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畜牧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背膘厚度(模糊匹配)
3条记录
基于无损活体测量指标预测肉用褐牛胴体脂肪含量研究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25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究以活体检测动物体尺和超声波测量指标预测其胴体背膘厚度和胴体眼肌面积的可行性,试验选取30~36月龄屠宰体重为600~800 kg的70头肉用褐牛公牛,对其进行体尺和超声波测定,在屠宰后进行胴体指标测量,并取外脊进行水分、蛋白质、脂肪含量等营养品质测量,将测量结果运用Origin 2021软件进行Spearman关联分析,用SPSS 21.0软件构建以宰前活重、髋宽、坐骨端宽、腹围、后腿围、背膘厚度、眼肌面积、眼肌高度、肌内脂肪含量数据为自变量,胴体背膘厚度、胴体眼肌面积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眼肌面积与宰前活重、坐骨端宽、腹围、后腿围、背膘厚度和眼肌高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胴体眼肌面积与胴体重、胴体背膘厚度、胴体后腿围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胴体深呈显著负相关(P<0.05)。外脊脂肪含量与肌内脂肪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水分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蛋白质含量与眼肌面积呈显著负相关(P<0.05);眼肌面积与背膘厚度、眼肌高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胴体背膘厚度与宰前活重、髋宽、坐骨端宽、腹围、背膘厚度和眼肌面积呈显著正相关(P<0.05);胴体眼肌面积与宰前活重、坐骨端宽、腹围、后腿围、背膘厚度、眼肌面积、肌内脂肪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胴体背膘厚度和胴体眼肌面积与体尺及超声波测量指标回归方程r2值分别为0.485,0.698。说明活体体尺指标、超声波测量指标与胴体性状之间具有相关性,利用动物活体检测指标与胴体测定结果建立以活体检测指标预测胴体背膘厚度及胴体眼肌面积回归方程模型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 肉用褐牛 背膘厚度 眼肌面积 超声波测定 回归方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声波活体测定技术对不同杂交组合犊牛的肉质性状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相同饲养环境条件下不同杂交组合后代犊牛的肉质性状效果。【方法】以南德温牛、安格斯牛、西门塔尔牛3个品种为父本,以新疆褐牛(肉用新类型)为母本。利用超声波活体检测技术,综合分析ND×BD(南德温×本地)、AG×BD(安格斯×本地)、XM×BD(西门塔尔×本地)杂交组合F_1代眼肌面积、背膘厚度、肌间脂肪含量、眼肌高度之间的差异。【结果】在3月龄公犊群体中XM×BD杂交组合F_1代眼肌面积显著高于AG×BD、ND×BD杂交组合F_1代(P<0.05),母犊群体中XM×BD、ND×BD杂交组合F_1代眼肌面积显著高于AG×BD杂交组合F_1代(P<0.05);在6月龄公、母犊的群体中AG×BD、ND×BD杂交组合F_1代眼肌面积显著高于XM×BD杂交组合F_1代(P<0.05)。在3月龄公犊群体中ND×BD杂交组合F_1代背膘厚度显著高于AG×BD、XM×BD杂交组合F_1代(P<0.05),而在母犊群体中XM×BD、ND×BD杂交组合F1代的背膘厚度都显著高于AG×BD杂交组合F_1代的背膘厚度(P<0.05);在5月龄、6月龄母犊的两个群体中AG×BD杂交组合F_1代的背膘厚度显著高于XM×BD、ND×BD杂交组合F_1代(P<0.05)。在3月龄公犊杂交组合F_1代中XM×BD、AG×BD杂交组合F_1代的肌间脂肪含量显著高于ND×BD杂交组合F_1代(P<0.05)。【结论】ND×BD(南德温×本地)、AG×BD(安格斯×本地)、XM×BD(西门塔尔×本地)杂交组合都适于新疆本地牛的优良杂交模式,从胴体质量上看ND×BD(南德温×本地)杂交组合则较优;从产肉性能上看,AG×BD杂交组合产肉性更具优势。

关键词: 品种 肉质性状 眼肌面积 背膘厚度 肌间脂肪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声波测定技术在肉牛育种及宰前评定中的应用

安徽农业科学 2014

摘要:采用超声波技术测定活牛眼肌面积、背膘厚度、眼肌高度和肌间脂肪含量,建立了产肉性能的预测模型,数值的可靠性与准确性高,经方差分析达到极显著差异。该研究为肉牛育种与肉质评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新疆褐牛 眼肌面积 背膘厚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