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绵羊和山羊肉用性能表型鉴定研究现状与展望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肉用性能表型特征直接决定了羊肉的产量和品质,肉用相关性状鉴定技术的进步有助于挖掘优异肉羊种质资源,培育优良肉羊品种,促进肉羊遗传改良.目前,肉用性能表型鉴定方法多以人工测量方式为主,存在耗时、费力、低通量等不足.随着机器视觉、光谱成像、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进步,肉用性能表型鉴定方法已向非接触式自动测量模式转变,逐渐实现了表型高通量精准鉴定.同时,数据信息量大、图像算法处理复杂等问题成为智能表型鉴定方法的重要挑战.本文主要介绍了羊肉用性能表型鉴定内容以及表型鉴定方法现状,以期为合理选用羊肉用性能表型鉴定方法提供参考.


新疆褐牛、哈萨克牛产肉性能及肉品质对比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新疆褐牛与哈萨克牛肉用性能和肉品质.[方法]选取12月龄健康新疆褐牛、哈萨克牛阉牛各5头,在同样的饲养管理条件下,持续育肥18个月后屠宰,利用体尺测定、屠宰测定和检测分析的方法对新疆褐牛和哈萨克牛体尺发育、肉用性能和肉品质分析测定.[结果]体尺测定新疆褐牛体高、十字部高均显著高于哈萨克牛(P<0.05),通过屠宰测定,新疆褐牛后腿围,大腿肉厚,胴体重,眼肌面积均显著高于哈萨克牛(P<0.05),新疆褐牛剪切力显著低于哈萨克牛(P<0.05);肉色亮度值(L?),红色度(a?),黄色度值(b?)新疆褐牛均显著高于哈萨克牛(P<0.05),脂肪和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哈萨克牛(P<0.05).[结论]新疆褐牛与哈萨克牛相比在体尺发育和肉用性能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且肉品质较为突出.


吐鲁番斗鸡肉用性能研究
《新疆畜牧业 》 2016
摘要:为了研究吐鲁番斗鸡的肉用性能,给吐鲁番斗鸡的保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对8月龄吐鲁番斗鸡的屠宰性能和肉用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吐鲁番斗鸡产肉性能优良,平均体重达2 522.01g,平均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分别为92.11%、84.69%、71.05%、18.57%、22.83%。公鸡的活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胸肌重、腿肌重都极显著高于母鸡,但母鸡的腹脂重极显著高于公鸡。母鸡的屠宰率、胸肌率和腹脂率极显著高于公鸡,公鸡的腿肌率极显著高于母鸡。


新疆褐牛放牧条件下体尺指标的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通过伊犁地区放牧新疆褐牛的体尺指标研究,揭示我区在新疆褐牛选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新疆褐牛的提纯复壮及新品系的培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伊犁地区昭苏、特克斯、新源县、乌孙褐牛繁育中心在放牧条件下的新疆褐牛1 000头为试验对象,进行体型外貌的线性评定及体尺指标测定。【结果】乌孙褐牛繁育中心的体尺指标均高于昭苏、特克斯、新源地区放牧新疆褐牛,说明乌孙褐牛繁育中心的新疆褐牛与昭苏、特克斯、新源地区相比肉用生产性能优势显著;通过对昭苏、特克斯、新源三个地区新疆褐牛的体尺指标进行比较发现昭苏地区新疆褐牛管围最小(P<0.05),腰角宽最大;特克斯地区新疆褐牛的尻长,髋宽,坐骨宽最大(P<0.05)。【结论】昭苏地区新疆褐牛肉用性能较好,特克斯地区新疆褐牛乳用性能优势显著。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