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畜牧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口蹄疫病毒(模糊匹配)
17条记录
口蹄疫病毒非结构蛋白3AB、3A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以构建的口蹄疫病毒非结构蛋白3ABC质粒pGEM-T-3ABC为模板,设计了特异性的引物,进行RT-PCR扩增得到非结构蛋白3AB、3A基因,然后分别定向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pET-41a载体上,将重组质粒转化宿主菌BL21,IPTG诱导表达目的蛋白。表达产物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证明重组蛋白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 非结构蛋白 克隆 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口蹄疫病毒非结构蛋白3ABC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草食家畜 2010

摘要:以亚洲Ⅰ型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为研究对象,通过逆转录并进行PCR扩增得到非结构蛋白3ABC基因,然后定向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重组质粒PET-3abc转化宿主菌BL21,IPTG诱导表达目的蛋白。表达产物经SDS-PAGE检测,证明重组蛋白PET-32a-3ABC成功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以表达产物作为抗原,为鉴别诊断自然感染和免疫动物的方法提供了技术条件。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 非结构蛋白 克隆 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口蹄疫病毒VP1基因的原核可溶性表达

中国畜牧兽医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针对重组原核表达载体表达目的蛋白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的问题,作者对影响外源蛋白表达的IPTG的浓度、温度、时间等因素均进行了探索,以观察VP1蛋白的可溶性情况。通过PCR技术将VP1基因克隆至pGEM-T载体中,然后将pET-28a(+)和pGEM-T载体分别进行双酶切,构建重组的pET-28a-VP1载体,将重组载体转化至BL21中,诱导后经SDS-PAGE检测可见约29 ku的目的蛋白条带。插入的外源目的蛋白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上清中的可溶性蛋白甚微。试验结果表明,这可能与蛋白本身的氨基酸组成有重要关联。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 VP1基因 原核 可溶性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IPTG诱导浓度、时间对AsiaⅠ型口蹄疫病毒VP1蛋白表达的影响

中国畜牧兽医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口蹄疫病毒VP1基因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用不同的IPTG浓度与不同诱导时间诱导菌株表达VP1蛋白,分析不同IPTG浓度及不同诱导时间对蛋白表达量的影响,以确定最佳表达条件。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IPTG浓度的增高,表达量并不会随之增大;而在菌体对数生长期内,随诱导时间的延长,表达量会随之增大。最后确定当IPTG浓度为3 mmol/L,诱导表达到最长时间9 h时,VP1蛋白表达量最大。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 AsiaⅠ型 VP1蛋白 表达 IPTG 诱导浓度 诱导时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口蹄疫病毒灭活疫苗中VP1基因RNA抽提方法的建立

中国畜牧兽医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本试验提取疫苗种毒、BEI灭活病毒和白油乳化灭活疫苗病毒中的RNA,并就VP1基因进行了RT-PCR扩增、核酸序列测定和序列比对分析。结果显示,3种来源的VP1基因片段长度均为813 bp,与预期的目标相符,核苷酸序列显示3种方法处理的病毒VP1同源性为100%。说明灭活剂BEI和乳化工艺没有全部破坏口蹄疫病毒VP1基因核酸,为检测疫苗毒株的核酸序列建立了一种方法。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 灭活疫苗 二乙烯亚胺(BEI) VP1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O型口蹄疫病毒VP1基因在2种原核表达载体上的表达

中国畜牧兽医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设计1对引物将口蹄疫病毒(foot and mouth disease virus,FMDV)VP1基因克隆到T载体上,通过NdeI和XhoI双酶切VP1基因和pET-28(a),在T4连接酶的作用下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28a-VP1;然后用EcoR I和XhoI双酶切VP1基因与pET-41(a),在T4连接酶的作用下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41a-VP1;然后将这2个新构建的载体分别通过热冲击法转化BL21(DE3),37℃不同IPTG浓度和32℃、0.01 mmol/L IPTG诱导表达,SDS-PAGE结果显示pET-28a-VP1的表达量高于pET-41a-VP1,在DTT和乙醇的作用下,二者均没有可溶性蛋白出现。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 VP1基因 原核表达 载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口蹄疫病毒VP1基因研究进展

动物医学进展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口蹄疫病毒VP1基因是参与构成病毒粒子的主要中和抗原基因,其表达蛋白可以诱导动物机体产生中和抗体。对VP1基因进行分析,不仅对口蹄疫病毒遗传变异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而且对口蹄疫的流行病学调查、疫源追踪、毒株型和亚型的分析,甚至对新型疫苗的研制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VP1基因一直是口蹄疫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中的热点。文章就口蹄疫病毒VP1基因的特性及其在基因分型、诊断和疫苗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 VP1基因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