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畜牧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肉品质(模糊匹配)
23条记录
帕米尔牦牛屠宰性能及肉品质分析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揭示帕米尔牦牛种质资源特性,选取成年公母牛各5头进行屠宰性能及肉品质测定,并与文献报道的查吾拉牦牛、环湖牦牛、大通牦牛、肃南牦牛、金川牦牛、九龙牦牛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帕米尔牦牛公牛的活重(317.00 kg)、胴体重(164.16 kg)、眼肌面积(45.85 cm2)、屠宰率(51.32%)和净肉率(39.56%)比母牛分别高25.79%、29.60%、11.45%、2.23%和0.18%,母牛的肉骨比(4.48)比公牛高12.10%。与其他牦牛品种相比,帕米尔牦牛公牛的活重和胴体重比大通牦牛分别高3.31%和43.01%,比环湖牦牛分别高39.04%和61.10%;屠宰率比大通牦牛、环湖牦牛和查乌拉牦牛分别高13.49%、14.89%和6.01%;净肉率比大通牦牛和环湖牦牛分别高31.38%和15.13%,肉骨比比环湖牦牛高7.53%。帕米尔牦牛公牛肉的熟肉率(62.38%)、pH0值(5.86)、pH24值(5.46)和嫩度(10.04 kgf)比母牦牛分别高1.33%、1.21%、3.80%和9.61%,但母牛肉色的亮度(9.97)、红度(37.14)和黄度(10.73)比公牛分别高23.24%、4.44%和2.68%。帕米尔牦牛公牛肉的氨基酸总量(21.09 g/100 g)比大通牦牛和金川牦牛分别高13.39%和2.08%。帕米尔牦牛公、母牛肉的EAA/TAA均大于38.5%,EAA/NEAA分别为63.87%和63.19%。说明帕米尔牦牛肉不仅氨基酸总量丰富,而且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比例适宜。可见,帕米尔牦牛具有良好的屠宰性能及优良的肉品质和营养价值,在今后的品种选育和育肥过程中应该更加重视优质肉块的产量、肉品质及营养价值的整体提升。

关键词: 帕米尔牦牛 屠宰性能 肉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褐牛、哈萨克牛产肉性能及肉品质对比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新疆褐牛与哈萨克牛肉用性能和肉品质.[方法]选取12月龄健康新疆褐牛、哈萨克牛阉牛各5头,在同样的饲养管理条件下,持续育肥18个月后屠宰,利用体尺测定、屠宰测定和检测分析的方法对新疆褐牛和哈萨克牛体尺发育、肉用性能和肉品质分析测定.[结果]体尺测定新疆褐牛体高、十字部高均显著高于哈萨克牛(P<0.05),通过屠宰测定,新疆褐牛后腿围,大腿肉厚,胴体重,眼肌面积均显著高于哈萨克牛(P<0.05),新疆褐牛剪切力显著低于哈萨克牛(P<0.05);肉色亮度值(L?),红色度(a?),黄色度值(b?)新疆褐牛均显著高于哈萨克牛(P<0.05),脂肪和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哈萨克牛(P<0.05).[结论]新疆褐牛与哈萨克牛相比在体尺发育和肉用性能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且肉品质较为突出.

关键词: 新疆褐牛 哈萨克牛 肉用性能 肉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酵母硒对肉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

饲料研究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添加量的酵母硒对肉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60只阿勒泰羊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羊.各组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0.05(低剂量组)、0.25(中剂量组)、0.50 mg/kg(高剂量组)酵母硒,试验期60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高剂量组相比,中剂量组肉羊末重、平均日增重、胴体重、净肉重、屠宰率、净肉率、GR值、pH45min值、熟肉率均显著升高(P<0.05),料重比、滴水损失率、剪切力均显著降低(P<0.05).与低剂量组相比,中剂量组肉羊平均日增重、屠宰率均显著升高(P<0.05),剪切力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日粮中添加0.25 mg/kg酵母硒能够显著改善阿勒泰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

关键词: 酵母硒 肉羊 生长性能 屠宰性能 肉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全株青贮玉米对小尾寒羊生长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

养殖与饲料 2022

摘要:[目的]探究全株青贮玉米对小尾寒羊日均增重、料肉比和肉品质等影响.[方法]选用健康、日龄((89±1)d)、体重((27.5±2.2)kg)相近的小尾寒羊40只,按品质差异分为2组(基础日粮组、全株青贮玉米组),每组20只,试验期65 d.[结果]与基础日粮组相比,全株青贮玉米组的日 均增重显著提高19.42%、料重比显著降低13.67%,而2组的日均干物质采食量差异不显著.全株青贮玉米组的背最长肌GR值、剪切力、粗脂肪含量比基础日粮组分别显著降低了 25.00%、20.56%、0.41个百分点,眼肌面积显著提高了 23.20%,全株青贮玉米组的滴水损失率、蒸煮损失率、干物质含量、粗蛋白含量低于基础日粮组,但组间差异不显著.[结论]全株青贮玉米可以提高小尾寒羊的生长性能、改善其肉品质.

关键词: 小尾寒羊 全株青贮玉米 生长性能 肉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头杜泊羊与和丰本地绵羊杂交后代羔羊生产性能及肉品质研究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2021

摘要:为了客观评价黑头杜泊羊与和丰本地绵羊杂交后代羔羊的生产性能和肉品质,挑选杂交后代羔羊和本地绵羊羔羊各60只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其生产性能和肉品质的各项指标.结果表明:初生、1月龄杂交后代羔羊的体重显著高于本地绵羊羔羊(P<0.05),2月龄、3月龄、4月龄杂交后代羔羊的体重均极显著高于本地绵羊羔羊(P<0.01).4月龄杂交后代羔羊的体高和胸围均显著高于本地绵羊羔羊(P<0.05),而体长和管围均极显著高于本地绵羊羔羊(P<0.01);6月龄杂交后代羔羊的体高显著高于本地绵羊羔羊(P<0.05),而体长、胸围、管围均极显著高于本地绵羊羔羊(P<0.01).6月龄杂交后代羔羊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净肉重、屠宰率、净肉重、净肉率、胴体产肉率、眼肌面积均极显著高于本地绵羊羔羊(P<0.01),脂尾重极显著低于本地绵羊羔羊(P<0.01);6月龄杂交后代羔羊的熟肉率显著高于本地绵羊羔羊(P<0.05),失水率显著低于本地绵羊(P<0.05);6月龄杂交后代羔羊肌肉水分、粗蛋白、粗灰分分别比本地绵羊羔羊提高2.12%(公)、3.13%(母)、7.28%(公)、3.48%(母)、23.65%(公)、16.90%(母).说明杂交后代羔羊胴体品质得到明显改善,羊肉品质更加符合现代人民追求高蛋白、低脂肪的消费需求.

关键词: 杜泊羊 和丰本地绵羊 杂交后代 生长性能 肉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粮棉秆比例对绵羊羊肉风味的影响

中国饲料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棉秆对绵羊羊肉风味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21.91±5.16)kg的F1代断奶母羔30只,按其母代分为对照组和20%、30%、40%、50%棉秆添加组,每组6只,试验期250 d,其中预试期20 d,正式试验期230 d。试验结果表明:(1)棉秆添加组硫胺素含量与对照组之间相比无显著差异(P> 0.05),30%组的硫胺素含量比40%组高61.54%,差异显著(P <0.05)。(2)50%组背最长肌中豆蔲酸的含量比对照组高50.00%,差异显著(P <0.05)。(3)40%组和50%组的棕榈酸含量分别比对照组高18.36%(P <0.01)和12.89%(P <0.05)。(4)20%、30%、40%和50%组的十七碳一烯酸分别比对照组低27.59%、20.69%、24.14%和27.59%,差异显著(P <0.05)。40%组的亚麻酸含量比对照组和20%添加组高32.56%和39.02%,差异显著(P <0.05)。(5)50%组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比对照组、20%组和30%组高8.37%、7.51%和8.42%,差异显著(P <0.05)。(6)50%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比对照组、20%组和30%组低8.25%、7.55%和8.33%,差异显著(P <0.05)。(7)50%组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20%组和30%组低11.16%和12.11%,差异显著(P <0.05);单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比值:30%组> 20%组>对照组> 40%组> 50%组,50%组的单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比值分别比对照组、20%组和30%组低16.28%、17.24%和19.10%,差异显著(P <0.05)。由此可见,日粮中棉秆添加比例应低于40%,即添加比例为20%~30%对羊肉风味的影响较小,羊肉品质较好。

关键词: 脂肪酸 肉品质 棉花秸秆 绵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褐牛与安格斯牛胴体及肉质性状及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差异比较

中国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明新疆褐牛与国外优良品种安格斯牛产肉性能及肉品质差异、体脂代谢相关基因及其产物表达的品种间的差异性.[方法]选择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24月龄新疆褐牛和安格斯牛进行屠宰试验,测定其胴体性状和肉品质性状;采集背最长肌和皮下脂肪,采用石蜡切片技术观测脂肪组织和肌肉组织形态学差异;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esase,FAS)、脂肪酸结合蛋白4(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 4,FABP4)、激素敏感酯酶(hormone-sensitive lipase,HSL)、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 lipase,LPL)和瘦素(Leptin,LEP)基因mRNA表达量;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测定FAS、HSL、LPL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新疆褐牛净肉率极显著高于安格斯牛(P<0.01),而背膘厚度显著低于安格斯牛(P<0.05).其余所测定的胴体性状相关指标均无品种间差异(P>0.05).2)新疆褐牛肉色L*显著低于安格斯牛(P<0.05);新疆褐牛平均肌纤维直径和横截面积均显著大于安格斯牛(P<0.05);新疆褐牛皮下脂肪组织单位面积脂肪细胞个数极显著多于安格斯(P<0.01),其余所测定的肉品质性状相关指标均无品种间差异(P>0.05).3)新疆褐牛与安格斯牛背最长肌和皮下脂肪FAS、FABP4、HSL、LPL、LEP等5个基因mRNA表达量均差异不显著(P>0.05);新疆褐牛背最长肌组织中FAS蛋白表达量极显著低于安格斯牛(P<0.01);HSL蛋白表达量显著低于安格斯牛(P<0.05);新疆褐牛皮下脂肪组织中HSL蛋白表达量显著低于安格斯牛(P<0.05).[结论]研究发现新疆褐牛产肉性能较好;但安格斯牛肉色较亮,且嫩度较好,体肪沉积能力较强.两品种间脂代谢相关基因产物FAS和HSL蛋白差异可能与安格斯肉牛背膘厚度差异有关.

关键词: 新疆褐牛 安格斯牛 屠宰性状 肉品质 脂代谢相关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褐牛不同部位肉品质特性研究

现代农业科技 2019

摘要:为了研究新疆褐牛不同部位肉质特性,本试验选取统一饲养条件下新疆褐牛的脖肉、上脑、外脊、里脊等13个部位分别对其进行理化指标(蒸煮损失、剪切力、pH值及肉色)、营养品质(脂肪、蛋白质和水分含量)的测定及不同理化指标对大理石花纹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除p H值外,综合各部位理化指标、营养物质含量差异显著(P<0.05),以里脊、板腱肉质好,而辣椒条较差;大理石花纹对蒸煮损失、蛋白质含量、脂肪覆盖等级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pH值有显著影响(P>0.05),对肉色、剪切力、BPI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 新疆褐牛 不同部位 大理石花纹 肉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去势对西门塔尔牛牛肉品质的影响

草业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分析去势对17~21月龄西门塔尔牛牛肉品质的影响,本研究选取50头健康的、16月龄的西门塔尔公牛,进行药物驱虫后,依据体重进行配对试验设计,设置去势组和未去势组,每组25头,同一阶段饲喂相同饲粮,试验期150d。结果表明,与未去势组相比,去势极显著提高了牛肉的肌红蛋白含量(P<0.01),极显著降低了背最长肌的pH(P<0.01),显著提高了牛肉的大理石花纹、脂肪、干物质、油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和MUFA/SFA、MUFA/PUFA比值(P≤0.05);去势具有降低牛肉硬脂酸含量的趋势(0.05肉品质的目的。

关键词: 去势 西门塔尔牛 肉品质 产肉性能 大理石花纹 脂肪酸 胆固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在夏季天然草场补饲对阿勒泰羊肉品质的影响

饲料研究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放牧条件下,补饲对阿勒泰羊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选择45只健康且体质量相近阿勒泰周岁羊,随机分成3组,每组15只。对照组放牧,试验Ⅰ组饲喂含有沙棘黄酮的营养调控剂的补饲料,试验Ⅱ组饲喂含有寡糖+益生素的营养调控剂的补饲料。各组羊均为群饲,预试期10 d,正试期50 d。较对照组而言,试验组显著提高股二头肌的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P<0.05),显著降低粗灰分含量(P<0.05);显著提高背最长肌粗蛋白含量(P<0.05);显著提高肱二头肌水分含量(P<0.05);显著降低阿勒泰羊背最长肌的谷氨酸(P<0.05);极显著降低丙氨酸(P<0.01),且试验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显著提高异亮氨酸(P<0.05);极显著提高组氨酸(P<0.01),且试验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极显著提高赖氨酸和半必需氨基酸(P<0.01);极显著降低苯丙氨酸(P<0.01),且试验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极显著降低鲜味氨基酸(P<0.01)。试验Ⅰ组显著降低阿勒泰羊硬脂酸含量(P<0.05);显著降低亚油酸和饱和脂肪酸含量(P<0.05),且试验组间差异显著(P<0.05);显著增加油酸、不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比值(P<0.05),且试验组间差异显著(P<0.05)。不同营养调控剂可影响放牧阿勒泰羊肉的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比例,有益于其肉品质

关键词: 放牧和补饲 绵羊 肉品质 氨基酸 脂肪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