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畜牧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混贮(模糊匹配)
3条记录
不同比例籽用西葫芦皮瓤与玉米秸秆混贮效果评价

新疆农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感官评价不同比例籽用西葫芦皮瓤与玉米秸秆混贮效果,测定pH值、挥发性脂肪酸(VFA)和营养成分含量变化研究适宜添加比例。【方法】籽用西葫芦皮瓤与玉米秸秆为0∶1时作为对照组(DM 51.32),两者混合比例为1∶1、1∶2和2∶1分别作为A组(DM 40.32)、B组(DM37.56)和C组(DM 47.70)。两者按比例混合均匀后装入800 mL太空杯中,压实后密封确保无空气流通,室温避光保存。每组均设置6个处理组,60 d时取样评价青贮饲料的感官指标,测定青贮饲料pH、VFA和营养成分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和B组混贮尚好,A组合C组感官评价优。混贮饲料中pH值对照组极显著高于A、B和C组(P<0.01);B组极显著高于A组和C组(P<0.01)。乙酸含量对照组与B组和C组差异显著(P<0.05);A组与B组、C组差异显著(P<0.05);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中均未测出丁酸含量,异丁酸含量对照组与A组和C组差异显著(P<0.05),与B组差异极显著(P<0.01)。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对照组极显著高于A组、B组和C组(P<0.01);C组显著高于A组合B组(P<0.05);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籽用西葫芦皮瓤比例的增加混贮中干物质(DM)含量、酸性洗涤纤维含量(ADF)和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降低,但粗蛋白(CP)含量升高。【结论】籽用西葫芦皮瓤与玉米秸秆1∶1混合混贮最优。

关键词: 西葫芦 玉米秸秆 感官评价 混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秸秆和甜菜渣不同比例混贮对发酵品质的影响

草食家畜 2017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棉花秸秆和甜菜渣不同比例混贮对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以秸秆发酵活杆菌、棉花秸秆和甜菜渣为混贮原料,采用微生物固态发酵技术进行微贮发酵60 d。分析感官指标和p H值、氨态氮、乙酸、丙酸及总酸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棉花秸秆与甜菜渣混贮能显著降低p H值和NH3-N/TN的百分比(P<0.05)。结果说明,当棉花秸秆和甜菜渣比例为35:65和24:76时,混贮品质较好。

关键词: 棉花秸秆 甜菜渣 混贮 发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番茄渣和全株玉米不同混合比例混贮效果的研究

饲料研究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混合比例番茄渣和全株玉米秸混贮效果的影响。试验设番茄渣∶全株玉米分别为3∶7、4∶6、5∶5、6∶4和7∶3这5个混合比例试验组,以不加番茄渣的全株玉米为对照组,每处理3次重复。于第45天的同一时间点开封取样,及时进行感官评价并对混贮产物进行p H、挥发性脂肪酸和营养物质含量的检测。结果表明,3∶7~6∶4比例混合的番茄渣与全株玉米青贮混贮产物感官评价较好;各组p H均在3.8以下,发酵效果均合格;乳酸基本呈现出随番茄渣∶全株玉米比例升高而降低的趋势;乙酸、丙酸和丁酸的含量都表现为波动性,并无明显规律;随番茄渣与全株玉米青贮混贮比例加大,发酵产物粗蛋白、有机物质含量及酸性洗涤纤维的含量也相应增加。综合各因素考虑,在试验条件下,番茄渣与全株玉米青贮按3∶7效果较好。

关键词: 番茄渣 全株玉米 混贮 感官评价 p H 挥发性脂肪酸 营养物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