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畜牧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4046条记录
品种、季节因素对放牧犊牛生长发育的影响

中国草食动物 2009

摘要:对3月龄安杂牛、新褐杂牛、荷斯坦牛公犊进行放牧补饲。结果表明,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安杂犊牛、新褐杂犊牛、荷斯坦犊牛在5-8月份夏季天然草场平均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受季节性的牧草质量及连续放牧食入性牧草营养水平变化等因素影响,不同月份平均日增重水平差异显著(P<0.05)。随着动物生长需要的增加与牧草营养的变化,犊牛在6月上旬有一个生长高峰,之后在7月上旬也有一个相对增重高峰,7月下旬至试验结束,平均日增重持续下降。三种犊牛在体高、腰角宽指标上差异显著(P<0.05)。结论:肉牛补饲从6月下旬开始较适宜,补饲量根据生产计划做适当调整。

关键词: 肉牛 品种 季节 生长发育 日增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哺乳动物DGAT1基因的研究进展

草食家畜 2009

摘要:酰基辅酶A:二脂酰甘油酰基转移酶1(acyl CoA:diacylgycerol acyltransferase,DGAT1)是哺乳动物体内的一种非常重要的酶,其主要机制是使二酰甘油加上脂肪酸酰基形成三酰甘油。该酶在泌乳、小肠脂肪吸收、脂蛋白组装和脂肪形成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本文综述了DGAT1基因的克隆、定位、生物学功能及其遗传多态性,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二脂酰甘油酰基转移酶1(DGATl)基因 生物学功能 遗传多态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IPTG诱导浓度、时间对AsiaⅠ型口蹄疫病毒VP1蛋白表达的影响

中国畜牧兽医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将口蹄疫病毒VP1基因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用不同的IPTG浓度与不同诱导时间诱导菌株表达VP1蛋白,分析不同IPTG浓度及不同诱导时间对蛋白表达量的影响,以确定最佳表达条件。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IPTG浓度的增高,表达量并不会随之增大;而在菌体对数生长期内,随诱导时间的延长,表达量会随之增大。最后确定当IPTG浓度为3 mmol/L,诱导表达到最长时间9 h时,VP1蛋白表达量最大。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 AsiaⅠ型 VP1蛋白 表达 IPTG 诱导浓度 诱导时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免疫组化法检测EgM蛋白免疫犬的肠系膜淋巴结抗体靶位点的探索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检测EgM蛋白免疫后的犬肠系膜淋巴结和感染细粒棘球绦虫后的犬肠系膜淋巴结上的IgG和特异性IgG抗体。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仅EgM免疫犬肠系膜淋巴结、EgM蛋白免疫后感染原头蚴的犬肠系膜淋巴结、感染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的犬肠系膜淋巴结上的IgG。用细粒棘球绦虫虫体分泌表达的重组蛋白EgM制备的高免特异性抗体可引起免疫犬的特异性抗体反应。结果在EgM免疫犬和感染原头蚴的犬的肠系膜淋巴结检测出IgG。结论用EgM蛋白免疫犬后可以在其肠系膜淋巴结产生特异性抗体。

关键词: 细粒棘球绦虫 抗体反应 免疫组织化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主要抗病候选基因在牛抗病育种中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09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带绦虫六钩蚴超微结构的观察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观察猪带绦虫六钩蚴的超微结构。方法猪带绦虫病患者驱虫,收集成熟虫卵。次氯酸钠法破卵壳后,等渗细胞分离液(Percoll)收集六钩蚴,人工肠液激活。热琼脂离心法制备电镜样品,透射电镜观察。结果猪带绦虫成熟六钩蚴呈卵圆形,(14~17)μm×(10~13)μm,表面有不规则的突起或皱褶。六钩蚴小钩从外至内由颗粒带、纤维层和芯髓组成。成熟六钩蚴具成肌细胞、小钩生发细胞和皮层细胞等几种细胞类型。结论猪带绦虫六钩蚴的超微结构和缩小膜壳绦虫(Hymenolepis diminuta)六钩蚴的超微结构相似,但小钩的结构不同;猪带绦虫六钩蚴有形成上皮的双核细胞。

关键词: 猪带绦虫 六钩蚴 超微结构 透射电镜

新疆荒漠草地退化的原因分析与修复对策探讨

草食家畜 2009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造成新疆荒漠草地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提出了修复退化荒漠草地生态环境的对策,为新疆荒漠草地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荒漠草地 生态环境 退化 修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口蹄疫双佐剂灭活疫苗的研究

中国畜牧兽医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在口蹄疫二价灭活疫苗(O型、AsiaⅠ型)常规使用法国SEPPIC公司206佐剂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缓释作用更强的双佐剂成分疫苗。通过MTT法检测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液相阻断ELISA法检测口蹄疫抗体效价及攻毒试验测定PD50来评判该双佐剂疫苗与常规疫苗的效果差异。结果显示,双佐剂疫苗组细胞免疫水平(淋巴细胞刺激指数SI为1.235±0.060)比常规佐剂疫苗组(SI为1.115±0.035)和对照组(SI为1.010±0.045)高,与常规疫苗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双佐剂疫苗组O型和AsiaⅠ型抗体与常规佐剂疫苗组相比,全剂量组抗原量较充分,两组抗体水平差距不大;1/3剂量组和1/9剂量组由于抗原量较少和强缓释作用,导致抗体水平明显较低。攻毒保护结果为双佐剂疫苗组略高于常规佐剂疫苗组,前者每头份疫苗AsiaⅠ型为9.0 PD50,O型为11.84 PD50,后者每头份疫苗AsiaⅠ型为9.0PD50,O型为9.0 PD50。由分析结果可见,双佐剂疫苗可引起较好的细胞免疫应答和缓释作用,达到好的攻毒保护效果。

关键词: 口蹄疫灭活疫苗 佐剂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攻毒保护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苜蓿干草制作关键技术

新疆农垦科技 2009

摘要:苜蓿干草是草食家畜冬春必不可少的粗饲料。苜蓿干草具有加工简单,成本低,耐保存等特点,从理论上讲,如果在苜蓿干草调制的每一个环节减少营养及物质的损失,做到适时刈割,合理留茬,合理干燥及收草打捆处理科学,是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干草的损失的。干草调制的基本程序为:鲜草刈割,压扁,干燥,捡拾打捆,堆贮,二次加压打捆和贮存等。1适时刈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羔羊卵母细胞体外生产胚胎技术研究进展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09

摘要:就幼龄动物与成年动物卵母细胞在细胞形态、代谢和发育能力方面的差异,以及羔羊卵母细胞发育的影响因素等进行了综述。不断改进羔羊激素诱导卵泡超数发育方案,改善JIVET技术的效率,将会致使这项技术走向商业化。

关键词: 羔羊 幼龄供体 激素诱导 JIVET技术 胚胎体外生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