 8.56 % ( 1 8/ 97)和 39.54 % ( 1 7/ 43)。淘汰牛中仅有约 1 / 3是因为 3次配种未孕而淘汰 ,其它主要是因为泌乳期延长 ,产奶量降低而淘汰。结果表明 ,超数排卵对供体母牛随后的配种受胎没有显著影响 ,但拖延了配种时间 ,加大了本胎胎间距
不同成熟时间对牛卵母细胞发育及去核效率的影响
《草食家畜 》 2001
摘要:本文研究了不同成熟时间对牛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体外受精及后期的体外培养的影响和不同成熟时间的极体出现率。结果表明 ,牛卵母细胞在成熟 16h时极体出现率达 69.3%、分裂率为 54.7%、囊胚率仅为 6.2 5% ;而成熟 2 4h时极体出现率达 76.9%、分裂率为 70 .0 %、囊胚率为2 7.7% ,差异均显著 (P <0 .0 5)。成熟 16h的卵母细胞刚刚排出第一极体 ,细胞核与极体非常近 ,此时去核率较高 ;而成熟 2 4h的卵母细胞细胞核已远离第一极体


建立物种身份证编码的构想
《草食家畜 》 2001
摘要:鉴于目前动植物分类方法多、物种分类及描述资料多 ,但由于语言文字不同 ,被保存在不同的国家中 ,且查找极为困难的现实 ;为了充分发挥现有资料的作用 ,笔者提出了建立物种身份证编码的构想 ,对现有物种进行重新整理 ,建立物种身份证编码 ,同时建立数据库和刻制光盘 ,便于教学、科普以及有关专业的应用和研究。笔者还提出了建立物种身份证编码的必要性、编码程序、编码范围、编码法则和编码方法。


实施退耕还草还林战略 治理新疆生态环境
《草食家畜 》 2001
摘要: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是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对新疆山旱地和沙漠前缘沙化严重的耕地应进行生态退耕。并根据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的原则重塑山地垦前植被 ,保护水源涵养地 ;同时 ,采用乔、灌、草相结合营造沙漠前缘林草带 ,有效治理新疆生态环境。


抗牛布鲁氏菌独特型抗体杂交瘤细胞(F9)的生长和代谢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RPMI16 40培养基对抗牛布鲁氏菌独特型抗体杂交瘤细胞株 (F9)进行培养 ,并对其生长代谢进行测定。该细胞不论接种 1.1× 10 5cells/ml还是 2 .2× 10 5cells/ml,其增殖最高倍数只能达 2~ 3倍 (3.2 2× 10 5cells/ml/ 48h和 3.7× 10 5cells/ml/2 4h)量 ,葡萄糖在 48~ 72小时内全部耗尽 ,共产生大量乳酸 ,随着葡萄糖的耗竭 ,碳源的消失 ,乳酸的积累 ,培养液pH急剧下降 ,致使细胞活力受到很大影响 ,细胞几乎无维持期就快速死亡。
关键词: F9杂交瘤细胞 生长与代谢 抗独特型抗体 牛布鲁氏菌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