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碱胁迫下冰草根系pH值与有机酸含量变化
《新疆农业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塔乌库姆冰草耐碱性机理,分析根系分泌的有机酸与pH值在调控植物抗碱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将2种碱性盐Na2CO3、NaHCO3按摩尔比9∶1混合,人工模拟10、30、60、90、120 mmol/L天然碱性生境条件对塔乌库姆冰草幼苗进行碱胁迫,测定pH值与有机酸种类及含量,分析其对胁迫的生理响应。【结果】碱胁迫导致塔乌库姆冰草胚根、胚芽生长缓慢,其中胚根生长率仅为对照的0.40倍,受到明显抑制;随处理液浓度的增加,幼苗根系分泌以苹果酸、柠檬酸为主的有机酸,使植物根系内pH保持在6.65~6.68。冰草根系分泌的有机酸在碱胁迫过程中虽然明显增加,但不能阻止高浓度的pH对植物幼苗的伤害。【结论】碱处理液浓度为60 mmol/L,即pH为9.8时,有机酸分泌量为调控冰草根系pH最适宜浓度。


我国猪、鸡源沙门菌和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研究进展
《中国抗生素杂志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我国是猪、鸡养殖大国。沙门菌病和大肠埃希菌病作为猪、鸡养殖场最常见的细菌性疾病,常常呈混合感染,临床上多采用抗菌药物治疗。近年来,由于抗菌药物大范围的不合理使用,沙门菌和大肠埃希菌出现了严重的耐药性,养殖业、兽医临床治疗和公共卫生都受到影响。本文主要调查近3年(2017—2019年)我国报道的猪、鸡源沙门菌和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研究进展,包括猪、鸡源沙门菌和大肠埃希菌相关的耐药机制、常见的耐药基因、国内部分地区所分离的沙门菌和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种类及耐药率等,加强耐药性的监测与控制。


非遗传因素对多胎细毛羊初生重和断奶重的影响
《畜牧与兽医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本研究旨在分析影响多胎细毛羊出生重和断奶重的因素,为优质多产细毛羊的选育奠定基础。利用SPSS19.0软件对多胎细毛羊羔羊的初生重和断奶重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并利用SAS9.2软件的GLM(最小二乘方差分析)程序对新疆科创畜牧繁育中心2009—2019年多胎细毛羊1 567条产羔记录分析出生年份、出生月份、性别和母羊年龄等非遗传因素对羔羊初生重和断奶重的影响。结果:出生年份和性别对羔羊初生重和断奶重有极显著影响(P<0.01),出生月份和母羊年龄对羔羊初生重和断奶重没有显著影响(P>0.05);出生在2017年和2019年初生重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显著低于其他年份,出生在2014年的羔羊断奶重最大,显著大于其他年份(P<0.05)。研究结果为今后遗传参数和育种值估计提供科学依据,为提高多胎细毛羊的生产性能,培育优质的多胎细毛羊奠定基础。


多房棘球绦虫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中国兽医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建立高效、特异的多房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multilocularis,E.m)检测方法,本研究设计了1组基于E.m线粒体NADH脱氢酶亚基3(NADH3)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通过对反应体系及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E.m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线性关系好,灵敏度高,在109~101 拷贝/μL相关系数达0.998,灵敏度达10拷贝/μL;在特异性试验中,与其他病原虫株无交叉反应,特异性较好;重复性试验(组间和组内)的变异系数均小于3%。应用建立的方法对采集的50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发现9份为E.m感染阳性。由此可见,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方法可用于泡型包虫病(alveolar echinococcosis, AE)的快速检测、定量分析及流行病学调查。
关键词: 多房棘球绦虫 TaqMan探针 实时荧光定量PCR


菌糠饲料化利用研究进展
《草食家畜 》 2021
摘要:食用菌产业是我国第五大种植产业,每生产1kg的食用菌约产生3.25~5.0kg的菌糠。食用菌收获子实体后留下的栽培基质就是食用菌菌糠,菌糠由菌丝体、秸秆等粗纤维和一些发酵的代谢产物等组成,其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粗纤维、木质素、多糖)、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我国食用菌菌糠产量丰富,由于其水分含量高、营养成分多,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如不及时进行处理,将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造成资源浪费。我国食用菌产业高速发展的同时,面临需要高效合理地解决菌糠利用等问题。菌糠饲料化利用是一个有效途径,既能充分利用资源,又可以缓解部分地区饲草料原料不充足的现状。本文从菌糠的利用现状、营养价值、安全性、在反刍动物中的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综述,为食用菌菌糠饲料化利用提供参考。


新疆伊犁州首起牛结节性皮肤病疫情的诊断及处置
《中国动物检疫 》 2021
摘要:2019年8月,在新疆伊犁州察布查尔县、伊宁市、霍城县的牛群中发现牛皮肤上长满大小不等的肿胀结节,伴有体温升高等临床症状,并有1头牛死亡。随后专家赶赴现场开展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根据病牛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初步判定为牛结节性皮肤病(LSD);采集发病牛样品,包括各种皮肤结节和血清,并采集肺脏、脾脏、淋巴结等脏器,送至省级实验室开展病原学、血清学检测,同时送至国家外来动物疫病研究中心确诊。省级实验室荧光PCR检测显示,发病牛样品为LSD病毒核酸阳性;ELISA检测显示,有16份牛血清LSD病毒抗体阳性。经国家外来动物疫病研究中心检测,送检的疑似病料确诊为LSD病毒核酸阳性,这是我国首起LSD疫情。通过做好疫源追踪、消毒灭源、疫情解封风险评估,同时在新疆伊犁州使用山羊痘疫苗紧急免疫防治LSD,后期持续临床监测显示没有新的疫情发生。
关键词: 牛结节性皮肤病 疫情诊断及处置 外来动物疫病 新疆


玉米新品种新玉108号品种特点及高产栽培技术
《农村科技 》 2021
摘要:新玉108号是中熟籽粒机收玉米新品种,具有产量高、增产潜力大、稳产性好、品质优良、耐旱性强和适应性广等特点,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熟玉米区试中,667米2平均产量953.5千克,比对照玉米品种登海3672增产5.89%,高产示范田机收667米2平均产量达1129.0千克.该品种平均生育期120.1天,籽粒为金黄色、半马齿型,千粒重365克,籽粒容重782克/升,粗蛋白含量9.6%,粗淀粉含量75.49%.穗轴红色,轴细粒深脱水快,成熟时苞叶自然松开,抗倒伏、耐密植.通过单粒点播、合理密植、滴灌水肥一体化科学管理、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机械收粒等关键技术集成应用,可实现高产高效种植.本文总结新玉108号品种特点、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为该品种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技术支持.


新疆地方品种绵羊尾脂利用现状与展望
《中国畜禽种业 》 2021
摘要:本文以新疆地方品种绵羊存栏数、只均尾脂重等数据初步估算新疆地方品种绵羊年尾脂产量,同时阐述绵羊尾脂开发利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绵羊尾脂深加工利用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