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犊牛腹泻症的病原学检测及鉴定
《新疆农业科学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新疆某规模化牛场犊牛腹泻症的主要病原。【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14份腹泻犊牛粪便中的病毒,对4头死亡犊牛肝组织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及鉴定、小鼠致病性和药物敏感性试验。将分离的致病菌扩增16S rDNA基因片段并测序,并将其结果在NCBI中用BLAST搜索同源序列,分析遗传进化特性。【结果】该牛场犊牛腹泻的病原为牛冠状病毒(Bovine coronavirus, BCoV)、牛轮状病毒(Bovine rotavirus, BRV)、大肠埃希氏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和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neumoniae)。14份粪便中,BCoV检出率为64.29%,BRV检出率为50.00%;4份肝组织中,E.coli检出率为100.00%,K.pneumoniae检出率为50.00%。分离的2种致病菌E.coli和K.pneumoniae对阿米卡星敏感,对其它16种抗生素均耐药。【结论】该牛场引起犊牛腹泻的主要病原为BCoV、BRV、E.coli和K.pneumoniae,存在病毒与细菌的混合感染。选择阿米卡星药物防治E.coli和K.pneumoniae。


喀什地区部分鸽群新城疫病毒的检测及F基因片段序列分析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调查喀什地区鸽群新城疫病毒感染情况及流行毒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试验采集喀什地区部分鸽群中疑似新城疫病毒感染的病鸽口腔及泄殖腔拭子68份,首先采用胶体金检测法进行初筛,然后采用RT-PCR法对初筛阳性样品进行新城疫病毒F基因片段的检测,并将产物进行测序,接着采用qRT-PCR方法对RT-PCR结果进行验证,最后将测序结果进行BLAST比对、系统发育树构建、同源性分析和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表明:68份样本中,有7份样本胶体金检测为阳性,有1份样本RT-PCR检测出目的条带,qRT-PCR检测结果与RT-PCR检测结果一致。测序结果经BLAST比对发现,阳性样本的F基因片段序列与NDV03-29毒株(GenBank登录号为DQ217694.1)和Behaira Equpt MR6 2012毒株(GenBank登录号为JX193771.1)的相似性最高,均为99.8%;经系统发育树构建和同源性分析发现,所检测到的毒株属于基因Ⅱ型,除了与Behaira Equpt MR6 2012和NDV03-029高度同源外,还与毒株La Sota(GenBank登录号为KU665482.1)的核苷酸相似性较高,与鸽源PPMV-1毒株Vladimir-687-05(GenBank登录号为JF824032.1)核苷酸相似性较低;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该毒株F0裂解位点的氨基酸序列为112GRQGRL117,与NDV弱毒株一致。说明喀什地区部分鸽群中存在基因Ⅱ型新城疫病毒弱毒株感染情况,在今后的养殖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加强新城疫病毒的监测和防控。


重组酶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技术检测伯氏疏螺旋体方法的建立
《中国兽医杂志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本试验采用重组酶介导等温核酸扩增(RAA)技术建立伯氏疏螺旋体核酸的检测方法。根据伯氏疏螺旋体16S rRNA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并合成特异性RAA引物,采用重组酶介导扩增技术电泳法,以10倍系列稀释1 ng/μL伯氏疏螺旋体B31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RAA,测定该方法的敏感性。通过对大肠杆菌、沙门菌、钩端螺旋体基因组DNA扩增验证该方法的特异性。结果显示,该方法对伯氏疏螺旋体标准株的B31基因组DNA检测限约为100 fg/μL,对大肠杆菌、沙门菌、钩端螺旋体均无扩增,具有良好的特异性。RAA具有特异性高、检测快速、灵敏等优点,本研究建立的伯氏疏螺旋体RAA检测方法,为伯氏疏螺旋体临床样本的快速诊断提供依据。


二重PCR检测牛血液中BVDV的初步应用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 2021
摘要:为筛选和建立准确、快速、敏感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检测方法,根据BVDV基因序列高度保守的5’UTR区,合成1对特异引物,从疑似BVDV感染的个体牛血清中提取RNA作为模板,采用二重PCR方法,获得252 bp特异性扩增产物,以此鉴别是否感染BVDV。结果表明,用该方法对同一牛场混合血清样品进行检测,发现该牛场存在BVDV感染。实验证明,该方法检测牛群是否感染BVDV,简单、快速、灵敏,且经济、方便、实用,在牛群BVDV检疫中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新疆2家牛场引进安格斯牛的牛病毒性腹泻、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和布鲁氏菌病检测
《中国动物检疫 》 2020
摘要:为了解新疆当地牛病毒性腹泻(BVD)、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和布鲁氏菌病对引进安格斯牛的影响,对2家牛场新引进的和引进2年以上的安格斯牛进行BVD、IBR和布鲁氏菌病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新引进的安格斯牛未检测出BVD抗原、IBR病原核酸、布鲁氏菌感染抗体,而引进2年以上的安格斯牛虽未检出BVD抗原,但IBR病原感染抗体阳性率为100%,且PCR核酸阳性率为20%,布鲁氏菌感染抗体阳性率为5%.结果表明,新引进的安格斯牛虽未感染这3种疫病病原,但引进后有较大的感染风险.结果提示,牛场需加强BVD、IBR和布鲁氏菌病防控,实施全群免疫,筛选并淘汰感染牛,坚持自繁自养,慎重从场外引进牛只.
关键词: 安格斯牛 牛病毒性腹泻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 布鲁氏菌病 检测


伯氏疏螺旋体TaqMan-MGB探针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及对新疆地区蜱的检测
《中国动物检疫 》 2019
摘要:为建立一种TaqMan-MGB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来快速、特异地检测伯氏疏螺旋体,根据GenBank发表的伯氏疏螺旋体16SrRNA序列,应用分子生物学软件进行比对,选取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及TaqMan-MGB探针,并优化荧光定量PCR反应体系及条件,分别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及钩端螺旋体进行扩增;构建伯氏疏螺旋体标准株16SrRNA基因片段阳性质粒,10倍系列稀释后进行real-time PCR扩增,测定该方法的敏感性.结果可见:仅伯氏疏螺旋体出现阳性扩增,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及钩端螺旋体扩增均为阴性;该方法对阳性质粒的检测限约为100 copies/μL.应用该方法对新疆地区的100份蜱DNA样本进行检测,发现7份为伯氏疏螺旋体阳性.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TaqMan-MGB探针荧光定量PCR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及良好的敏感性,为今后伯氏疏螺旋体的快速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技术支撑.
关键词: 伯氏疏螺旋体 TaqMan-MGB探针 荧光定量PCR 蜱 检测 新疆


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Dot-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建立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Dot-ELISA检测方法,试验利用抗细粒棘球绦虫EdiagA864兔多克隆抗体进行HRP标记制备酶标抗体,以抗细粒棘球绦虫EdiagA864单克隆抗体2D12作为包被抗体,建立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Dot-ELISA检测方法,对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等进行研究,并用优化的Dot-ELISA检测方法对69份犬粪便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Dot-ELISA检测方法敏感性为1∶8,与犬蛔虫阳性粪便、犬贾第虫阳性粪便均无交叉反应,使用不同批次的膜片均能得到相同结果;应用所建立的Dot-ELISA检测方法对69份犬粪便样品进行检测,其中9份人工感染参照样品的检出率为100%(9/9),60份长春地区临床样品检测结果为阴性。说明试验建立的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Dot-ELISA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用于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的临床检测。
关键词: 细粒棘球绦虫 EdiagA864 多克隆抗体 单克隆抗体 Dot-ELISA 检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