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减少家畜NH3排放量的外源性吸附剂研究进展
《养殖与饲料 》 2020
摘要:NH3排放总量的18%来自家畜,减少氨排放已然成为世界各国热议的话题.现阶段降低家畜减排NH3的方法以内源性减排为主,但都存在弊端,外源性吸附剂在减少家畜NH3的排放量时对家畜的生产性能无影响.吸收NH3的外源性吸附剂可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降低NH3浓度,目前常用的外源性吸附剂有过磷酸钙、分子筛、膨润土等.
关键词: 吸附剂 3','','1ozyBrmoD2 mmd2F5oosW9Jj2TWZuny6t mmd2BRWtFfmMkJlLdvP9wNjNSQQkQw==') >NH3 家畜


绵羊抗消化道线虫感染育种技术研究进展
《福建农业学报 》 2020 CSCD
摘要:由消化道线虫感染引起的疾病是影响绵羊健康和生产力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对该病传统的预防方法是使用化学驱虫药和加强饲养管理.但随着抗药虫株的出现和蔓延,严重的药物残留和环境污染问题,使传统的化学防治方法受到了严峻的挑战.随着分子遗传学技术的进步及其在绵羊抗消化道线虫感染育种中的应用,提高绵羊对消化道线虫的抗病性,是预防该病的重要补充策略.大量研究表明传统表型选择性状面宽,但遗传进展缓慢,准确性差;分子标记确定性高,但抗性性状由微效多基因控制,基因间又存在互作,单独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全面性不足,应将二者相结合.虽然已筛选出大量的消化道线虫的抗性遗传标记及候选基因,但抗病作用机制复杂,尚处于试验研究状态;抗病性状和生产性状之间的关联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对绵羊抗消化道线虫感染育种技术及筛选的基因位点进行了全面的综述,指出了目前研究中的不足,为今后绵羊抗消化道线虫感染育种研究提供了参考.


RNaseⅢ RncS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毒力的调控作用研究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核糖核酸酶RnaseⅢ是一种调控nc RNA水平的重要酶系。为了解核糖核酸酶RnaseⅢRncS在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M)毒力中的调控作用,本研究在构建LM-ΔrncS基因缺失突变株的基础上,通过动物感染试验检测强毒株LM-SB5与缺失株LM-Δrnc S对昆明系小鼠的LD50、存活能力、脏器载菌量及病理组织学产生的影响;利用细胞侵染试验检测强毒株与缺失株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的粘附率、侵袭率及其在胞内生存繁殖能力的影响,分析RnaseⅢRncS对LM毒力的影响。结果显示,LM-SB5强毒株和LM-Δrnc S缺失株对昆明系小鼠的LD50分别为105.60 CFU、106.90 CFU;与LM-SB5强毒株相比,LM-Δrnc S的LD50升高了1.30个对数数量级,小鼠的存活时间明显延长,表明毒力显著降低;第3~5 d肝脏、脾脏载菌量显著减少(P<0.05),其中第4 d差异极显著(P<0.01);LM-Δrnc S缺失株对肝脏、脾脏、肾脏的病理损伤降低;LM-Δrnc S缺失株对RAW264.7细胞的粘附率和侵袭率均显著低于LM-SB5强毒株(P<0.01),在2~6 h之间,LM-Δrnc S缺失株在细胞内的细菌量显著低于LM-SB5强毒株(P<0.05),证实LM-Δrnc S在细胞内的生存增殖能力显著降低,提示rnc S基因对LM毒力发挥有一定的调控作用。本研究为进一步揭示RnaseⅢ在LM毒力中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核糖核酸酶RnaseⅢ rncS基因 毒力


多浪羊NCOA1基因多态性与产羔数的相关分析
《江西农业学报 》 2020
摘要:分析研究了新疆多浪羊核受体辅激活蛋白基因(Nuclear receptor coactivator1 gene,NCOA1)的多态性及其与产羔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NCOA1基因存在两个多态位点,分别为内含子12的g.166397 A>C突变位点和外显子17的g.187501 G>A突变位点;g.166397 A>C突变位点的优势基因为A等位基因,基因频率为0.968;g.187501 G>A突变位点的优势基因为B等位基因,基因频率为0.643,且在该突变位点发生了错义突变,由原编码的丝氨酸(Ser)改变为谷酰胺酸(Gln);在多浪羊NCOA1基因的g.166397 A>C突变位点,AA基因型个体的产羔数显著高于BB基因型个体的(P<0.05);在多浪羊NCOA1基因的g.187501 G>A突变位点,BB基因型个体的产羔数显著高于AA和AB基因型个体的(P<0.05).由此推断NCOA1基因可以作为多浪羊多羔性状的候选基因.


优质超细毛羊纤维直径选育效果分析
《家畜生态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苏博美利奴羊周岁母羊羊毛纤维直径育种效果,为提高超细毛羊的生产性能提供科学依据.测定了新疆某种羊场2012-2018年间的3 871只苏博美利奴羊周岁母羊的羊毛纤维直径、标准差和纤维直径变异系数,对超细毛羊的平均纤维直径、标准差、纤维直径变异系数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并分析了2012-2018年间3 871只周岁母羊平均纤维直径、标准差、纤维直径变异系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2012-2018年,周岁母羊的羊毛平均纤维直径与标准差之间呈现极显著正相关(r=0.608,P<0.01),标准差与纤维直径变异系数之间也呈极显著正相关(r=0.792,P<0.01),平均纤维直径与纤维直径变异系数之间无显著相关(r=0.007,P>0.05).


加强畜牧业标准化管理的途径探究
《畜牧业环境 》 2020
摘要:畜牧业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后,社会对畜牧业生产经营要求逐渐增多。为提高畜产品整体质量,国家积极推进畜牧业标准化建设。因此,本文基于畜牧业标准化建设现状,对加强畜牧业标准化管理的途径展开研究。借此明确畜牧业内部标准化管理对畜牧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为畜牧业稳定发展提供助力。


基于微卫星多重PCR技术的特克塞尔*哈萨克杂交羊亲子鉴定
《中国畜牧兽医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本研究旨在建立一套适用于特克塞尔×哈萨克杂交羊亲子关系的鉴定体系.试验选取11个微卫星标记位点进行组合扩增,通过优化微卫星标记位点组合的引物浓度、退火温度及反应体系等条件,建立了4组多重PCR体系,对多重PCR扩增产物采用毛细管电泳进行基因型分型,经PROSize3.0软件读取基因型分型结果,Cervus 3.0软件分析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鉴定特克塞尔×哈萨克级进F2代(特哈级进F2)和横交F2代(特哈横交F2)的亲子关系.结果表明,特哈级进F2和特哈横交F2的等位基因数为180和140、平均等位基因数为16.364和12.727、平均观测杂合度(Ho)为0.533和0.544、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807和0.831、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 IC)为0.783和0.803.对特哈级进F2和特哈横交F2两个品种70只候选亲本和64只候选子代的11个微卫星标记位点进行亲子关系鉴定,结果表明:当双亲基因型未知时的累积排除概率(CE-1P)为0.9995和0.9997;当单亲基因型已知时的累积排除概率(CE-2P)均达到1.0000;双亲基因型已知的累计排除概率(CEPP)均达到1.0000.说明选择的11个微卫星标记位点具有高度的多态性和较高的排除概率,适用于遗传分析和个体的亲子鉴定.利用微卫星标记建立的特克塞尔×哈萨克杂交羊亲子鉴定体系为分析绵羊群体遗传多样性和辅助育种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特克塞尔×哈萨克杂交羊 微卫星标记 多重PCR 亲子鉴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