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应用PCR法和LAMP法鉴定牛早期胚胎性别的研究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 2006
摘要:通过设计特异性引物,优化Mg2+浓度、退火温度和循环时间等影响PCR的因素,确定了适合现场应用的PCR反应体系;46枚胚胎现场的鉴定率为87%,移植妊娠率为28%,准确率为85%,证明建立的PCR胚胎性别鉴定方法可用于生产。使用LAMP法对126枚常规胚胎和42枚性控胚胎现场鉴定,鉴定率95%,移植妊娠率33%,准确率88%,结果证明该方法可应用于牛早期胚胎性别鉴定。PCR法和LAMP法所鉴定同一样品的结果一致,说明在控制好实验条件的情况下,根据实际情况可选用这两种方法中的任何一种进行性别鉴定应用。


β-酪蛋白基因在不同乳腺上皮细胞中表达的初步分析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 2006
摘要: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对山羊乳腺上皮细胞(GMEC)中β-酪蛋白mRNA进行检测以评价GMEC乳蛋白合成的功能。同时,比较商品化小鼠乳腺癌细胞C127、人乳腺癌细胞系T47D中β-酪蛋白基因的转录表达。结果表明,原代培养山羊乳腺上皮细胞GMEC-1能够检测到β-酪蛋白基因的表达,在激素诱导下,GMEC-3细胞中能检测到β-酪蛋白基因mRNA,但C127和T47D细胞系中均无法检测到。


连续多重PCR牛胚胎性别鉴定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 2004
摘要: 本实验以BOV97M序列和牛的1.715卫星DNA序列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其中前者为雄性特异扩增,后者为雌雄共同扩增,以进行牛的性别鉴定。PCR扩增共进行43个循环,其中前11个循环为雄性特异扩增,在随后的33个循环中,再加入内标引物,即进行多重PCR扩增,其灵敏度可达到10pg级(约3个细胞)。


建立高效的转基因动物鉴定技术体系
《草食家畜 》 2001
摘要:转基因动物的鉴定是转基因动物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本文简要回顾了相关鉴定技术的研究进展 ,建立和完善了特异性PCR扩增及其产物酶切的转基因动物鉴定体系 ,在引物设计、PCR参数优化、设立内源性标记等方面作了进一步的改进 ,提高了PCR的特异性和可靠性。实验表明 ,PCR扩增及其产物酶切是一种准确、灵敏、简便、重现性好的转基因动物筛选鉴定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山羊关节炎-脑炎前病毒
《新疆农业科学 》 1997
摘要:以CAE病毒同源的MVV1514毒株LTR核酸序列片段作引物,用PCR对不同来源的4株CAE毒株GSM细胞培养物进行扩增,均为阳性。采人工感染CAE病毒的山羊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检测,攻毒7天后即出现阳性反应。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山羊关节炎-脑炎病毒


人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核酸探针制备及结核病PCR检测技术的初步临床应用
《生物工程学报 》 199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人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ulosis TB)染色体DNA为模板,选择位于插入片段IS6110中884~865和568~588碱基对处的两个片段为引物,扩增出317bp的特异性片段,将其克隆进pUC19载体。酶切图谱分析和DNA序列测定证实为目的片段。该片段经DIG标记,分别与11种分枝杆菌DNA进行Southern杂交,结果证明只与人型复合分枝杆菌发生杂交反应。利用该对引物建立的PCR检测技术对74份结核病痰液标本进行检测,并与临床细菌快速培养结果相比较,发现48份临床阳性均为PCR阳性,在26份临床阴性标本中亦发现11份PCR检测阳性。将标本PCR产物与克隆探针进行杂交,显示两者结果完全一致。说明PCR检测体系结果可靠,其灵敏度明显高于目前临床所采用的方法,可作为一种常规技术用于结核病的临床检测。
关键词: 人结核分枝杆菌 特异性核酸探针 PCR 结核病检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