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畜牧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胴体性状(模糊匹配)
4条记录
绵羊Myf5基因多态性与胴体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特克赛尔×哈萨克横交F2代绵羊Myf5基因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s)及其与胴体性状之间的关系,试验采用PCR测序技术和飞行时间质谱检测分型方法对434只特克赛尔×哈萨克横交F2代绵羊的Myf5基因SNPs进行分型,并将分型结果与其胴体性状(胴体重、胴体长、踝骨宽、臀宽、胸宽、肩宽和胸深)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在Myf5基因上共发现了5个SNPs位点,即A116460176G、rs604841316、rs416158998、rs588855095和rs412277497。其中rs416158998属于内含子突变,在特克赛尔×哈萨克横交F2代绵羊中表现为中度多态[0.25<多态信息含量(PIC)<0.5],不处于Hard-Weinberg平衡状态(P≤0.05),与胸宽、肩宽和臀宽呈显著或者极显著相关(P<0.05或P<0.01)。rs588855095属于内含子突变,在绵羊中表现为低度多态(PIC≤0.25),处于Hard-Weinberg平衡状态(P>0.05),与臀宽呈显著相关(P<0.05)。rs412277497属于外显子上丝氨酸到半胱氨酸的错义突变,在绵羊中表现为中度多态(0.250.05),与胴体长、胸宽和肩宽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P<0.05或P<0.01)。A116460176G和rs604841316与胴体性状相关性不显著(P>0.05)。说明Myf5基因中rs416158998、rs588855095和rs412277497位点可以为培育优良新品种绵羊提供可参考的遗传标记。

关键词: 特克赛尔×哈萨克横交F2代绵羊 Myf5基因 核苷酸多态性 胴体性状 相关性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绵羊MyoG基因多态性与胴体体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草食家畜 2021

摘要:MyoG基因是对与产肉性状相关的重要候选基因之一。筛选MyoG基因与胴体体尺性状相关的遗传变异分子标记,对开展肉用生产性状分子选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特克塞尔×哈萨克横交F2代绵羊为实验群体,进行MyoG基因的SNPs多态性与胴体体尺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分析。首先,随机选择50只特哈横交F2代绵羊,采用DNA双向测序技术筛选MyoG基因单核苷酸多态位点(SNPs),得到6个SNP位点。然后,采用Sequenom MassARRAY○RSNP检测方法对384只绵羊MyoG基因6个SNPs进行分型。并将得到434只绵羊的6个SNPs基因型与其胴体重、胴体长、胸宽、肩宽、胸深、臀宽和踝骨宽7个胴体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显示MyoG基因rs407552631、rs40016030、rs600781279和rs410212255 4个SNPs与胴体体尺性状相关,它们均位于内含子区域。其中,rs600781279中的GG和AG与个体踝骨宽显著相关;rs407552631中的GT和TT与胴体长、肩宽、臀宽和踝骨宽显著相关;rs410212255中的GA和GG与胸深显著相关;rs400160301中的GA与胴体长、臀宽和踝骨宽显著相关,AA与胴体长、肩宽、胸深、臀宽和踝骨宽显著相关,GG与肩宽、胸深和臀宽显著相关。本研究为今后绵羊胴体性状分子选育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MyoG基因 特哈杂交F2代 SNP 胴体性状 相关性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宰前活体评定等级与安格斯牛产肉性能的关系研究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提升活牛与牛肉产品质量需求的对应程度,实现肉牛产业优质优价、优质优加、优质优营的高效率、规模化、规范化生产,试验选取19~21月龄安格斯阉牛55头,按宰前活体评定规则分为特级牛(试验1组)、优级牛(试验2组)、良级牛(试验3组),进行了屠宰性能、胴体性状及部位肉重等指标的测定,分析了宰前活体评定等级与安格斯牛产肉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试验1组宰前活重极显著高于试验2组、试验3组(P<0.01),试验2组宰前活重显著高于试验3组(P<0.05);试验3组胴体重、屠宰率极显著低于试验1组(P<0.01),显著低于试验2组(P<0.05);试验1组肉品大理石花纹等级显著高于试验3组(P<0.05).试验3组胴体深极显著低于试验1组、试验2组(P<0.01),胴体胸深显著低于试验1组、试验2组(P<0.05),后腿长、肋部肉厚极显著低于试验1组(P<0.01).试验1组小瓜、辣椒条部位肉重极显著高于试验2组、试验3组(P<0.01),米龙、上脑、里脊部位肉重极显著高于试验3组(P<0.01);试验1组、试验2组眼肉、外脊部位肉重极显著高于试验3组(P<0.01).说明宰前活体评定分级能有效地区分不同等级活牛的产肉性能,提高高档、优质部位肉分割产出率,提升肉品质量等级.

关键词: 安格斯牛 活体评定 产肉性能 屠宰性能 胴体性状 部位肉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月龄新疆褐牛阉牛胴体性状及肉品质比较研究

中国畜牧兽医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选择相同营养模式下低月龄组(28~30月龄)12头、高月龄组(32~34月龄)8头新疆褐牛阉牛进行屠宰,分别对胴体性状、营养成分、部分食用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和比较分析,旨在探索新疆褐牛阉牛生产高档牛肉的适宜月龄。结果表明,高月龄组大理石花纹、胴体等级、脂肪、肉色均优于低月龄组,低月龄组脂肪色泽、水分、蛋白质、蒸煮损失、剪切力值优于高月龄组,且脂肪、肉色L*值差异显著(P<0.05),其余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上脑、里脊、外脊作为高档牛肉,除肉色、pH外,脂肪、蛋白质、水分、蒸煮损失、剪切力值指标均优于其他部位,表现出了极好的营养价值和食用品质。28~34月龄阶段的新疆褐牛阉牛可以生产高档牛肉,其肉品都可作为牛排和涮牛肉的原材料。

关键词: 新疆褐牛 阉牛 胴体性状 肉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