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阶段皮山红羊体重与体尺的多元回归分析
《饲料研究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旨在探析不同月龄皮山红羊体重与体尺指标的相关关系,并建立体重体尺最优回归模型.研究测定了 238只皮山红羊(公113只、母125只)初生、2月龄、6月龄表型数据.测定指标包括体重(Y)、体高(X1)、体长(X2)、胸围(X3)、管围(X4)、尾长(X5)、尾宽(X6)、尾厚(X7).运用SPSS 26.0软件对皮山红羊3个阶段进行相关性、通径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并建立皮山红羊早期阶段体重体尺的最优回归模型.结果显示,皮山红羊体高、体尺、胸围、管围、尾宽、尾厚与公、母羊(初生、2月龄、6月龄)体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初生公羊尾长与体重呈显著正相关(P<0.05).不同阶段对体重直接作用最大指标为胸围,其次为体尺和体高.皮山红羊体重与体尺的最优回归方程为:初生公羊Y=-5.952+0.083X1+0.037X2+0.115X3+0.080X4-0.053X5+0.047X6+0.111X7,R2=0.853;初生母羊 Y=-6.643+0.061X1+0.086X2+0.107X3+0.117X4-0.068X5+0.049X6+0.100X7,R2=0.824;2 月龄公羊 Y=-24.980+0.145X1+0.170X2+0.173X3+1.781X4+0.023X5+0.131X6-0.015X7,R2=0.800;2 月龄母羊 Y=-25.785+0.255X1+0.192X2+0.146X3+0.646X4+0.293X5+0.135X6-0.140X7,R2=0.801;6月龄公羊 Y=-40.321+0.267X1+0.231X2+0.278X3+1.682X4+0.003X5-0.049X6+0.585X7,R2=0.812;6 月 龄母羊Y=-37.830+0.297X1+0.374X2+0.229X3+0.773X4+0.154X5+0.089X6+0.254X7,R2=0.662.研究表明,在皮山红羊选育和育肥的生产过程中,在重视体重选择的同时也需要加强对体尺指标的选择.


皮山红羊肉用性状的研究分析
《饲料研究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探究皮山红羊的背膘厚度、眼肌面积和眼肌深度等肉用性状指标与体重的相关性,为皮山红羊的生产和选育提供参考.试验选择饲养管理均相同的506只6月龄皮山红羊,利用便携式B超诊断仪测量背膘厚度、眼肌深度和眼肌面积等肉用性状指标和体重,采用SAS 9.2进行影响因素的分析,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产羔类型、性别和群别分别对背膘厚度、眼肌深度和眼肌面积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P<0.05或P<0.01).单羔的眼肌深度极显著高于三羔(P<0.01),且双羔眼肌深度显著高于三羔(P<0.01),单羔眼肌面积极显著高于多羔(P<0.01),双羔眼肌深度显著高于三羔(P<0.05),且显著高于四羔(P<0.05).性别对于3个肉用性状指标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其中公羔在背膘厚度、眼肌深度和眼肌面积方面均高于母羔.眼肌面积与体重的相关性最高,其次为眼肌深度和背膘厚度,眼肌面积对于皮山红羊直接作用最大,其次是眼肌深度和眼肌面积.研究表明:6月龄羔羊的背膘厚度、眼肌深度和眼肌面积三个肉用性状受到羔羊出生类型、性别及其饲养管理方式的影响,在绵羊饲养管理和选种选育时应考虑它们对6月龄羔羊上述性状的影响,提高对上述肉用性状选育及遗传评估准确性.


新疆地区多胎细毛羊体重与体尺指标的相关性、通径与回归分析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究多胎细毛羊的生长规律,试验以239只成年多胎细毛羊为研究对象,测定其体重(Y)、体高(X1)、体长(X2)、胸围(X3)、头长(X4)、胸宽(X5)、管围(X6)7个生长发育指标,利用SPSS 26.0软件进行体重与6个体尺指标的相关性、通径及回归分析,建立体重与体尺指标的最适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多胎细毛羊体重与体尺指标的变异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体重(19.76%)>胸宽(11.69%)>胸围(9.66%)>管围(8.40%)>体长(7.30%)>体高(6.59%)>头长(5.89%)。各体尺指标与体重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其中胸围与体重之间的相关系数最大,为0.809。胸围对多胎细毛羊母羊体重的直接作用最大,胸宽对体重的间接作用最大;除胸围外,其余各体尺指标对体重的直接作用均小于间接作用。多胎细毛羊体尺指标对体重的最优回归方程为Y=-60.292+0.387X2+0.689X3+0.579X5(R2=0.702,F=188.188,P<0.01)。说明在对多胎细毛羊进行选育时,应提高对其体长、胸围、胸宽的选择程度,同时也应考虑体高、头长、管围对体重的间接影响。
关键词: 多胎细毛羊 体重 体尺指标 相关性分析 通径分析 逐步回归分析


14个粮饲兼用玉米品种农艺性状与产量的通径分析
《草食家畜 》 2020
摘要:[目的]为明确新疆区粮饲兼用玉米各农艺性状与生物产量及籽实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客观评价各农艺性状对生物产量和籽实产量的实际贡献作用.[方法]本研究选用14个粮饲兼用玉米品种,对农艺性状与生物产量和籽实产量进行相关性和通径分析.[结果]结果表明,粮饲兼用型玉米的生物产量与叶片(0.766**)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株高(0.661*)、绿叶(0.636*)和穗长(0.658*)呈显著正相关.籽粒产量与茎粗(0.834**)、叶片(0.695**)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片数(1.5034)对生物产量的贡献最大,茎粗(0.4008)对籽粒产量的贡献最大.[结论]在新疆粮饲兼用型玉米如果要以生物产量利用为前提应选择叶片数较多,株高较高的品种,如果要以收获籽粒为前提应选择茎粗较粗,穗部综合性状较好的品种.


16个青贮玉米品种农艺性状与产量的通径分析
《草食家畜 》 2016
摘要:为了明确农艺性状对青贮玉米产量所产生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客观评价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实际贡献。本研究选用16个青贮玉米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利用DPS统计软件,对生物产量与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青贮玉米生物产量与茎粗(r=0.6662**)、株数(r=0.5789**)和株高(r=0.5534**)呈极显著正相关。茎秆重(P=4.54283)对产量贡献最大,茎粗(P=4.0889)对产量的贡献次之,同时通过出苗-吐丝天数所起的间接效应均为正值。通过增加茎粗和茎秆重量,适当延长生育期,适度增加株高,有助于青贮玉米整体产量水平的提高。在青贮玉米高产育种中应对茎粗、株数、株高、茎秆重和生育期进行重点选择。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