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繁殖力新疆山羊发情周期血清FSH和LH浓度变化规律研究
《黑龙江动物繁殖 》 2024
摘要:为了探究不同繁殖力母羊发情周期血清中促卵泡激素(FSH)和促黄体激素(LH)分泌变化规律,试验选择新疆山羊高繁殖力母羊17只和低繁殖力母羊14只,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母羊发情周期血清中FSH和LH浓度。结果表明:高、低繁殖力母羊发情周期中FSH和LH浓度均呈脉冲波动式分泌,高繁殖力母羊血清中FSH浓度在发情周期第1,5,13,21天出现4个波峰,LH浓度在发情周期第2,5,11,21天出现4次波峰;低繁殖力母羊血清中FSH浓度在发情周期第1,5,21天出现3个波峰,LH浓度在发情周期第5,13,21天出现3次波峰。在发情期和发情前期母羊血清中FSH和LH浓度均高于发情后期和间情期,高、低繁殖力母羊血清中FSH和LH浓度均在发情前期(>17~21 d)开始升高,在发情期(0~48 h)当天达到峰值之后呈波动式下降趋势,且高繁殖力母羊发情周期4个阶段血清中FSH和LH浓度均高于低繁殖力母羊。高、低繁殖力母羊血清中FSH和LH基础浓度均在发情期最高,间情期最低。说明不同繁殖力新疆山羊母羊发情周期中FSH和LH分泌变化规律一致,高繁殖力母羊在整个发情周期中FSH和LH浓度高于低繁殖力母羊且波峰数量多于低繁殖力母羊。
关键词: 新疆山羊 生殖激素 促卵泡激素(FSH) 促黄体激素(LH) 繁殖力


BMP15基因上1个新的影响绵羊繁殖力的SNP位点
《西南农业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阿勒泰羊是新疆北部地区重要的产多羔绵羊品种,但一直未找到影响其高繁殖力的主效基因。以影响排卵数的BMP15基因作为候选基因,从分子水平上对阿勒泰的多胎机制进行研究。【方法】以PCR直接测序法获得SNP位点,分析突变位点的特性,并通过大规模的群体检测统计推断其遗传效应。【结果】阿勒泰羊在BMP15基因的内含子667 bp和外显子2的755 bp处发生突变,2个位点均只有2种基因型,且纯合子为优势基因。与产羔数关联分析发现仅外显子2的755 bp处位点2种基因型差异显著,经群体验证得到同样结果,TC型母羊比TT型母羊平均多产0.8羔。同时该处的突变引起了氨基酸由亮氨酸向脯氨酸变化。【结论】故推测BMP15基因与控制阿勒泰羊多胎性能的主效基因存在紧密的遗传连锁。
关键词: 骨骼形态发育15基因(BMP15) 阿勒泰羊 繁殖力 SNPs 主效基因


7个绵羊和7山羊品种DLX3基因3′非编码区803A>G突变的检测
《草食家畜 》 2015
摘要:DLX3基因3′非编码区803A>G突变与法国Lacaune绵羊高繁殖力密切相关座位FecL高度连锁。本研究采用PCR-SSCP方法在具有不同繁殖力的7个绵羊品种(湖羊、小尾寒羊、洼地绵羊、杜泊、陶赛特、特克塞尔、德国美利奴羊)和7个山羊品种(济宁青山羊、贵州白山羊、金堂黑山羊、成都麻羊、辽宁绒山羊、波尔山羊、安哥拉山羊)中检测DLX3基因803A>G突变,探究该突变与绵羊和山羊高繁殖力的关联性。结果表明这14个绵羊和山羊品种都不存在c.~*803A>G突变,提示DLX3基因的c.~*803A>G突变对这14个绵羊和山羊的繁殖力没有显著影响。
7种绵羊和4种山羊GDF9基因G1突变检测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 2015
摘要:前人研究表明生长分化因子9(GDF9)基因G1突变对部分绵羊品种的繁殖力有显著影响。文章采用PCR-RFLP方法在不同繁殖力的7个绵羊品种(小尾寒羊、湖羊、洼地绵羊、陶赛特羊、特克塞尔羊、杜泊羊、德国肉用美利奴羊)和4个山羊品种(济宁青山羊、贵州白山羊、辽宁绒山羊、内蒙古绒山羊)中检测GDF9基因G1突变,探究该突变与绵羊和山羊高繁殖力的关联性。结果显示:内蒙古绒山羊没有G1突变,只检测到AA基因型;其余10个绵羊和山羊品种都有G1突变,均检测到AA和AB两种基因型。
德国肉用美利奴羊BMPR-IB、BMP15和GDF9基因10个突变位点的多态性检测分析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影响不同绵羊品种产羔数的BMPR-IB、BMP15和GDF9基因作为候选基因,采用连接酶检测反应(LDR)法,检测10个突变位点在德国肉用美利奴羊上的多态性及其对产羔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德国肉用美利奴羊中未发现BMPR-IB基因的FecB突变和BMP15基因的FecXI、FecXB、FecXL、FecXH、FecXG、FecXR突变及GDF9基因的FecGH(G8)、FecTT突变,但在GDF9上检测到G1突变,该突变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达到中度多态水平,但其多态性与产羔数无显著性相关。
关键词: 德国肉用美利奴羊 繁殖力 BMPR-IB GDF9 BMP15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