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新疆3个不同品种牛SLC11A1基因启动子克隆及序列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溶质性载体蛋白家族成员l(SLC11A1)基因是一个主要的自然抗性候选基因,与多种胞内寄生病原菌的抵抗作用相关,研究克隆新疆褐牛、荷斯坦牛和西门塔尔牛SLC11A1基因启动子序列,分析启动子序列差异,为奶牛抗病育种提供辅助选择的分子标记。【方法】分别采集新疆3个品种牛全血,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5ˊ端启动子区,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Cp Gplot、Repeat Masker、TFSEARCH、WWW Signal Scan及双荧光素酶检测系统对获得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获得SLC11A1基因启动子片段1 463 bp,且具有启动子活性,未发现Cp G岛的存在。新疆3个品种牛间SLC11A1基因启动子序列未出现差异,但与美国安格斯牛SLC11A1基因启动子序列存在4处差异。启动子区预测到SP1,NF1,Rel A-p65,GKLF,CPBP等12个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并发现1个增强子区域(-734~-740),该序列存在两处短散的重复元件BOV-t A2、MIR3,以及重复DNA元件Charlie8。【结论】得到新疆地区3个品种牛SLC11A1基因启动子序列,并与安格斯牛SLC11A1基因启动子序列存在差异,为进一步研究SLC11A1基因多态性影响机体对胞内感染菌的抗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牛群结构模型的建立及不同因素对奶牛生产经济效益的影响
《中国奶牛 》 2014
摘要:为评价管理、政策、价格、技术进步对奶牛养殖经济效益的影响,本研究以存栏的生产母牛数、青年牛数、育成牛数、犊牛数为基础建立牛群结构模型,假设牛群规模从年初到年终保持不变。结果表明,利用该模型可以分析单因素及多因素变化对经济效益的影响。实证分析了牛群结构、繁殖率、犊牛成活率、牛奶产量、牛奶价格、饲草料价格变化对销售收入、成本、利润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产奶量对生产母牛的盈利情况影响程度最大,其次为生产母牛比例、繁殖率、牛奶价格、饲草料价格,犊牛成活率影响程度最小。


日粮阴阳离子平衡对热应激奶牛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中国畜牧兽医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日粮阴阳离子平衡(dietary cation-anion balance,DCAB)对热应激条件下奶牛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采用随机完全试验设计,选取75头健康的泌乳中期(104.8DIM±12DIM)中国荷斯坦奶牛,根据胎次、产奶量、体重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5组,试验Ⅰ、Ⅱ、Ⅲ、Ⅳ组和对照组分别饲喂DCAB值为195.76、186.68、177.77、166.94、239.12mEq/kg DM的日粮。试验期为67d,其中预试期7d,正试期60d。结果表明,试验Ⅰ、Ⅱ组的O2分压与试验Ⅲ、Ⅳ组和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提高(P<0.05),但DCAB对PCO2、pH、HCO-3、TCO2、SATO2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DCAB对奶牛血清中肌酸磷酸激酶(CK)产生了显著的影响(P<0.05),试验Ⅰ、Ⅱ组与试验Ⅲ、Ⅳ组和对照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DCAB对奶牛血清中谷丙转氨酶(GPT)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但试验Ⅰ、Ⅱ组与试验Ⅲ、Ⅳ组和对照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分别为13.98%、15.99%、10.77%和4.55%、6.40%、1.61%。奶牛血清中T4、T3、COR的浓度受DCAB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但对奶牛血清中尿素氮的浓度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日粮DCAB值的升高,血清中尿素氮的浓度呈上升趋势,试验Ⅰ组最高。综合上述指标,在热应激条件下,泌乳中期奶牛饲喂DCAB值为186.68~195.76mEq/kg DM的日粮时对改善其健康较为适宜。
饲粮阴阳离子平衡对热应激奶牛机体矿物质代谢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饲粮阴阳离子平衡(dietary cation-anion balance,DCAB)对热应激条件下奶牛机体矿物质代谢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取75头健康的泌乳中期[泌乳日龄为(104.8±12.0)d]中国荷斯坦奶牛,根据胎次、产奶量、体重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5组(Ⅰ、Ⅱ、Ⅲ、Ⅳ组和对照组),分别饲喂DCAB值为195.76、186.68、177.77、166.94、239.12 m Eq/kg干物质(DM)的饲粮。试验期为67 d,其中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对试验期间环境温湿度的监测结果为温湿指数(THI)>72,奶牛处于热应激状态,奶牛直肠温度对照组最高,Ⅰ组最低,呼吸频率随DCAB值的升高而升高,各组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通过改变饲粮DCAB值,对奶牛乳中钾(K)、钙(Ca)、镁(Mg)、磷(P)的浓度无显著影响(P>0.05);与Ⅲ、Ⅳ组相比,Ⅰ、Ⅱ组和对照组奶牛乳中钠(Na)的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差异显著(P<0.05),氯(Cl)的浓度显著降低(P<0.05);对奶牛血清中K、Mg、P、Na的浓度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中Ca的浓度随着DCAB值的升高有降低的趋势,而Cl的浓度呈上升趋势;对尿液中K、Ca、Na、Mg的浓度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Ⅰ、Ⅱ组的Cl的浓度分别提高了33.826%、35.598%,差异显著(P<0.05);Ⅲ、Ⅳ组分别提高了95.421%、76.957%,差异极显著(P<0.01);尿液p H随着饲粮DCAB值的升高而升高,Ⅰ、Ⅱ组和对照组与Ⅲ、Ⅳ组相比,显著提高(P<0.05)。因此,在热应激条件下,添加阴阳离子平衡盐调整饲粮DCAB值在177.77 m Eq/kg DM以下时,对降低奶牛的呼吸频率、缓解热应激、增加血清Ca浓度效果较好,有利于改善奶牛健康状况。
甘草茎叶替代苜蓿对奶牛乳成分及血液指标的影响
《饲料研究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奶牛饲喂甘草茎叶后对乳成分及血液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20头处于泌乳后期(258±12)d的健康荷斯坦奶牛,根据产奶量、分娩时间和胎次进行配对试验设计。试验结果表明,饲喂甘草茎叶组的乳脂、乳蛋白和乳糖的含量比苜蓿添加组分别高10.75%、4.83%和4.74%,血尿氮、胆固醇、血糖和血磷的含量分别增加4.34%、9.54%、0.74%和5.41%,三酰甘油、谷氨转酰酶和血钙的含量降低5.26%、8.38%和0.47%,但统计差异均不显著。血液球蛋白含量增加14.83%(P=0.05),血液总蛋白含量增高9.34%(P=0.10)。结果表明,用甘草茎叶替代苜蓿饲喂奶牛,具有等同或略高于苜蓿的功效,对奶牛具有保健作用。


牛源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形成和演化
《中国兽医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牛源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产生和可能的流行趋势,使用EBURST对多位点测序分型(MLST)数据库中的牛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牛源MRSA和医源MRSA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国外的牛源mecA+MRSA为CC97(ST1623和ST1624)、CC5(ST5)、CC59(ST87)、CC509(ST89)及单独的序列型(ST1622和STST1625);牛源金黄色葡萄球菌中25.25%和12.54%的分别属于CC97和CC705,但仍有一半以上的菌株分布在众多、较小的克隆复合群中。同时,本实验室对我国5株SCCmecⅣ型和1株未分型MRSA、28株非mecA基因介导的MRSA和11株甲氧西林敏感(MSSA)菌株的MLST分型分析显示,我国mecA+MRSA分布在CC97、5、6和CC9 4个克隆复合群(CCs)中,6株MSSA属于CC97,新发现的28株mecA-MRSA菌株的序列型(STs)为ST121、120、398、97、2154、25、20和938。对以上数据的分析表明,目前,MLST数据库中所有牛源mecA+MRSA可能均由MSSA获得SCCmec而产生,且相对于特定的医源MRSA(mecA+)菌株的快速扩散而导致在某一区域形成大规模流行的现状,牛源MR-SA可能仍在形成流行的早期,已形成的MRSA尚未大范围扩散,但有可能沿着医源MRSA的流行模式发展;并且遗传多样性使金黄色葡萄球菌表面抗原异质化,导致金黄色葡萄球菌性奶牛乳腺炎疫苗的研制较为困难。
关键词: 奶牛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SCCmec分型 多位点测序分型 流行病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