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畜牧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品种阉牛肉质分析比较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马桢 1 ; 闫向民 2 ;

作者机构: 1.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畜牧科学院畜牧研究所

关键词: 哈萨克牛;新疆褐牛;肉用褐牛;理化特性;营养指标;肌纤维特性

期刊名称: 中国牛业科学

ISSN: 1001-9111

年卷期: 2024 年 50 卷 004 期

页码: 6-13

摘要: 为了探究肉用褐牛从哈萨克牛、新疆褐牛选育至今肉质特性变化,分析品种培育进展和成效,实现产肉量与肉品质双重提升育种目标。试验选取体重为600~700 kg的哈萨克牛、新疆褐牛、肉用褐牛阉牛各10头,对其屠宰后采集辣椒条、肩肉、外脊、里脊、大黄瓜条、小黄瓜条、米龙等7个部位肉,测定肉样理化性质和营养指标;制作外脊石蜡切片,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对比三个品种阉牛肌纤维特性。结果表明:三个品种阉牛部位肉之间肉色、pH值差异不大;肉用褐牛肌肉剪切力小于哈萨克牛、新疆褐牛;蒸煮损失哈萨克牛显著大于新疆褐牛、肉用褐牛(P<0.05);肉用褐牛部位肉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哈萨克牛、新疆褐牛(P<0.05);肉用褐牛外脊肌纤维数量、面积极显著差异于哈萨克牛(P<0.01),肌纤维密度极显著差异于新疆褐牛(P<0.01);外脊切片显示哈萨克牛肌束膜厚度与肌内脂肪含量显著差异于新疆褐牛、肉用褐牛。说明肉用褐牛选育,不仅提高了产肉量,而且肉质参数剪切力、肌内脂肪含量指标也优于哈萨克牛,符合品质育种方向。

  • 相关文献

[1]不同品种母牛肉品质评价分析. 周建忠,纳进程,张志恒,张杨,闫向民. 2021

[2]新疆褐牛、哈萨克牛产肉性能及肉品质对比分析. 杜玮,李红波,周振勇,张金山,崔繁荣,叶志兵,袁理星,张杨. 2022

[3]新疆地区三个肉牛品种各部位肉品质比较研究. 亢其鹏,孙宝忠,韩玲,余群力,李海鹏,张松山,雷元华,张杨,王煦,谢鹏贵. 2019

[4]新疆伊犁地区新疆褐牛与哈萨克牛群体改良效果评价分析. 闫向民,谢鹏贵,李娜,李红波,高亮,袁理星,周振勇,张杨. 2019

[5]肉用褐牛体尺及胴体指标与部位肉产量相关性分析. 马桢,崔繁荣,叶治兵,袁理星,闫向民. 2024

[6]放牧新疆褐牛适宜补饲量研究. 王骁,闫向民,赵芸君,张金山,王煦. 2010

[7]基因多态性与超声波活体测定相结合对肉牛主要肉质性状的研究. 李娜,李红波,周振勇,张金山,闫向民,杜玮,袁理星,张杨. 2017

[8]草原兼用型新疆褐牛肉用性能的研究. 程黎明,王承超,包拉提·吾木尔别克,周光瑞,郭志勤,黄锡霞. 2010

[9]新疆褐牛导入安格斯基因后生产性能研究. 李娜,崔繁荣,闫向民,张金山,李红波,叶治兵,杜玮,袁理星,张杨. 2018

[10]新疆褐牛不同部位肉品质特性研究. 李娜,常紫阳,余群力,闫向民,张金山,李红波,叶治兵,杜玮,袁理星,张杨. 2019

[11]新疆褐牛放牧条件下体尺指标的研究. 杜玮,张杨,蔺宏凯,闫向民,李红波,周振勇,张金山,卡德尔,欧阳文,孙军. 2010

[12]新疆褐牛主要屠宰性状与体尺的相关性分析. 程黎明,颜庭生,贾旭升,周光瑞,郭志勤,黄锡霞. 2011

[13]超声波测定技术在肉牛育种及宰前评定中的应用. 张杨,闫向民,周振勇,张金山,李红波,李娜,袁理星. 2014

[14]TLR2基因多态性与奶牛体细胞评分的相关性研究. 白杰,林嘉鹏,袁芳,侯敏,李文蓉,刘明军. 2011

[15]新疆褐牛POU1F1基因多态性分析及早期生长曲线比较. 牛志刚,史洪才,刘明军,黄锡霞,周振勇,张扬. 2011

[16]补饲对放牧新疆褐牛生产性能和血液指标的影响. 张玲,刘艳丰,路立里,郝耿,张扬,马宇阳. 2016

[17]美国瑞士褐牛与新疆褐牛杂交后代在伊犁河谷放牧条件下的适应性研究. 潘甲川,伊利,谢鹏贵,闫向民,王骁,张金山,王煦. 2011

[18]新疆褐牛与荷斯坦牛NF-κB基因表达与TOLL样受体4基因型的关系. 袁芳,刘明军,白杰,林嘉鹏,李文蓉. 2010

[19]不同处理方法对新疆褐牛同期发情效果的影响. 张金山,张扬,李红波,杜玮,颜庭生,闫向民,周振勇,李娜. 2012

[20]新疆褐牛与安格斯牛胴体及肉质性状及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差异比较. 陈俐静,陈卓,李娜,孙亚伟,李红波,宋雯雯,张杨,姚刚.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