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畜牧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Bovine(模糊匹配)
94条记录
连续多重PCR胚胎性别鉴定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2004

摘要: 本实验以BOV97M序列和的1.715卫星DNA序列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其中前者为雄性特异扩增,后者为雌雄共同扩增,以进行的性别鉴定。PCR扩增共进行43个循环,其中前11个循环为雄性特异扩增,在随后的33个循环中,再加入内标引物,即进行多重PCR扩增,其灵敏度可达到10pg级(约3个细胞)。

关键词: 性别鉴定 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奶牛高产饲养技术措施

草食家畜 2004

摘要:现代化畜牧业重要标志是以最少的生产消耗获得最大的畜牧业产值和经济效益。发展现代奶牛生产,要重视奶牛数量,更要高度重视奶牛饲养质量。因此,科学合理的饲养技术,不仅能提高奶牛产奶量和高质量的繁殖,还能延长奶牛寿命,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生产性能,提高奶牛养殖的综合经济效益。

关键词: 泌乳期 奶牛 日粮 产乳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原牧区犏胚胎移植技术的应用研究

草食家畜 2003

摘要:2000年在海拔3,400m的青海省大同县对当地犏黄牛进行了胚胎移植,移植受胎率44.4%。尤其是犏半胚胎移植首获成功,是胚胎移植技术应用领域的新进展,为不同种胚胎移植成功提供了宝贵的科学经验。

关键词: 犏牛 黄牛 胚胎移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期胚胎性别鉴定体系的建立和优化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3 CSCD

摘要:根据SRY基因5'调控区序列设计合成了2对巢式PCR引物作为公特异的性别鉴定引物,根据酪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1对引物作为内标基因引物,建立了早期胚胎性别鉴定的PCR反应体系,同时对微量胚胎细胞DNA的提取方法、巢式PCR和常规PCR的灵敏度进行实验,以便建立适合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胚胎性别鉴定技术。结果表明,设计使用的性别鉴定引物公特异,所有引物特异。煮沸法和反复冻融法都可应用于微量胚胎细胞DNA的提取。实验所使用的巢式PCR只要10个以上细胞就可看到扩增结果,适合在胚胎性别鉴定中使用。在建立了胚胎性别鉴定的PCR反应体系后,鉴定了10枚奶牛胚胎的性别,目前已产下两头犊,其实际性别和鉴定结果相一致。

关键词: SRY基因 性别鉴定 胚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现代养业发展战略设想

草食家畜 2002

摘要:新疆有发展养业的优越条件 ,自上个世纪 5 0年代初开始 ,先后引进瑞士褐 (BrownSwiss)、阿拉套乌 (Ala Tau)、荷斯坦 (Holstein)、夏洛来肉 (charoluis)等品种 ,对本地进行杂交改良。目前各类纯、杂种占到全疆黄牛总数的 1/ 3左右 ,约占全国改良的 1/ 4 ,但没有形成相应的产业 ,产业化发展滞后。本文就新疆养业的产业化前景、发展战略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养牛业 产业化 肉牛 奶牛 新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奶牛繁殖研究工作现状

中国奶牛 2002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重点介绍了我国科技工作者近期在奶牛人工授精、胚胎移植、体外受精、性别鉴定、克隆及转基因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和进展情况

关键词: 奶牛 人工受精 胚胎移植 性别鉴定 转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CIDR处理供体的超数排卵效果

草食家畜 2001

摘要:利用CIDR在近两年时间内 ,共处理 3个品种的供体 553头次 ,获可用胚340 1枚 ,头均为 6 .1 5枚 ,取得理想的超数排效果 ;同时 ,解决了大批量工厂化生产胚胎的问题

关键词: CIDR 超数排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成熟时间对卵母细胞发育及去核效率的影响

草食家畜 2001

摘要:本文研究了不同成熟时间对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体外受精及后期的体外培养的影响和不同成熟时间的极体出现率。结果表明 ,卵母细胞在成熟 16h时极体出现率达 69.3%、分裂率为 54.7%、囊胚率仅为 6.2 5% ;而成熟 2 4h时极体出现率达 76.9%、分裂率为 70 .0 %、囊胚率为2 7.7% ,差异均显著 (P <0 .0 5)。成熟 16h的卵母细胞刚刚排出第一极体 ,细胞核与极体非常近 ,此时去核率较高 ;而成熟 2 4h的卵母细胞细胞核已远离第一极体

关键词: 卵母细胞 体外成熟 第一极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种不同激活方法对卵母细胞孤雌激活效果的研究

草食家畜 2001

摘要:本试验以体外成熟培养 (IVM ) 2 2~ 2 4h的卵母细胞为对象 ,采用以下 3种激活方法 :①电激活 ( 2次直流脉冲 ,时间 30us,强度 1 .8KV/cm ,时间间隔 70us) +环己酰胺 +细胞松弛素B法 ;②电激活 (同上 ) +离子霉素 + 6 -DMAP(二甲基 -氨基嘌呤 )法 ;③ 7%乙醇 +环己酰胺直接激活的方法对体外成熟卵母细胞进行孤雌激活实验 ,观察激活后 48h卵母细胞的早期分裂情况。结果表明 ,方法①的卵母细胞分裂率为 31 .32 % ( 2 6 /83) ;方法②的分裂率为 2 7.5% ( 32 /1 1 6 ) ;方法③的分裂率为44.1 1 % ( 45/1 0 2 ) ,与前两种方法相比差异显著 ( p <0 .0 5)。

关键词: 卵母细胞 孤雌激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活性因子对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

草食家畜 2001

摘要:免疫活性肽 (ICP)和表皮生长因子 (EGF)是两种生物活性因子 ,ICP对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胚胎体外培养的影响还未见报道。本实验将ICP ( 1 0、1 0 0、50 0ng/ml)和EGF ( 2 .5、2 5、50ng/ml)加入成熟液和培养液中 ,对照组中不含生物活性因子。结果表明ICP在浓度为 50 0ng/ml时对卵母细胞成熟有抑制作用 ,对胚胎发育无明显作用 ;EGF( 50ng/ml)对卵母细胞成熟和胚胎发育均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 卵母细胞 胚胎 免疫活性肽 表皮生长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