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食家畜
》
2017
摘要:2014-2015年,对新疆北疆地区110个养殖场/企业进行羊群发病流行情况调查发现,几乎所有肉羊群都存在威胁肉羊产业健康发展的异常表现,而这些异常表现大都与营养代谢病有关。其中,亚临床型营养代谢病对肉羊养殖业威胁巨大,应当得到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
新疆
肉羊
营养代谢病
舍饲
调查
《草食家畜
》
2017
摘要:本文主要对新疆库尔勒、石河子、莎车、乌鲁木齐的辣椒粕常规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以期为新疆畜牧业中合理利用新型饲料资源辣椒粕提供数据参考。结果表明:辣椒粕的常规营养成分中,库尔勒、石河子、乌鲁木齐、莎车的粗蛋白分别为18.32%、24.63%、19.13%、16.98%,粗脂肪分别为2.18%、1.51%、1.63%、3.35%,中性洗涤纤维分别为37.69%、54.69%、40.00%、34.45%;酸性洗涤纤维分别为29.70%、32.60%、29.76%、27.43%。与常用蛋白饲料(棉粕、豆粕、葵粕、菜籽粕)相比,非常规饲料辣椒粕每1%蛋白成本相对较低。由此可见,辣椒粕应用于配合饲料生产,可降低饲料成本。
关键词:
辣椒粕
营养成分
新疆
《草食家畜
》
2017
摘要:新疆的棉花副产物产量丰富,但利用程度不高,是当前新疆畜牧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棉副产物主要包含棉籽饼粕和棉秆等,棉籽饼粕是反刍动物的重要蛋白性饲料来源之一,棉秆又可以作为反刍动物的粗饲料。但是由于棉籽饼粕中含有棉酚以及棉秆中粗纤维含量较高,致使棉源性饲料在动物生产的应用长期受到制约。为探讨棉源饲料在反刍动物中的研究及应用进展,本文从棉源饲料产量、种类及营养价值、在动物生产中的研究与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新疆
棉源饲料
反刍动物
抗营养因子
《草食家畜
》
2017
摘要:本研究采用竞争性ELISA方法,对采集自新疆哈密地区、昌吉州、乌鲁木齐市、吐鲁番地区、伊犁地区、巴州、和田地区和喀什地区等8地州的2 135份羊血清样本进行蓝舌病抗体检测。结果显示,除了新疆吐鲁番地区没有检出蓝舌病阳性样本外,其它地区都检出了阳性样本,且以巴州阳性率最高,达12.44%。全疆共检出阳性样本145份,平均阳性率6.79%,说明新疆的蓝舌病流行态势依然严峻。本次调查数据对了解新疆的蓝舌病流行现状及其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蓝舌病
流行病学
羊
新疆
《农村经济与科技
》
2017
摘要:新疆幅员辽阔,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等多种少数民族语言和少数民族文化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共同发展。这种语言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使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形成了独特的传播和接受信息的方式,通过对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科技信息传播特点的分析,从而发现信息传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有效传播的对策。
关键词:
新疆
少数民族
农村
科技信息
传播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旨在建立反映畜牧科研机构科研实力的评价方法。从畜牧科研机构的科研投入和产出特性出发,构建了三层递阶架构的评价体系,筛选和确定了6个一级指标和13个二级指标;基于层次分析法计算了各指标的合成权重,建立了科研实力评价模型并分析了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作为畜牧科研机构科技竞争力的评判工具,也可为其他农业科研机构科研实力评价方法的建立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畜牧科研机构
评价模型
层次分析法
三层递阶架构
新疆
《畜牧兽医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新疆尉犁县库蠓体内携带病毒情况,从该县采集18 000只库蠓,50只为一组研磨后分别接种于BHK-21、C6/36、Vero细胞,盲传5代,一组样品使BHK-21出现CPE,先用5-氟尿核苷药敏试验鉴定为RNA病毒,之后用虫媒RNA病毒引物扩增,鉴定为甲病毒,疑似盖塔病毒,最后用中和试验、免疫电镜观察和盖塔病毒C基因特异性引物PCR等方法鉴定分离毒株为盖塔病毒。本研究首次从新疆库蠓体内分离到盖塔病毒,该毒株与2005年日本分离株相似性高达98%,推测可能是由于引进日本带病种公畜或精液有关,提示在进出口畜牧贸易活动中,应加强盖塔病毒的检疫工作。
关键词:
新疆
库蠓
盖塔病毒
鉴定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笔者借助SPSS软件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下称新疆)2005—2014年农牧民消费结构演化水平进行了因子分析评价,通过评价来反映10年间新疆农牧民在生产基础型消费和享受发展型消费中的差异变化。结果表明:2011年是农牧民消费结构变化的分水岭,其中2005—2010年新疆农牧民生产基础型消费水平高于享受发展型消费水平,2011—2014年享受发展型消费水平开始不断提升,超越生产基础型消费。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因子分析法
结构演化
农牧民
消费特征
新疆
《干旱区研究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布在新疆境内的蟾蜍在长期适应性进化中,其表型差异较大。为了解新疆蟾蜍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关系,采集了新疆26个地区254只蟾蜍,对其线粒体Cytb基因进行了扩增和测序,得到长度为880 bp的片段序列,群体单倍型多样度为0.900,核苷酸多样性为0.005 5,遗传分化指数Fst为0.695 61,基因流Nm为0.35,254条序列共定义了55种单倍型,其中H23、H15是群体共享最多的单倍型,分子变异分析(AMOVA)发现,种群间遗传变异为68.55%,种群内遗传变异为31.45%。26个地理种群中乌苏群体和尉犁群体发生过种群扩张事件,扩张时间约为10~22万年前。群体间遗传距离较小,与地理距离呈低度正相关,系统发育树显示55种单倍型分为2个支系。新疆蟾蜍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群体间的遗传分化很大,各地种群间的基因流较小,遗传变异主要来自于种群间,而非种群内,单倍型H23、H15可认为是新疆蟾蜍的原始单倍型,天山在各地理群体之间不但起屏障作用,在冰期还提供了避难场所。
关键词:
蟾蜍
遗传变异
系统发育
地理分化
Cytb
新疆
《新疆畜牧业
》
2016
摘要:随着新疆肉羊养殖由草原放牧为主向农区规模化舍饲转变,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显得重要,健康养殖的概念也从水产养殖向畜禽养殖渗透和发展。湖羊是新疆引进的著名多胎品种,对规模化舍饲羊肉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因为技术的不成熟和养殖条件的限制,一直未能形成适合新疆本地养殖的模式。本文根据湖羊的特性和新疆气候条件,就湖羊的健康养殖进行了一些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湖羊
健康养殖
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