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新疆生猪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农家科技(上旬刊) 》 2019
摘要:新疆的生猪产业在新疆畜牧业中占据重要位置,可以说关乎新疆畜牧业的发展.本文对新疆生猪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再研究目前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对策.


伯氏疏螺旋体TaqMan-MGB探针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及对新疆地区蜱的检测
《中国动物检疫 》 2019
摘要:为建立一种TaqMan-MGB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来快速、特异地检测伯氏疏螺旋体,根据GenBank发表的伯氏疏螺旋体16SrRNA序列,应用分子生物学软件进行比对,选取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及TaqMan-MGB探针,并优化荧光定量PCR反应体系及条件,分别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及钩端螺旋体进行扩增;构建伯氏疏螺旋体标准株16SrRNA基因片段阳性质粒,10倍系列稀释后进行real-time PCR扩增,测定该方法的敏感性.结果可见:仅伯氏疏螺旋体出现阳性扩增,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及钩端螺旋体扩增均为阴性;该方法对阳性质粒的检测限约为100 copies/μL.应用该方法对新疆地区的100份蜱DNA样本进行检测,发现7份为伯氏疏螺旋体阳性.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TaqMan-MGB探针荧光定量PCR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及良好的敏感性,为今后伯氏疏螺旋体的快速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技术支撑.
关键词: 伯氏疏螺旋体 TaqMan-MGB探针 荧光定量PCR 蜱 检测 新疆


新疆草地畜牧业生产方式调整和生态环境治理措施
《农业开发与装备 》 2019
摘要:响应构建生态友好型社会、加快草地生态建设的号召,新疆草地畜牧业要在能提升效益产出的基础上,统筹兼顾畜禽养殖与生态环境保护,努力做好畜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由此而展开论述,从着力减轻草原生态压力,尝试多种草地生产经营模式;季节性调整畜牧方式,减轻对草地的破坏压力;认清草地恶化事实,做好草地修复和重建工作;要兼顾各方利益关系,确保正常的生产、生态、生活等活动等几个方面,就草地畜牧业生产方式调整和生态环境治理措施做要点阐述,以便于能更好治理好草地生态系统,确保草地畜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浙江省长兴县湖羊产业融合发展对推进 新疆羊产业融合发展的启示
《草食家畜 》 2019
摘要: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任务,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新疆高位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但纵深看,融合发展水平仍不高.为借鉴国内先进省区三产融合的发展经验,丰富新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践基础,本文通过对浙江省长兴县湖羊产业的实地调研,总结了长兴县围绕羊产业在三产融合方面的主要做法与成效,分析了长兴县羊产业三产融合的发展经验,形成了通过种养业循环实现农业内部融合,通过产业链延伸实现一二三产业纵向融合,通过农业多功能拓展实现一二三产业横向融合,围绕供给侧推动一二三产高质量融合,筑牢产业发展基础,提高一二三产融合能力等五点推进新疆羊产业融合发展的启示,为新疆羊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经验借鉴与参考.


对新疆推进兽医社会化服务发展的思考
《草食家畜 》 2019
摘要:随着我国公共服务领域供给侧改革的深入,创新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减少政府对市场的直接干预已成为准则。兽医社会化服务正是顺应当前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已经成为当前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重要方向。新疆作为畜牧业大省,兽医社会化服务发展的成功与否,对现代畜牧业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事关广大农牧民、养殖户福祉。本文总结了新疆推进兽医社会化服务的现状,包括发展规划、职能定位、防疫效果等,探讨了改革试点中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抓手不足、监管体系薄弱、财政投入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强化顶层设计、创新模式、加强政策支持等建议,为新疆全面推进兽医社会化服务提供了参考。


奶牛源金黄色葡萄球菌新疆流行株生物被膜形成及相关基因的分布与转录水平
《南方农业学报 》 2019
摘要:[目的]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临床分离株的生物被膜形成情况及黏附素和ica操纵子与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相关性,为系统掌握新疆地区奶牛源SA流行株的分子特征及有效防治奶牛乳房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临床分离鉴定的164株SA新疆流行株,采用结晶紫半定量黏附试验(MPA)测定各流行株的体外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同时通过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对SA生物被膜形成相关基因转录水平进行检测分析.[结果]164株奶牛源SA新疆流行株的生物被膜阳性率为86.0%(141株),其中弱(+)生物被膜形成有69株(占42.1%)、中等(++)生物被膜形成有38株(占23.2%)、强(+++)生物被膜形成有34株(20.7%).在141株MPA阳性SA分离株中,clfA、clfB、fnbA、fnbB、cna、fib、icaA、icaC和icaD基因检出率分别为83.7%(n=118)、58.9%(n=83)、75.2%(n=106)、78.7%(n=111)、75.9%(n=107)、58.9%(n=83)、90.1%(n=127)、79.4%(n=112)和100.0%(n=141);ica基因(icaA、icaC和icaD)检出率总体上高于其他生物被膜形成相关基因,且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强(+++和++)的菌株尤为明显;clfB、fnbA、cna和fib基因检出率则表现为MPA阴性菌株高于MPA阳性菌株.9个生物被膜形成相关基因中有7个基因(clfA、fnbA、fnbB、fib、cna、icaC和icaD)在强(+++)生物被膜形成能力SA分离株中的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结论]奶牛源SA新疆流行株生物被膜形成率高,生物被膜形成相关基因携带率也较高,其中clfA、fnbA、fnbB、fib、cna、icaC和icaD基因的表达与SA生物被膜形成密切相关.


新疆地区不同绵羊品种支原体肺炎血清学调查
《草食家畜 》 2019
摘要:为了调查新疆地区规模化羊场不同品种绵羊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ovipneumoniae of sheep,MO)的感染情况,本研究利用绵羊肺炎支原体(Sheep Mycoplasma pneumoniae,MP)ELISA检测试剂盒,对新疆南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巴州)和北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犁)的4个绵羊品种共1628只未免疫羊只的血清样本进行了绵羊肺炎支原体抗原和抗体检测.结果显示,两个地区不同绵羊品种均存在MO感染.伊犁地区绵羊MP-抗原(Ab)阳性率为20.29%、MP-抗体(Ab)阳性率为16.62%,其中哈萨克羊MP-Ag阳性率为20.04%、MP-Ab阳性率为23.22%;萨福克羊MP-Ag阳性率为20.61%、MP-Ab阳性率为8.30%.巴州地区绵羊MP-Ag阳性率为14.42%,MP-Ab阳性率为14.65%,其中巴音布鲁克羊MP-Ag阳性率为17.91%、MP-Ab阳性率为18.65%,杜泊羊MP-Ag阳性率为11.08%、MP-Ab阳性率为11.08%;萨福克羊MP-Ag阳性率为14.70%、MP-Ab阳性率为13.23%.血清学结果表明,绵羊支原体感染在新疆南疆巴州地区和北疆伊犁地区的规模化羊场的不同绵羊品种中均普遍发生.不同地区不同绵羊品种中绵羊支原体肺炎抗原检出阳性率无显著差异,新疆本地绵羊品种绵羊支原体肺炎抗体检出阳性率显著高于同一地区的外来引进品种.本研究为评估绵羊肺炎支原体在新疆的流行情况以及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了参考依据.


新疆阿勒泰地区牛羊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草食家畜 》 2019
摘要:(目的)分析新疆阿勒泰地区布鲁氏菌病的疫情状况,为制定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开展2007-2018年阿勒泰地区6县1市牛羊血清样品布鲁氏菌病监测工作。(结果)阿勒泰地区牛羊布鲁氏菌病的检出率呈现波动趋势,牛布鲁氏菌病疫情总体上较羊严重(X~2=3553.89,P<0.01)。牛布鲁氏菌病检出率自2007年逐渐上升,在2009、2012和2015年出现高峰,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41%(415/29442)、3.04%(2404/79181)和4.09%(2091/51157);羊布鲁氏菌病疫情则在2009年和2015年出现高峰,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17%(209/17869)和3.45%(699/20277)。吉木乃县牛羊布鲁氏菌病检出率均较低,福海县牛布鲁氏菌病检出率相对较低,青河县羊布鲁氏菌病检出率相对较低,其余县市牛羊布鲁氏菌病检出率均较高。(结论)阿勒泰地区布鲁氏菌病流行虽得到一定控制,但仍有流行扩散风险,给人畜间带来危害。建议今后对阿勒泰地区动物布鲁氏菌病继续做好动态监测,及时采取包括牧场净化在内的布鲁氏菌病控制措施,以及加强与相关人兽疾病防控及研究机构在布鲁氏菌病病原学、血清诊断学等方面的合作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