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畜牧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分离(模糊匹配)
10条记录
2016年新疆尉犁县羊蓝舌病的诊断

草食家畜 2018

摘要:为监测新疆地区自然环境中蓝舌病流行情况,并分离蓝舌病病毒(BTV),本研究在新疆巴州尉犁县设置10只山羊、10只绵羊为哨兵动物,自2016年5月-11月期间每周采集哨兵动物的血清和抗凝血,对所有样品进行BTV抗体检测,并将阳性及转阳前、后一周的抗凝血样本接种于BHK-21细胞,盲传5代后有14份细胞出现病变,对这些病变细胞液进行Ac-ELISA检测、BTV VP7基因PCR鉴定。结果显示BTV抗原检测均为阳性,经RT-PCR扩增,在1 156 bp处均获得目的基因片段。本研究在新疆成功分离到了羊源BTV。

关键词: 蓝舌病病毒 分离 鉴定 RT-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蓝舌病病毒的分离及初步鉴定

中国兽医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新疆蓝舌病流行现状,本试验以蓝舌病血清学检测为阴性的动物建立监控群,于2014年5月至9月每周采集1次血样,血清学检测出现转阳动物后,取其转阳前后2周血样,接种10日龄鸡胚,收获死亡鸡胚肝脏,研磨浸毒后接种C6/36细胞和BHK-21细胞,出现细胞病变(cytopathic effect,CPE)样本进行PCR鉴定和电镜观察,并用细胞微量中和试验进行血清定型。经RT-PCR扩增蓝舌病血清型群特异VP7片段和NS1片段,鉴定在1 156,272,101bp处有特异性条带。电镜观察到疑似的病毒颗粒,中和试验结果显示该毒株为BTV-1型。上述结果显示,本研究分离到蓝舌病病毒1株,中和试验定型为BTV-1型。

关键词: 蓝舌病病毒 分离 鉴定 RT-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绵羊痘病毒新疆株的分离及结构蛋白P32基因序列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对绵羊痘病毒当地流行毒株的分离和其结构蛋白P32基因的克隆和序列进行分析,明确引起新疆本地绵羊流行痘病的病毒种类,掌握当前流行毒株的变异情况,为绵羊痘的预防控制及将来研制高效安全疫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两例疑似患有羊痘的绵羊肺脏组织病料接种于MDBK细胞进行病毒分离,细胞病变组织经处理后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分离病毒。以分离病毒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绵羊痘病毒结构蛋白P32基因,并对目的基因进行克隆和基因序列和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两例病料组织接种MDBK细胞后均产生明显的细胞病变,电子显微镜观察可见到约200 nm大小、椭圆形有囊膜的典型痘病毒粒子。对两株病毒表面膜结构蛋白P32基因PCR扩增均可获得与预期大小一致的约972 bp片段,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分离毒株SPV/Miquang/2013和SPV/Kuche/2013病毒P32基因与绵羊痘病毒参考株同源性分别达96.9%~99.4%和97.5%~100%,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SPV/Miquang/2013株P32蛋白有两个关键氨基酸位点发生变异,即第78位谷氨酸突变为赖氨酸,第293位异亮氨酸突变为苏氨酸。【结论】从疑似病例中分离到两株病毒,通过电镜观察及P32基因扩增测序,与其他羊痘病毒比对后鉴定分离毒株为绵羊痘病毒,分别命名为SPV/Miquan/2013和SPV/Kuche/2013。SPV/Miquan/2013的P32蛋白同其他绵羊痘病毒的两个氨基酸位点发生明显突变。

关键词: 绵羊痘病毒 分离 鉴定 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新疆株的分离与鉴定

天津农业科学 2014

摘要:为了解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在新疆的流行现状,以及病毒毒株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对疑似该病病料进行地方毒株的分离,并对其进行鉴定。采集新疆乌鲁木齐市七道湾某猪场疑似PRRS病死的猪只肺脏及淋巴结等组织病料,将其处理后接种到Marc-145细胞上,并盲传3代;对分离株进行毒力测定(TCID50),应用RT-PCR方法对出现CPE的细胞培养物进行分子检测。结果显示,分离到的新疆病毒株可发生细胞病变,在Marc-145细胞上的TCID50为10-5·mL-1。RT-PCR检测结果用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基因序列,将测序结果与GenBank已发表的PRRSV毒株基因序列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证明所分离到的病毒为PRRSV,命名为XJ-Q。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分离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株新疆新城疫强毒株的分离与鉴定

中国动物检疫 2012

摘要:从新疆乌鲁木齐市郊区疑似新城疫的发病鸡场采集了2份病料,处理后接种鸡胚和非免疫鸡分离鉴定病毒,同时检测病毒血凝特性,观察病毒形态并测定病毒致病力。试验结果表明,分离株均能致死鸡胚,非免疫鸡出现典型的鸡新城疫病病理变化;分离毒株均有血凝特性,而且可被新城疫阳性血清所抑制;病毒形态结构与鸡新城疫病毒一致;EID50分别为10-8.0/0.1mL、10-8.6/0.1mL,MDT分别为57.6h、52.8h,ICPI分别为1.875、1.925,IVPI分别为2.39、2.82,均有很强的致病力,符合NDV强毒株的毒力标准。所有结果显示,以上2个分离株均为新城疫强毒力毒株。病毒免疫原性结果显示,2株病毒均有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同源保护率分别为90%、80%。

关键词: 新城疫强毒 分离 鉴定 新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绿汁发酵液及青贮苜蓿中乳酸菌的分离筛选及鉴定

中国畜牧兽医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苜蓿较难青贮,用青贮接种剂可提高苜蓿青贮的质量。本研究以pH的降低程度及稳定性,乳酸积累量多,产生香甜气味为指标,通过连续限制性培养,从绿汁发酵液、青贮苜蓿中共筛选出3株乳酸球菌和3株乳酸杆菌;该6株菌在72 h内均能使MRS液体培养基pH下降至3.2左右并维持稳定,在MRS固体培养基中培养散发出香甜气味,此6株菌可供开发苜蓿青贮接种剂作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绿汁发酵液 青贮苜蓿 乳酸菌 分离 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传统奶疙瘩中乳酸菌的分离及筛选

草食家畜 2010

摘要:以溴甲酚绿BCG牛乳营养琼脂为培养基,对采自新疆伊犁、塔城、乌鲁木齐白杨沟的传统奶疙瘩中的乳酸菌进行了分离,经形态学和生化试验,得到初步定为乳酸菌的菌株18株。将经牛乳传代试验筛选得到的遗传性能稳定的5株乳酸菌并组合应用于牛乳发酵,分析其成品的组织状态、风味和乳清析出状况,测定菌株的发酵活力、凝乳时间、乙醛以及双乙酰的含量,筛选出感官性状好、风味独特、产酸能力较强的乳酸菌组合2组,可应用于发酵乳制品的生产。

关键词: 奶疙瘩 乳酸菌 分离 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离鉴定与防治

新疆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对新疆疑似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发病鸡病料进行病毒分离和鉴定。【方法】采用3种不同的治疗方案对发病鸡群进行治疗。【结果】经过处理的病料组织在SPF鸡胚上盲传至第3~4代后,鸡胚出现尿囊绒毛膜增厚,鸡胚卷缩变小、侏儒胚等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特征性病变。将收获的病毒液进行电镜观察、病毒中和试验、病毒干扰试验、动物回归试验等证实,分离的3株病毒均属于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结论】电解多维+肾肿散(中药)+阿莫西林组合的治疗效果最好,治愈率达到80%~90%。

关键词: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分离 鉴定 治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信鸽新城疫的诊断

动物医学进展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新疆某信鸽群暴发了发病急、死亡率高的疫情,为了查明病因并及时对其他信鸽进行预防,将病料研磨、反复冻融获得上清液,然后将病料上清液接种SPF鸡胚,然后收获尿囊液,用鸡新城疫病毒和禽流感病毒阳性血清对其做血凝抑制(HI)试验。结果证实,该群信鸽是由于感染了新城疫病毒而发病。分离的毒株经毒力测定ELD50=10-9.32/0.1 mL,用分离的毒株对13日龄的非免疫鸡进行攻毒试验,可致40%的鸡死亡。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 分离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种禾草内生固氮菌的分离及固氮活性测定

草业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13种禾草组织中分离内生细菌,研究比较不同禾草品种,不同组织中内生细菌的菌群密度和分布特点;筛选内生固氮菌菌株,经乙炔还原法测定其固氮酶活性。结果表明,不同禾草品种的内生细菌菌群密度有较大差异,菌群密度为8.70×104~8.06×106CFU/g鲜重。根组织中菌群密度高于叶。采用CCM培养基结合无氮选择性培养基筛选获得21株内生固氮菌菌株,其固氮酶活性在8~2865 nmol/h.mL。研究结果证明从禾草中可分离到具有高固氮酶活性的菌株,具有开发应用的潜力。

关键词: 禾草 内生固氮菌 分离 固氮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