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肉用褐牛体尺及胴体指标与部位肉产量相关性分析
《现代农业科技 》 2024
摘要:本文对71头肉用褐牛公牛进行体尺指标、胴体指标和部位肉产量测量,旨在评估肉用褐牛体尺指标、胴体指标和部位肉产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体尺指标、胴体指标、部位肉产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各指标相关性程度有所不同;上脑(HR)、外脊(STR)、霖肉(KNU)、米龙(OUT)、小黄瓜条(ER)、牛腩(FLA)、大黄瓜条(OF)等部位肉产量与一些体尺指标成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且R2值均大于0.4;体尺指标与胴体指标之间具有相关性,且二者的回归关系可以作为一种简单方法来预测胴体部位肉产量。


皮山红羊肉用性状的研究分析
《饲料研究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探究皮山红羊的背膘厚度、眼肌面积和眼肌深度等肉用性状指标与体重的相关性,为皮山红羊的生产和选育提供参考.试验选择饲养管理均相同的506只6月龄皮山红羊,利用便携式B超诊断仪测量背膘厚度、眼肌深度和眼肌面积等肉用性状指标和体重,采用SAS 9.2进行影响因素的分析,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产羔类型、性别和群别分别对背膘厚度、眼肌深度和眼肌面积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P<0.05或P<0.01).单羔的眼肌深度极显著高于三羔(P<0.01),且双羔眼肌深度显著高于三羔(P<0.01),单羔眼肌面积极显著高于多羔(P<0.01),双羔眼肌深度显著高于三羔(P<0.05),且显著高于四羔(P<0.05).性别对于3个肉用性状指标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其中公羔在背膘厚度、眼肌深度和眼肌面积方面均高于母羔.眼肌面积与体重的相关性最高,其次为眼肌深度和背膘厚度,眼肌面积对于皮山红羊直接作用最大,其次是眼肌深度和眼肌面积.研究表明:6月龄羔羊的背膘厚度、眼肌深度和眼肌面积三个肉用性状受到羔羊出生类型、性别及其饲养管理方式的影响,在绵羊饲养管理和选种选育时应考虑它们对6月龄羔羊上述性状的影响,提高对上述肉用性状选育及遗传评估准确性.


新疆地区塔里木双峰驼泌乳性能分析
《草食家畜 》 2024
摘要:【目的】旨在探究塔里木双峰驼的泌乳性能,为其开发与利用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本研究收集了2023年6—10月柯坪县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畜牧公司)和新疆优驼骆驼养殖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为优驼公司)的823条产奶数据及10月份乳成分数据,包括乳蛋白率、乳脂率、乳糖率、总固体、乳尿素氮、体细胞数等。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开展研究。【结果】结果显示,8月日均产奶量最高,为3.00 kg,10月日均产奶量最低,为2.47kg。乳脂率在4.04%~4.93%之间,乳糖率在5.17%~4.93%之间,乳蛋白率在4.06%~4.10%之间,总固体在14.14%~15.22%之间,体细胞数在27.28~34.24万个/mL之间,乳尿素氮的含量在44.34~49.24 mg/dL之间。此外,乳脂率与乳蛋白率、总固体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乳蛋白率与总固体数、乳尿素氮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畜牧公司养殖的塔里木双峰驼的平均乳脂率、平均乳糖率、平均总固体数均极显著高于优驼公司(P<0.01),平均体细胞数高于优驼公司(P>0.05),平均乳尿素氮含量低于优驼公司(P>0.05)。【结论】本研究为塔里木双峰驼的饲养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苏湖肉羊选育群羔羊体重与体尺性状的相关性及生长曲线的拟合
《中国畜牧杂志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苏湖肉羊选育群早期体重与体尺的相关性及其生长发育规律,试验选取了 434 只苏湖肉羊选育群羔羊,测定初生、2 月龄和 6 月龄的体重、体尺数据,对体重与体尺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通过Logistic、Gompertz和Von Bertallanffys模型对公母羊生长发育规律进行拟合分析,估算拐点体重、拐点月龄和最大月增长量.结果表明,苏湖肉羊选育群公羊在初生、2 月龄、6 月龄时体重、体尺性状间均存在极显著相关性,胸围与体重的相关性最大;母羊在初生、2 月龄、6 月龄时体重均与各体尺性状呈极显著相关,胸围与体重的相关性最大.3种模型均能很好地对公母羊生长曲线进行拟合(公羊拟合度R2>0.947,母羊拟合度R2>0.933).综合 3 个模型估计值与实际值的比较,Logistic模型对公羊体重的拟合效果更佳,Gompertz模型对母羊体重的拟合效果更佳,说明Logistic模型更适用于拟合苏湖肉羊选育群公羊的生长曲线,Gompertz模型更适用于拟合苏湖肉羊选育群母羊的生长曲线.


欧洲肉鸽Ⅱ系与欧洲肉鸽Ⅲ系杂交乳鸽生长、屠宰及肉品质性能分析
《饲料研究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探究欧洲肉鸽Ⅱ系与欧洲肉鸽Ⅲ系(OⅡ×OⅢ)杂交乳鸽在生长、屠宰及肉品质性能上的表现.试验选取40只0d的OⅡ ×OⅢ杂交乳鸽进行体重、体尺、屠宰性能及肉品质测定(公、母各半),并进行相关性分析.试验期28 d.结果显示,28 d杂交乳鸽群体均一性相对较好,除体重变异系数较大为9.93%外,体斜长、龙骨长、胫围、胫长、胸宽、胸深的变异系数均在7%以下.杂交乳鸽公鸽的腿肌重和腿肌率显著高于母鸽(P<0.05).杂交乳鸽体重与体斜长、胫围、胫长、屠体重等8项指标均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水平(P<0.05或P<0.01).28 d杂交公、母鸽肉品质指标差异不显著,但公鸽的肉品质较优.研究表明,28 d杂交乳鸽的生长、屠宰及肉品质性能方面虽未完全超越亲本,但其群体的均一性和产肉性能良好,可为优质肉鸽的育种、生产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欧洲肉鸽Ⅱ系 欧洲肉鸽Ⅲ系 生长性能 屠宰性能 相关性


细毛羊育种目标性状的相关关系及差异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苏博美利奴羊和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周岁母羊各育种目标性状间的相关及差异性,分析各性状间的遗传规律,为提高新疆细毛羊的育种进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测量并整理共计 1 546只周岁母羊(苏博美利奴羊497 只,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1 049 只)的个体鉴定记录和剪毛记录,测定平均纤维直径、纤维直径标准差和纤维直径变异系数.利用SPSS 25.0 软件,对毛用性状(平均纤维直径、纤维直径标准差、纤维直径变异系数、毛长、剪毛量)、繁殖性状(出生类型)以及生长性状(体格评分、鉴定时体重)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各性状间相关关系,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不同品种以及不同类型间的差异.[结果]苏博美利奴羊和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出生类型与相关毛用性状(平均纤维直径、纤维直径标准差、纤维直径变异系数和毛长)以及生长性状(体格评分和鉴定时体重)均无显著差异(P>0.05),苏博美利奴羊和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两品种间鉴定时体重均与平均纤维直径、毛长以及剪毛量等毛用性状呈极显著相关(P<0.01),各毛用性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结论]苏博美利奴羊在毛用性状(平均纤维直径和纤维直径标准差)和生长性状(鉴定时体重)均优于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平均纤维直径的范围在16.86~19.01 μm,属优质超细型细毛羊.
关键词: 苏博美利奴羊 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 育种目标性状 相关性


特哈肉羊体况评分与体重相关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畜牧杂志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建立特哈肉羊体况评分(Body Condition Score,BCS)的方法,探究不同因素对BCS的影响以及BCS和体重的关系,本试验通过对 1 000 余只不同生理阶段的繁殖母羊进行BCS并称重,采用皮尔逊相关方法分析BCS和体重的相关性,并利用一般线性模型分析杂交方式和母羊年龄对BCS的影响.结果表明:母羊BCS和体重呈正向线性相关;杂交方式对母羊妊娠 120 d、产羔期、哺乳中期的BCS有极显著影响,对断奶期母羊的BCS有显著影响,对配种前期母羊的BCS无影响;母羊年龄对母羊产羔期、哺乳中期和断奶期的BCS有极显著影响,对母羊妊娠 120 d和配种前期的BCS无影响.在生产上可以利用BCS进行管理,提高母羊营养健康水平,使羊场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和田羊体尺体重相关及主成分分析
《中国畜牧杂志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究成年和田羊体尺体重的关联性,本研究测定了和田市某羊场与和田市策勒县某羊场的758只成年和田羊体重和体尺,通过SAS 8.0和SPSS 19.0软件进行最小二乘分析、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并建立和田羊生长性状主成分评估模型。结果表明:场效应对管围具有显著影响,对体重和其他体尺性状均有极显著影响;年龄效应对管围影响不显著,对体重和其他体尺性状影响极显著;性别效应对胸围和胸宽影响不显著,对体重和其他体尺性状有极显著影响;成年和田羊体重与各体尺性状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各体尺性状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成年公羊选取前3个主成分,F1为体型因子,F2为肢体因子,F3为宽度因子;成年母羊选取前4个主成分,F1为体型因子,F2为重量因子,F3为肢体因子,F4为围度因子。根据选择的主成分建立的成年公羊生长性状主成分评估模型为:Y_公=0.306X1+0.286X2+0.304X3+0.264X4+0.249X5+0.391X6,成年母羊生长性状主成分评估模型为:Y_母=0.273X1+0.107X2+0.299X3+0.126X4+0.140X5+0.375X6。以上研究结果进一步揭示了体尺与体重的内在联系,为今后和田羊的饲养管理、选种选配提供理论依据。


运用线性回归模型预测不同月龄肉用褐牛体重
《中国牛业科学 》 2024
摘要:[目的]体尺体重是衡量牛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对饲养管理与选种选育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构建新疆褐牛公母牛体尺与体重回归预测模型.[方法]在本研究中选取了不同月龄阶段健康状况良好、品种特征明显的新疆褐牛公母牛共2 045 头,对不同年龄和性别下的新疆褐牛进行体尺及体重指标测定,并将数据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比13 个体尺指标和仅用相关系数最高的 4 个体尺指标与体重的关系,构建了相应的体尺与体重回归模型.[结果]通过对比建立的模型,我们研究发现胸围和腹围是影响体重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对于0~6 月龄的,使用13 个体尺指标建立的线性回归模型具有最高的拟合度分别为0~6 月龄的公牛和母牛,为 0.918 和0.942,0~6 月龄公牛线性回归方程:Y=-165.185+0.028X1-0.088X12-0.035X3+0.239X4+1.668X5+0.109X6+1.053X7-0.439X8+1.068X9+1.796X10+1.573X11-0.802X12-0.258X13(R2=0.918),0~6 月龄母牛线性回归方程:Y=-182.399+0.97X1-0.359X2+0.579X3-0.097X4-0.683X5+0.025X6-0.364X7+0.502X8+0.329X9+1.374X10+1.786X11-0.083X12+0.097X13(R2=0.942);使用 4 个体尺指标建立的线性回归模型具有最高的拟合度分别为 0.882 和 0.933,0-6 月龄公牛线性回归方程:Y=-162.511+0.555X2+1.218X9+0.986X11-0.127X12(R2=0.882),0~6 月龄母牛线性回归方程:Y=-175.941+0.436X2+0.449X9+2.073X11-0.213X12(R2=0.933).不同性别的牛群在各年龄段生长发育速度不同,除13-18 月龄的公牛外,在此年龄段发育迅速,变化大,动态明显.导致体尺与体重的回归模型拟合效果不是很好,但是在其他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性别的模型展现了良好的拟合效果.[结论]新疆褐牛的体尺与体重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建立了体尺预测体重的线性回归公式,且0~6 月龄、7~12 月龄以及30 月龄以上的牛群的模型通过成对样本t检验得出预测体重与实测体重呈现不显著,可以用来预测牛群的体重.这对新疆褐牛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生长发育检测,体重预测有了一定的生产实践.


柯尔克孜种公羊体重与体尺相关性分析及最优回归方程选择
《中国畜禽种业 》 2023
摘要:为了分析不同月龄柯尔克孜种公羊体重及主要体尺指标的相关关系,确定柯尔克孜公羊的品种特征、种用价值及生产力水平,试验选用27只 12月龄柯尔克孜种公羊,111只 24月龄柯尔克孜种公羊,128只 48月龄柯尔克孜种公羊,68只72 月龄柯尔克孜种公羊为检测对象,测量其体重、体高、体长、胸围、管围等各项体尺指标,并对不同月龄柯尔克孜种公羊体重及主要体尺指标的表型相关变量、相关关系和通径系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柯尔克孜种公羊体重与体高、胸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体高与体长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体高与胸围呈显著正相关(P﹤0.05),其中,体重与胸围表型相关系数最大.可见,体高和胸围可以作为评估柯尔克孜种公羊体重、体况指标的主要指标,在今后的柯尔克孜羊育种工作中,种公羊的选育和评估应以胸围为主,并兼顾体高.
关键词: 柯尔克孜种公羊 体重 体尺 相关性 分析 回归方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