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新疆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 2016
摘要:新疆为国内5大牧区之一,发展畜牧养殖产业,新疆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资源。这些年,新疆畜牧业得到长足发展。但是,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是较为显著的。比如:草地生态恶化,抵御灾害能力差;缺乏正确的引导,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思想观念保守,生产方式落后等。针对此问题,笔者提出转变生产方式;建设"兴牧"工程;提升产业服务水平;畜牧业发展与"节草型"饲养方式相结合等解决措施,以供参考和借鉴。


新疆畜牧科研创新的思考探讨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 2016
摘要:我国现处于大变革、大发展时期,而改革发展尚且没有既定的模式。需要的是,我们不断地转变思路,开拓创新,勇于实践,探索一条适合畜牧科研发展的思路。现阶段,新疆畜牧科研机构还存在一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本地畜牧科研工作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结合本地实情,针对性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转变理念,开拓创新;重视人才队伍培养,促进科研可持续发展;创新管理工作,提升系统效率;完善科研投入机制,加快科研工作的可持续发展;顺应市场发展变化,实现单项向综合配套技术的过度,要点性知识以供参考和借鉴。


新疆经济-生态-社会系统耦合协调演化研究
《节水灌溉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以水资源视角下的新疆经济-生态-社会系统耦合协调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水资源-经济-生态-社会系统耦合评价指标体系,对2001-2014年水资源-经济-生态-社会系统进行耦合协调性定量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2001-2014年新疆水资源-经济-生态-社会系统中的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效益指数极速增长,水资源系统和生态系统效益指数平稳波动;全系统耦合度整体处于颉顽阶段,耦合协调性整体属于勉强协调型,其中耦合度指数值略高于耦合协调度值,并且呈现耦合系统越多,耦合度、耦合协调度越低态势。
关键词: 水资源-经济-生态-社会系统 耦合协调 演化 新疆


2012—2014年新疆动物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畜牧与兽医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解新疆地区畜间布病流行情况及病原学特征,提升该病诊断水平,为新疆制定布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2012—2014年选定新疆伊犁地区、和田地区、哈巴河县、温宿县为布病流调监测点,共抽检牛血清20 906份,羊血清23 245份。在布病阳性点采集流产胎儿病料和奶样各30份进行病原分离,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分析其病原学特征。牛羊布病血清学结果显示,牛羊布病阳性率0.77%~2.87%。从流产胎儿病料和奶样中分离布鲁氏菌11株,经AMOS-PCR鉴定,其中9株为羊种布鲁氏菌,2株为牛种布鲁氏菌。试验结果表明,新疆地区动物布鲁氏菌病疫情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加强牛羊布病检疫和防控势在必行。


新疆畜禽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网络平台的构建
《农业网络信息 》 2016
摘要:当前,建立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通过建立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以加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的格局正在逐步形成。本文主要介绍新疆畜禽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网络平台的构建原则、思路、目的以及意义。


2015年新疆奶牛养殖现状抽样调查报告
《中国奶牛 》 2016
摘要:本文通过抽样调查2015年新疆奇台县、玛纳斯县和尼勒克县的奶牛养殖情况,比较分析2015年和2014年同期奶牛养殖状况差异,探讨2015年该地区奶牛养殖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应对措施和建议。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现代畜牧业发展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 2016
摘要:营造"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加强畜牧业人才队伍建设,充分调动科技人才参与畜牧经济发展的积极性,为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是实现新疆由"畜牧大区"向"畜牧强区"转变的关键。鉴于此,文章提出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本区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改革建议,对推动现代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