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细毛羊育种目标性状的相关关系及差异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苏博美利奴羊和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周岁母羊各育种目标性状间的相关及差异性,分析各性状间的遗传规律,为提高新疆细毛羊的育种进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测量并整理共计 1 546只周岁母羊(苏博美利奴羊497 只,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1 049 只)的个体鉴定记录和剪毛记录,测定平均纤维直径、纤维直径标准差和纤维直径变异系数.利用SPSS 25.0 软件,对毛用性状(平均纤维直径、纤维直径标准差、纤维直径变异系数、毛长、剪毛量)、繁殖性状(出生类型)以及生长性状(体格评分、鉴定时体重)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各性状间相关关系,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不同品种以及不同类型间的差异.[结果]苏博美利奴羊和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出生类型与相关毛用性状(平均纤维直径、纤维直径标准差、纤维直径变异系数和毛长)以及生长性状(体格评分和鉴定时体重)均无显著差异(P>0.05),苏博美利奴羊和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两品种间鉴定时体重均与平均纤维直径、毛长以及剪毛量等毛用性状呈极显著相关(P<0.01),各毛用性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结论]苏博美利奴羊在毛用性状(平均纤维直径和纤维直径标准差)和生长性状(鉴定时体重)均优于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平均纤维直径的范围在16.86~19.01 μm,属优质超细型细毛羊.
关键词: 苏博美利奴羊 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 育种目标性状 相关性


苏博美利奴羊毛囊发育不同时期ncRNA调控网络的构建
《中国畜牧杂志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索苏博美利奴羊毛囊发育相关ncRNA分子调控网络,本研究通过挖掘苏博美利奴羊皮肤组织样本不同时期转录组数据,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构建lncRNA-miRNA-mRNA分子调控网络.结果表明:不同时期mRNA与lncRNA及miRNA具有复杂的网络连接.通过GO富集分析发现靶基因主要参与细胞增殖调控、凋亡过程及毛囊形态发生等生物学过程;参与细胞外空间、细胞外泌体、转录因子复合体、质膜的整体成分等细胞组分;参与转录因子活性、结构分子活性、细胞外基质结构组成等分子功能.通过KEGG通路分析发现差异的靶基因主要参与TGF-beta信号通路、癌症途径、MAPK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细胞因子与细胞因子受体的相互作用等多种途径.筛选寻找调控网络中的关键基因,发现G2 vs.G1组中miR-133、miR-433-5p的靶基因TGFβ2和NOTCH1参与毛囊形态发生(GO:0031069)的生物学过程,因此TGFβ2和NOTCH1为毛囊发育的关键基因.通过构建苏博美利奴羊毛囊发育相关ncRNA分子调控网络,解析毛囊发生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从转录组学层面对毛囊生长发育进行探讨,能够对苏博美利奴羊毛囊发育的分子作用机制进行系统性挖掘.
关键词: miRNA lncRNA mRNA 毛囊发育 调控网络 苏博美利奴羊


苏博美利奴羊皮肤组织中WNT2基因的DNA甲基化与表达量分析
《中国畜牧杂志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毛囊是皮肤的衍生物,WNT信号通路是已知与毛囊发育密切相关的通路之一,为研究WNT信号通路中关键基因WNT2的DNA甲基化和基因表达对羊毛性状的调控作用,本研究以周岁苏博美利奴羊为研究对象,采用亚硫酸氢盐测序法(BSP),并结合前期MeDIP-seq结果检测了WNT2基因在第5外显子及前后100bp处的DNA甲基化模式,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WNT2基因在苏博美利奴羊皮肤组织中的表达量.结果显示:WNT2基因在2组中的甲基化水平均较高,且2组的表达水平与DNA甲基化水平变化趋势一致,同时,CpG11位点的甲基化水平与表达量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该位点可能与羊毛纤维直径有关,表明WNT2基因的DNA甲基化水平对羊毛纤维直径有一定作用.本实验为后期深入研究DNA甲基化对毛囊的影响提供了重要参考,也为该基因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DNMTs基因在苏博美利奴羊皮肤毛囊发育不同时期的表达分析
《中国畜牧杂志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讨DNMT1、DNMT3a、DNMT3b基因在苏博美利奴羊皮肤毛囊不同发育时期中mRNA的表达规律,本研究选取2~3岁经产母羊,同期发情并使用同一种公羊精液进行配种,采集胚胎期65 d、85 d、105 d、135d和出生后7d、30d(分别记为G1、G2、G3、G4、G5、G6期)胎儿的皮肤组织,采用qRT-PCR检测皮肤组织中DNMTs的mRNA水平.结果表明:DNMT1在G1时期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G2、G3时期,显著高于G4、G5、G6时期;随着毛囊发育时期的变化,DNMT3a的表达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DNMT3b表达量持续下降.在相同时期DNMT1、DNMT3a、DNMT3b 3个基因之间的相对表达量水平差异不显著.本研究获得了DNMTs基因在苏博美利奴羊毛囊发育不同时期的表达模式,为进一步揭示甲基化对苏博美利奴羊毛囊发育的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苏博美利奴羊 毛囊发育 DNMTs基因 相对表达量


Hoxc13基因在苏博美利奴羊胎羔生长发育期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苏博美利奴羊不同组织中Hoxc13基因mRNA的表达量差异,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以及,研究细毛羊主要经济性状,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使用RT-PCR技术检测Hoxc13基因在苏博美利奴羊65和135 d皮肤、肌肉和不同内脏组织(心脏、脾脏、肝脏、肺脏、肾脏)中mRNA的表达量,并采用相对定量法对其表达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苏博美利奴羊皮肤、肌肉和不同内脏组织中均有Hoxc13基因的表达,并且在皮肤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它组织(P<0.05),毛囊的形成和毛发生长与Hoxc13基因密切相关。【结论】建立了胎龄分别在65和135 d的苏博美利奴羊,其不同组织中适于定量检测的Hoxc13基因表达量的RT-PCR方法,从分子水平探讨了苏博美利奴羊的组织器官与Hoxc13基因表达之间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 苏博美利奴羊 RT-PCR 组织 Hoxc13基因


苏博美利奴羊毛囊发育不同时期皮肤组织LncRNAs及其靶基因的差异表达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长链非编码RNA (long noncoding RNA, LncRNA)参与哺乳动物多种生物学过程,目前研究其在毛囊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却相对较少,因此研究LncRNA对毛囊发育的影响成为了解毛囊形成生物学过程的新方向。为验证前期获得的苏博美利奴羊(Ovis aries)毛囊发育不同时期皮肤组织的RNA-Seq结果以及与预测靶基因表达量差异,本研究利用qRT-PCR技术检测了在苏博美利奴羊毛囊发育6个关键时期两种在皮肤组织中差异表达且靶基因与毛囊发育相关的LncRNA 00202353和LncRNA 00316173及其靶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LncRNA 00202353及其靶基因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2 (secreted frizzledrelated protein 2, SFRP2)的表达量在胚胎期85 d极显著高于胚胎期65 d、胚胎期135 d、出生后7 d和出生后30 d的表达量(P<0.01);LncRNA 00316173及其靶基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2, IGF2)的表达量在胚胎期65 d时极显著高于胚胎期135 d、出生后7 d和出生后30 d的表达量(P<0.01);将苏博美利奴羊毛囊发育时期分为发育期和成熟期进行分析,发现LncRNA 00202353及其靶基因SFRP2与LncRNA 00316173及其靶基因IGF2的表达量在毛囊发育期极显著高于毛囊成熟期(P<0.01),研究表明LncRNA 00202353与LncRNA 00316173及其靶基因参与毛囊的发育过程。本研究结果对后期深入研究LncRNA对毛囊发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也为探究超细毛羊毛囊周期性变化的生物学过程提供研究线索。
关键词: 苏博美利奴羊 毛囊发育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 qRT-PCR


Dsg4基因在苏博美利奴羊毛囊发育不同时期及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
《中国畜牧杂志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检测桥粒芯糖蛋白4(Dsg4)在苏博美利奴羊毛囊发育不同时期以及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本研究利用qPCR法测定Dsg4基因在苏博美利奴羊毛囊发育6个时期的皮肤组织,并选取毛囊发生和成熟2个关键时期进行Dsg4在心脏、肝脏、脾脏、肺、肾脏及肌肉中的表达分析。结果表明:Dsg4在各组织器官中均有表达,但在胚胎期65 d时,Dsg4在肝脏中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6个组织(P<0.01);在肾脏中极显著高于脾脏、肺和肌肉(P<0.01),且显著高于心脏和皮肤(P<0.05);在胚胎期135 d时,Dsg4在皮肤中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6个组织(P<0.01),而在其余6个组织间差异不显著(P>0.05);Dsg4的表达量随着毛囊的逐步成熟呈上升的趋势,且在出生后30 d皮肤组织中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胚胎期的表达量(P<0.01)。综上,Dsg4在苏博美利奴羊初级毛囊形成及毛囊成熟2个时期各组织器官中存在表达差异;且随着毛囊的逐步成熟,Dsg4的表达量也呈上调趋势,这提示Dsg4可能与毛囊的成熟密切相关。
关键词: Dsg4 苏博美利奴羊 毛囊发育 不同组织 qPCR 差异表达


苏博美利奴羊胎儿皮肤毛囊结构及形态发育
《中国农业科学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苏博美利奴羊毛囊的组织结构与形态发育过程,为解析细毛羊毛囊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奠定组织学基础。【方法】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分析胎龄为第65、85、105和135天的苏博美利奴羊胎儿头部、颈侧、颈上缘、鬐甲、背部、体侧、肩甲、腹部、荐部及股部等10个不同部位皮肤的组织学特性。【结果】苏博美利奴羊毛囊结构同其它动物一样,由毛球、连接组织鞘、外根鞘、内根鞘和毛干等几部分组成。在胎龄65d时初级毛囊(primary follicles,PF)已经发生形成毛芽,毛芽延长,继续向真皮层深入,形成柱状结构,通过由大量真皮细胞在末端聚集,形成帽子结构,各部位表皮均形成完整的结构。胎龄85d时毛囊上部形成一个膨大部,在毛乳头上方形成锥形结构,毛球基本形成,毛乳头长度明显大于宽度;在初级毛囊基底部可见次级毛囊(secondary follicles,SF)的囊泡结构,并形成皮脂腺原始细胞。在胎龄105d时次级毛囊大量形成,伴随着初级毛囊毛芽伸长,次级毛囊毛芽向真皮层深入,毛乳头直径逐渐增大,皮脂腺开始形成;原始次级毛囊颈部隆突部开始再分化出再分化次级毛囊(secondary-derived follicles,SD),并可见汗腺,毛管发育完整;已形成完整的毛囊群结构,主要为三元毛囊群,每个毛囊群由1—3个初级毛囊和围绕其周围的几个次级毛囊组成。胎龄135d时大量形成再分化次级毛囊,形成成熟的汗腺,大部分初级毛囊和部分次级毛囊发育成熟,毛囊形成角质化毛干并穿出体表。【结论】苏博美利奴羊胚胎皮肤初级毛囊约50—55d开始形成;胎龄65—75d是初级毛囊形成的重要时期;胎龄80—85d是次级毛囊形成期,此时期,初级毛囊大量形成;胎龄105—135d是次级毛囊大量再分化,再分化次级毛囊形成及发育的关键时期。
关键词: 苏博美利奴羊 毛囊结构 形态变化 初级毛囊 次级毛囊 再分化次级毛囊


不同羊毛纤维直径细毛羊MYL6基因克隆及差异表达研究
《中国畜牧杂志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以苏博美利奴羊为研究对象,探讨肌球蛋白轻链6(MYL6)基因在不同羊毛纤维直径的苏博美利奴羊中的表达模式。通过克隆肌球蛋白轻链6(MYL6)基因,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进行遗传进化和理化性质分析,且预测其二级蛋白结构,又通过RT-PCR相对定量方法以2~(-△△ct)值检测MYL6基因在苏博美利奴羊上的表达规律。结果表明:苏博美利奴羊MYL6基因大小为152036915 bp,MYL6基因的CDS全长序列为696 bp,共编码了105个氨基酸,与绵羊、山羊、牛、猪、老鼠、兔子、鸡、狗和斑马鱼的CDS同源分别为96%、95%、40%、40%、40%、40%、0%、60%、0%。分别在1、220~336、415~864 bp位点上有3个开放式阅读框(ORF)。遗传理化性质研究显示MYL6蛋白含有1个信号肽,在苏氨酸上有5个磷酸化位点、6个N-糖基化位点和3个O-糖基化位点,可能是一种非分泌性蛋白;MYL6蛋白的二级结构以无规则卷曲为主,β-折叠区域占-2.00%;扭曲度占-0.16%;等电荷在-1.60~0.05。研究结果表明,苏博美利奴羊MYL6基因在超细型细毛羊皮肤组织表达量显著高于细型细毛羊的表达量(P<0.01,差异倍数为2.048)。本研究将为开展肌球蛋白轻链基因在细毛羊皮肤转录水平上的研究提供数据理论基础。
关键词: 苏博美利奴羊 MYL6基因 生物信息学 RT-PCR 转录水平


苏博美利奴羊核心群级进杂交不同世代对产毛性状影响的研究
《中国畜牧杂志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苏博美利奴羊选育过程中杂交不同世代对产毛性状的影响。选择新疆3个核心群场2.5岁母羊为试验羊,按育种进程分为基础群、级进一代、级进二代、横交一代、横交二代、横交三代、横交四代,共计7个世代组,以基础群为对照组,分别测定细度、剪毛量、净毛率、净毛量、毛长度和剪毛后体重等6个产毛性状,分析各性状遗传参数与选择进展变化曲线。结果表明:羊毛细度、毛长度随杂交世代增加呈缓慢下降趋势,细度与毛长度存在较高的遗传相关(r_A=0.388),选择细度会导致毛长度变短;各世代净毛量、剪毛后体重整体平稳,基本维持了杂交前水平。经过7个世代的选择,细度由基础群的21.18μm达到17.20μm超细毛标准,遗传进展明显;毛长由9.90 cm降至9.13 cm;净毛量由3.12 kg降至3.05 kg。结果显示,级进杂交不同世代对产毛性状有影响,选择细度会降低毛长度和净毛量。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