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羊毛细度候选基因的研究进展
《生命科学仪器 》 2007
摘要: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各种分子标记技术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羊毛细度一直以来是制约我国羊毛产品的主要因素,本文论述了用KAP和KRT基因作为羊毛细度候选基因的理论依据,并阐述通过PCR-SSCP分子标记的方法对羊毛细度进行分析的可能性。


优质细毛羊羊毛细度的候选基因分析
《遗传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PCR-SSCP的分子标记技术,选择编码羊毛纤维组成蛋白基因中的KAP1.1、KAP1.3的部分序列、KAP6.1的外显子区作为候选基因,通过对其多态性的研究,探索将该基因作为候选基因来间接选择羊毛细度性状的可行性。得出其中在角蛋白辅助蛋白的多基因家族中的高硫蛋白辅助蛋白基因(KAP1.1、KAP1.3)中,位点W08667与羊毛细度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在甘氨酸酪氨酸角蛋白辅助蛋白中,外显子位点W06933的AA基因型和BB基因型与羊毛细度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


绵羊双肌臀(Callipyge)基因型的检测
《畜牧兽医杂志 》 2006
摘要:绵羊的双肌臀(Callipyge,CLPG)基因表型为后臀肌肉增大近30%,是由位于绵羊18号染色体GTL2基因上游32.8kb处存在一个A→G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标记(命名为SNPCLPG)产生的,该SNP标记的存在与CLPG表型完全吻合。通过对SNPCLPG的分子检测,期望发现CLPG基因型种羊,为今后选育肉用性状更优异的新品系奠定基础。为此,选择设计合成了2对引物,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和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方法,分别以引进的纯种澳洲陶塞特羊、德国美利奴羊以及陶塞特羊×新疆细毛羊杂交一、二代作为研究样本,进行了SNPCLPG位点的PCR检测。虽然获得了预期的两个497bp和165bp扩增片断,但未检测到CLPG基因型特征性的SNPCLPG突变(A→G)。
关键词: 双肌臀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PCR-RFLP PCR-SSC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