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畜牧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397条记录
新西兰畜牧业简介

国外畜牧学(草食家畜)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新西兰是畜牧业高度发达的国家,草地管理在当今世界上也是名列前矛,草地畜牧业在世界发达国家中占有较高的地位。羊毛、牛肉占有量在发达国家中属于领先地位。研究和借鉴新西兰草地畜牧业的管理经验和模式,如何结合草地—畜牧—经济为一体尤为必要。现将新西兰草地畜牧业概况作一介绍。 新西兰是位于南半球太平洋的岛国。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与日本的面积大致相等。人口330万。分为南北岛,纬度33°—53°,经度162°—173°。1/4面积低于海平面200米,至少有223座山峰高于2300米,最高峰3764米,最低点(湖)低于海平面306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羔羊轮状病毒与疑似萼状病毒混合感染病例报告

中国兽医科技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轮状病毒是幼龄动物腹泻的病原之一。有关羔羊轮状病毒性腹泻,国内外均有报道。但对于轮状病毒与其它病毒混合感染,报道很少。我们在对腹泻羔羊病料进行电镜检查时发现,在新疆部分地区存在轮状病毒与疑似萼状病毒(Calicivirus)混合感染的病例。(一)发病情况 乌鲁木齐县芨芨槽子放牧点有生产母羊900余只,分4群产羔。1987年该点只有1群羊流行腹泻,1988年则蔓延至其它3群。羔羊出生2~3天开始发病,整群发病率85%以上,致死率可达80%。(二)临床症状与剖解变化 发病初期可见黄色水样粪便从肛门流出。羔羊体温、食欲正常。数小时后卧地,不愿运动。触动肛门可见粪水呈喷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用多种促卵泡素产品超排黑白花母牛效果比较

中国畜牧杂志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本试验用国内外的6种FSH产品分12组超排黑白花母牛297头次。各组依次为(1)动物所pFSH,(2)动物所oFSH,(3)AUSAoFSH,(4)AUSA加剂量oFSH,(5)AUSApFSH,(6)Sigma FSH,(7)日本FSH,(8)宁波500单位,(9)宁波360单位,(10)武汉500单位,(11)武汉360单位,(12)武汉500单位加LH。冲卵时记录卵巢上的黄体数、卵泡数、采集的总卵数和可用胚胎数。经统计分析,第8和12组在各组中排卵数最高(P<0.05,或P<0.01除第11组),oFSH排卵数最低。有效胚胎数列在前6位的是第9、11、1、7、4和5组,第1-7组有效胚胎的比率较高(P<0.05或P<0.01)。使用宁波和武汉产的FSH,360单位比500单位效果要好,配种时注射LH可提高排卵数和有效卵数。冲卵时卵巢上的卵泡数与黄体数、采卵数和有效胚胎数没有明显相关(r<±0.02,P>0.05),而黄体数与采卵数(r=0.83)和有效胚胎数(r=0.67)为强相关,采卵数与有效胚胎数也呈强相关(r=0.81),且皆为差异极显著(P<0.01)。由此得出结论:oFSH比PFSH用于牛超排生物活性低;FSH质量与有效胚胎数有关,用高纯度的FSH超排可以提高胚胎的可用率。

关键词: 奶牛 促卵泡数 超数排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用ELISA法对腹泻羔感染K_(99)定居因子阳性大肠埃希氏菌的调查

中国兽医科技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用ELISA方法对从新疆7个地区采集的270份腹泻羔粪样和肠内容物进行大肠埃希氏菌K_(99)菌毛抗原检测,其阳性率为7.8%。

关键词: ELISA 大肠埃希氏菌 菌毛抗原 腹泻 羔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育肥和放牧绵羊棘球蚴钙化情况比较

中国兽医科技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棘球蚴在中间宿主体内常发生钙化,因而也就失去了流行病学意义。作者通过对舍饲育肥和自然放牧绵羊棘球蚴调查,发现营养状况的改变可影响棘球蚴的钙化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紧急免疫接种

养禽与禽病防治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系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极强、死亡率较高的传染病。近几年来,曾在新疆的几家国营、个体养鸡场爆发性流行。主要临诊症状为伸颈、喘气、咳嗽,呼吸困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鸡大肠杆菌病与免疫预防

中国兽医杂志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1988—1990年秋季,尤其在冬春两季,新疆境内的鸡大肠杆菌病日益严重。东疆的木垒县、南疆的库尔勒市、北疆的石河子市以及乌鲁木齐市周围的十多个鸡场均有该病发生。发病雏鸡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时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顿河红豆草和假梯牧草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草业科学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对新疆两种饲用野生牧草,顿河红豆草和假梯牧草进行了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表明这两个种的染色体均属基数为 x=7的二倍体。均具有 m 和 sm 两种类型染色体。

关键词: 染色体数目 核型

紫花苜蓿与老芒麦混播优势的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199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15)N示踪技术通过盆栽和草场小区试验,研究新疆大叶苜蓿、北疆苜蓿与老芒麦混播,不同种间比例组合的作物生长和氮行为。首蓿固定的氮比土壤氮更易为与之混作的老芒麦吸收利用。老芒麦能从与之混作的紫花苜蓿固定的氮中获得植株生长所需34.9%的氮,使老芒麦对肥料氮的需求降低了20.7%,对土壤氮的需求降低了35.2%。从而减轻了禾本科牧草对混播系统中肥料和土壤氮的竞争,並使首蓿的固氮率提高19.5%。苜蓿与老芒麦混播的适宜的种间比例组合是1∶1。适宜组合的混合干草产量、氮产量、苜蓿固氮和固氮产物转移都最高。适宜组合混合干草中老芒麦与苜蓿的组成重量比为1∶0.9,搭配合理,营养完全。

关键词: 牧草混播 ~(15)N稀释 固氮转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羔羊轮状病毒性腹泻的调查

中国兽医杂志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轮状病毒是幼龄人畜传染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D. R. Sondgras等(1976)首次报道在腹泻羔羊中发现轮状病毒。我国周尚志等也证实了该病毒在我国一些地区羔羊腹泻中的存在。为了解新疆牧区羔羊腹泻的主要病原,我们对轮状病毒感染的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报告如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