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新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议
《草食家畜 》 2021
摘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我国社会经济步入新常态、农业农村发展进入新阶段背景下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新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迅速,但总体看,产业融合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基于此,结合新疆贫困地区、城郊、农区、牧区等区域资源禀赋特点,对新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现状、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借鉴国内先进省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经验,厘清了新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思路、定位与布局,提出了加快推进新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六种模式、优化发展环境、出台保障措施的建议。


羊常用粗饲料与饲料配制技术
《养殖与饲料 》 2021
摘要:羊日粮搭配直接决定所摄入的营养成分,并对其生长生产性能具有重要影响.为此,本文介绍了羊常用粗饲料的种类:青贮饲料、秸秆饲料、干草饲料;提出了羊饲料配制原则:根据羊品种、消化生理特点和饲养成本、饲料安全性、饲料添加剂要求进行配置;简述了饲料配制技术步骤.以期为羊科学饲喂、健康成长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粗饲料;粗饲料种类;饲料配制原则;饲料配制技术和步骤


日粮棉秆比例对绵羊羊肉风味的影响
《中国饲料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棉秆对绵羊羊肉风味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21.91±5.16)kg的F1代断奶母羔30只,按其母代分为对照组和20%、30%、40%、50%棉秆添加组,每组6只,试验期250 d,其中预试期20 d,正式试验期230 d。试验结果表明:(1)棉秆添加组硫胺素含量与对照组之间相比无显著差异(P> 0.05),30%组的硫胺素含量比40%组高61.54%,差异显著(P <0.05)。(2)50%组背最长肌中豆蔲酸的含量比对照组高50.00%,差异显著(P <0.05)。(3)40%组和50%组的棕榈酸含量分别比对照组高18.36%(P <0.01)和12.89%(P <0.05)。(4)20%、30%、40%和50%组的十七碳一烯酸分别比对照组低27.59%、20.69%、24.14%和27.59%,差异显著(P <0.05)。40%组的亚麻酸含量比对照组和20%添加组高32.56%和39.02%,差异显著(P <0.05)。(5)50%组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比对照组、20%组和30%组高8.37%、7.51%和8.42%,差异显著(P <0.05)。(6)50%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比对照组、20%组和30%组低8.25%、7.55%和8.33%,差异显著(P <0.05)。(7)50%组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20%组和30%组低11.16%和12.11%,差异显著(P <0.05);单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比值:30%组> 20%组>对照组> 40%组> 50%组,50%组的单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比值分别比对照组、20%组和30%组低16.28%、17.24%和19.10%,差异显著(P <0.05)。由此可见,日粮中棉秆添加比例应低于40%,即添加比例为20%~30%对羊肉风味的影响较小,羊肉品质较好。


基于快检法新型乳基粉的配制
《草食家畜 》 2021
摘要:本文旨在基于新疆乳质特性,开发一种降低酪蛋白含量且感官良好的乳基粉以满足后续开发新型功能乳粉的需要;以新鲜干制乳粉、乳清蛋白粉、牛奶球蛋白粉等为原料,采用乳成分快检仪对乳基品成份进行检测,以脂肪、蛋白、乳糖、低聚乳糖和半乳糖含量等结合外观、色泽、口感、硬度等感官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筛选适宜的乳基粉配方;结果显示具备低脂肪、低游离糖和高蛋白特征的新型乳基粉配方即西域春自产原料乳粉10.597、乳清蛋白粉1.615、牛奶蛋白600A 0.288;结论为基于各种原料的成份快检,结合感官评价,线性方程组规制,能配制满足要求的乳基粉。


塔什库尔干县牦牛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黑龙江动物繁殖 》 2021
摘要:畜牧业是塔什库尔干县的主导产业,加快塔什库尔干县畜牧业发展,对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维护国家边防稳固具有重要意义。塔什库尔干县牦牛作为畜牧业支柱畜种,在长久的生产、发展中相对处于一个比较封闭、靠天养畜的状态。文章在塔什库尔干县牦牛资源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存在问题,并结合生产实际提出饲草料均衡供给、发展淘汰牦牛育肥、重视牦牛肉产品深加工、推广优质冻精、加强产品研发、政策引导和基层培训等建议,希望为实现塔什库尔干县牦牛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畜牧业产值增长和持续性发展提供参考。


细粒棘球绦虫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建立高效、特异的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granulosus,Eg)检测方法。方法本研究设计了一组基于Eg线粒体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通过反应体系及条件的优化,建立了Eg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结果该方法线性关系好,灵敏度高,在109~102拷贝/μL相关系数达0.998,灵敏度达102拷贝/L;在特异性试验中,与其他病原虫株无交叉反应,特异性较好;重复性试验变异系数均低于3%。应用该方法对50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发现6份为Eg感染阳性。结论由此可见,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方法可快速、灵敏、特异地检测细粒棘球绦虫,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关键词: 细粒棘球绦虫 TaqMan探针 实时荧光定量PCR


鸽圆环病毒新疆株全基因组克隆与序列分析
《塔里木大学学报 》 2021
摘要:采用PCR扩增与基因序列测定方法从病死鸽肝组织扩增获得鸽圆环病毒(Pigeon circovirus,PiCV)新疆株(命名为XJ1株)全基因组序列,并对其基因组组成、结构及遗传进化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XJ1株基因组全长为2 031 bp,存在ORF V1(41~994 nt)、ORF C1(1 166~1 981 nt)、ORF C2(410~790 nt)、ORF C3(2~292 nt)和ORF C4(739~984 nt)5个阅读框,5’端和3’端基因间隔区长度分别为90 nt和171 nt。XJ1与已报道的24株鸽圆环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同源性为87.2%~94.9%,其中与GF17和GH1834的同源性最高(均为94.9%),基于基因遗传进化树显示,XJ1株与Cap蛋白起始密码子"ATG"分支中GF82、JF007及GH1834亲缘关系最近。鸽圆环病毒新疆株全基因组序列的分析为疫苗开发提供资料参考。


影响多胎细毛羊主要经济性状的非遗传因素分析
《中国畜牧杂志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索非遗传因素对细毛羊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本文对新疆科创畜牧繁育中心2009—2017年的鉴定记录进行统计分析,利用最小二乘方差分析鉴定年份、年龄及性别3个非遗传因素对多胎细毛羊头部评分、体型评分、密度评分、细度评分、匀度评分、弯曲度评分、油汗评分、总评分8个主观鉴定性状和羊毛长度、剪毛后体重、剪毛量3个客观测定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鉴定年份对各性状均有极显著影响;性别对密度评分、毛长度、匀度评分、油汗评分、总评分、剪毛后体重、剪毛量均有极显著影响,对头部评分、体型评分、细度评分、弯曲评分的影响均不显著。年龄对细度评分有极显著影响,对头部评分、剪毛量有显著影响,对其他性状的影响均不显著。


南疆多浪羊示范羊场防疫条件调研
《草食家畜 》 2021
摘要:目前随着舍饲化程度的提高,新疆新的羊病不断出现,老病变得复杂,传播也更加迅速、广泛。动物防疫工作仍然存在短板和不确定性,如果疫病防疫条件及措施跟不上,将制约着新疆整个养羊业的发展。本团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其附属法规的相关内容,采取问卷调查、现场检查的方法对新疆南疆的多浪羊示范养殖场防疫工作的软硬件建设现状进行了全面的调研。结果显示,强化防疫意识、优化环境、重视养殖场防疫条件达标整改将成为促进多浪羊体系健康发展的重点工作。本文就多浪羊示范养殖场防疫工作软硬件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建议,谨供决策者和兽医同行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